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航道锚泊区按港口配套航道锚泊区、航道临时配套锚泊区、过河水工建筑物配套锚泊区及大型船舶锚泊区等进行分类,探讨4种锚泊区的功能需求及规划原则,并提出实施建议,以促进内河航道锚泊区的建设,加快广东省内河航道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仝佗 《水运工程》2021,(8):145-150
锚泊区是内河平原航道的重要配套工程,主要包含船舶停泊水域及系靠泊设施。目前内河平原航道锚泊区多采用重力式结构。传统的重力式结构混凝土用量大、造价较高,且由于干地施工需求,局部航段需设置施工临时围堰。内河平原航道多同时承担防洪、灌溉、排涝任务,河道中建临时围堰施工工期长,汛期影响防洪。针对传统锚泊区结构形式存在的问题,以京杭运河济宁至台儿庄(济宁段)航道“三改二”工程为例,创新地采用趸船浮式结构和高桩墩式结构。与传统的重力式结构相比,该结构无需临时施工围堰,可水上施工,更有利于河道行洪,对地基适应性强。为内河平原航道锚泊区结构形式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对类似工程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杨  桂满海  邹康 《上海造船》2015,(3):7-12,27
工程船舶在海上作业时都需配备定位系统,如何配置安全可靠、满足作业要求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锚泊定位系统已成为探讨热点。通过对现行锚泊定位系统分析的几种基本方法的理论特点及应用特性比较,确定应用准动态方法对工程船进行锚泊定位分析的可行性,并阐述了准动态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及特点,与全动态分析方法进行了理论对比分析,从而进一步体现了准动态方法应用于工程船舶锚泊定位的合理性。以某工程船为例,分别应用准动态分析软件ARAINE及全动态分析软件DEEPC进行锚泊定位计算对比分析,论证了应用准动态方法分析工程作业船舶锚泊定位的优势及特点。从理论分析及实际应用角度充分证明了,应用准动态方法对工程船进行锚泊定位分析既保证工程精度要求,又可显著提高计算效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非自航工程船舶锚泊设备配置计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深水港口建设的发展,外海施工项目日益增加,非自航工程船舶按照常规配置的锚泊设备已不能完全满足水上锚泊安全及移船作业需要。合理地配置、应用锚泊设备,将会有效地改善非自航工程船舶在深水海域的锚泊安全和移船作业效率。笔者根据非自航工程船舶锚机配置现状,对其合理性和安全性,通过对比分析和计算做些探讨。旨在从设备配置上进一步提高船舶安全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锚泊是船舶生产营运中的重要环节,其关系到人、船、货三者的安全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锚泊安全影响因素,针对烟台港西港区规划锚地的自然环境对锚泊安全作了相应研究,对锚地设置、船舶锚泊安全和通航管理提出了建议,以保障锚泊船舶和过往船舶的安全,促进烟台港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唐彧 《广东造船》2013,(3):42-44
传统的锚泊布置设计步骤繁杂,且重复工作量大,通过引入参数化建模设计思路和知识工程理念并结合CATIA软件对锚泊布置设计进行流程优化和知识工程积累,以达到快速建模和参数化维护目的,从而在提高设计质量的同时缩短整个锚泊设计周期,降低设计、修改和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7.
吴波  安建峰  刘精凯 《水运工程》2016,(12):198-203
电站泄洪、发电时下泄水流沿通航建筑物引航道导航墙进入主河道后过流断面骤增,水流脱壁后发生斜向流动,在引航道口门区形成回流。若枢纽下游航道锚泊区距口门区较近,则一定条件下回流将对锚泊区内船舶停泊条件带来不利影响。以景洪水电站为例,采用实船试验的方法,研究电站不同泄流量下升船机下游锚泊区水流条件的变化情况及相应的船舶待机停泊条件,得出不同下泄流量下船舶系缆力特性以及船舶合理的待机停靠位置。  相似文献   

8.
《舰船科学技术》2015,(10):36-41
锚泊线提供的阻尼力对平台耦合运动特别是慢漂运动响应有显著影响。以应用于工程的多成分锚泊线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锚泊阻尼的定义与研究方法。借助海工软件Orca Flex进行时域非线性动力分析,选取上部平台慢漂运动的周期与振幅、流速大小与流速分布形式、锚泊线拖曳力系数、附加质量系数,研究锚泊阻尼与它们的关系,探讨锚泊线各成分贡献阻尼受水动力系数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附加质量系数外,其余参数对锚泊阻尼有较大影响,钢链成分锚泊线贡献阻尼对水动力系数改变较敏感。本文结论可为海洋浮式平台锚泊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及工程经验,提出了工程作业船舶定位锚泊系统的设计方法。例举一典型铺管船的锚泊系统的设计,包括布锚方式的优化、锚机能力的校核、锚索选型及数值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0.
