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     
正上海海事局:举办"我和船员有个约会"社会船员专场活动4月18日,上海海事局在上海船员培训中心举办"我和船员有个约会"线下互动活动。本次活动由"典型事故案例介绍""船员管理新法规介绍""海事管理新传媒介绍"等三部分组成,通过互联网演绎,介绍两个官网、一个平台、一个官方微博和一个官方微信,帮助社会船员快速掌握获取船员管理咨询、甄别"黑中介"、申办业务以及查询个人信息的方法;以互动形式,为社会船员现场解答涉及培训、考试、发证、权益保障等热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关键提示 →对港航企业来说,在密切关注本地区和本行业主管部门重要数据目录编制进展的同时,应及时并尽早对本企业的数据资产进行盘点、甄别,谨慎对待和保护经营活动中收集和产生的重要数据,履行数安法下的数据保护义务. →对企业来讲,数据合规和个人信息保护将是一个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工作,围绕数据保护建立切实可行的治理架构和规范化流...  相似文献   

3.
于新平 《世界海运》2012,35(4):43-44,49
依照我国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期间受到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雇员有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的,应减轻或免除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雇主雇佣船员为其看船,船员在看船期间擅自过量饮酒,构成重大过失,不慎落水溺水死亡,自己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一、公约明确规定了船东对于船员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 公约对作为船员雇主的船东设定了一系列责任,其中的大部分责任船东通常会安排保险.公约规定:(1)船旗国应当确保海员有权利得到遣返(包括在船东破产时得到遣返)而不向他们收取费用;(2)在因就业而产生的疾病、受伤或死亡导致的经济后果方面对海员予以保护;(3)确保在船舶灭失或沉没时对海员进行赔偿.  相似文献   

5.
中外船员立法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享 《天津航海》2007,(2):46-48
文章以船员立法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各国船员立法的现状,分析其在保护船员合法权益和促进海运业发展方面的利弊。同时简要介绍《海事劳工公约》——国际统一的船员法典的内容、特点和重要意义,分析了其在我国船员立法方面的借鉴价值。最后,通过比较我国船员立法同国际船员立法的差距,得出了尽快制定完善、统一的国内船员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世界海运》2015,(12):41-45
针对雇主责任险中容易引起争议的保险责任问题,从法理原则和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为尽管船员本身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但在不能排除工作劳累等工作原因可能会触发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发生的情况下,应得出属于保险责任范围的论断;船员是否在工作岗位,如从时间上判断,应以船员为登船离家起,至船员离船回到家止;如从例外角度判断,在该时间段内,除非船员上岸时由于自身的违法行为,否则都应视为在工作岗位。针对船舶碰撞等侵权行为导致船员人身伤亡情形下,侵权方的赔偿是否应抵销保险赔付的问题,认为侵权方的赔偿应按保险代位求偿权可以得到清偿的比例从责任保险人应赔付的金额中扣除。  相似文献   

7.
《世界海运》2009,32(11):24-26
船员由于其工作的流动性特点,船员劳动权益保护尤其是社会保障的责任归属问题一向是政府管理中的难点。特别是在船员劳动派遣领域,因其涉及多种法律关系,部门职责交叉等,船员社会保障工作更是薄弱环节。《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简称《公约》)在第94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高票通过,使全球海员劳动和社会保护有了统一的国际标准。为加快海事劳工公约履约工作步伐,我国近年来也加强了船员权益保护的立法工作,先后出台了《船员条例》和《船员服务管理规定》。并且,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还新出台了《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8.
吴文翔 《船舶工程》2014,36(S1):252-254
实施听力保护是为降低船员听力损害风险而采取的常用措施。为了获得理想的听力保护效果,首先要考虑的是灵活的保护方式和适用的保护标准。在分析这些要素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强调了船上实施听力保护的技术要点,探讨了佩戴听力保护器的船员的作业安全问题,并对实施听力保护条件下的船员听力损伤风险评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合同制船员与劳务外派公司签署劳务协议后,通过劳务外派公司的安排到实际用工单位即船公司的船上工作并与船公司签署了劳动合同。船员、劳务外派公司、船公司这三者是什么法律关系?当发生了劳动合同纠纷时,各自有什么权利、义务?文章给予了明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邱奇  胡博 《世界海运》2012,35(4):31-33
介绍MLC2006对船员投诉处理的要求和目前中国船员投诉处理的情况,提出通过立法明确船员权益保护的职责的建议,构建基于PSC/FSC的船员投诉处理机制,并提出对PSC/FSC检查人员进行履约培训和加强对船员权益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以确保该机制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1.
在舰船船员的隐私信息加密中,针对传统隐私信息加密方法的加密深度性能较差,对传统隐私信息加密方法进行优化,提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船员隐私信息加密方法,通过比特序列构造船员个人隐私信息数据的加密密钥,基于移动互联网并利用加密密匙对船员个人隐私信息数据进行加密索引,利用查询转换器转换舰船信息存储系统中的用户查询,实现船员隐私信息的加密优化,通过对比实验可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船员隐私信息加密方法比基于RFID应用系统的隐私信息加密方法的加密深度高22.2%;比基于混沌的隐私信息加密方法的加密深度高31.1%,证明了该方法优越的加密深度性能,说明该方法更适用于舰船船员的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为了保护海洋和内河环境,国际防污染公约和国内防污染法规纷纷出台,船舶