抗御雷雨大风的紧急措施应根据本船所处的周围环境条件,采取最有利的措施:1.驶入河涌、河叉、浅水缓流区锚泊或顶岸。驶入时要注意安全。2.在航道中锚泊。尽可能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锚泊方式悬浮隧道在随机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设计对应的节段模型试验,分析考虑随机波作用的3种锚泊方式悬浮隧道的动力特性。根据相似准则,考虑波流水槽的尺寸,设计几何比尺为1∶150的物理模型试验。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对比,验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开展不同工况下的模型试验,分析随机波作用下3种典型锚泊方式悬浮隧道管体结构的横荡、垂荡和横摇运动响应,以及锚索的受力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锚泊方式1的抑振能力最差,锚索缆力最大,安全性最差;锚泊方式2在垂荡方向上具有较好的抑振能力,锚索缆力比锚泊方式1小;锚泊方式3在横荡、纵荡、横摇运动响应和锚索缆力方面的表现均较佳,安全性更好。该研究可供悬浮隧道工程及其他类似工程的锚泊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深水悬链锚泊系统等效截断水深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中,常用的深水悬链锚泊线通常是由顶部锚链、中部钢索和底部锚链三段复合而成。该文采用分段外推的数值解法,考虑锚泊线所受的重力、张力、流力以及锚泊线的弹性伸长,利用黄金分割算法求解锚泊线顶端张力对应的顶张角,对其进行静力特性分析。基于混合模型试验方法应用,考虑锚泊系统静力特性相似,采用遗传算法编制开发等效截断水深系统优化设计程序。以一座工作水深为1500 m的深水半潜式平台为例,对其悬链式锚泊系统在700 m水深处进行等效截断优化设计计算,为下一步进行混合模型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在大潮差条件下不同锚泊线组合形式对浮箱式防波堤运动响应和锚链拉力特性的影 响。其中,锚泊系统布置形式采用平行型,组合形式有链+重块、链+重链、链+钢丝绳和链+尼龙绳4种。探讨了不同组合 形式的锚泊系统在大潮差条件下的优劣,给出一种比较适合大潮差的锚泊线组合形式,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单点锚泊船在外力作用下的低频运动锚链线的恢复性能的问题,利用锚链线的静力特性推导出锚泊线方程,考虑水深、水平位移、单位锚链重与水平作用的关系,同时通过水平作用力与顶端水平位移进行参数摄动分析,以偏微分的方法推导了锚泊线恢复性能系数方程,并结合水平力参数摄动法分析锚泊线的恢复作用性能。计算结果验证了恢复系数具有明显的非线性,所得恢复性能方程及摄动分析结论对工程实践及锚泊(防走锚)预警系统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辉  方磊  于涛 《水运工程》2019,(S2):46-49
为满足国内首次研发的深层搅拌船的锚泊定位精度,充分考虑作业条件和工作效率,开发出一套全新的自动锚泊定位系统。将模糊控制与状态机控制思想相结合应用于锚泊定位系统,对船舶的当前状态进行模糊控制,状态机将锚泊定位过程划分为若干状态,不同状态采用不同的控制参数,保证船舶快速和精确地定位。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已是高速公路重要配套设施,是为使用者提供休息、餐饮、加油、机修等服务的场所,已经被人们熟悉和接受。但由于目前航道上锚泊服务区还很少,无相关设计标准与规范可参照。通过对杭甬运河锚泊服务区的施工图审查,发现一些细节在设计中值得探讨。靠泊区(码头)是锚泊服务区最主要的硬件,有一般码头的特点,又必须结合使用需要。下面就靠泊区的系船设施等附属设施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杭甬运河北接京杭运河,东连宁波港,全长239 km,全线新建船闸6座,设置锚泊区及锚泊服务区10处,拆建新建桥梁96座.对杭甬运河的设计作了简要回顾与总结,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索链组合锚泊线静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甜  刘家新 《船海工程》2011,40(2):52-55
建立悬链线方程,分析组合锚索链的受力及方程的解法,结合实例运用悬链线方程计算组合锚索链的状态参数,为实际工程中两种成分锚泊线的锚泊系统的初步设计和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对湛江港现有锚地状况和港口发展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对港内锚地改造与开发建设的一些设想。湛江港现有锚地及其容量评估1、湛江港现有锚地湛江港内现有生产性锚地14个。港内还有几个小型机动船锚泊区:菉塘小型机动船锚泊区、赤坎湾小型机动船  相似文献   

20.
船舶锚泊布置智能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船舶锚泊布置智能设计方法以及其技术进行了研究,并结合CATIA中的知识工程模块实现了某3100TEU集装箱船锚泊设备智能布置设计,该研究对船舶智能设计系统的开发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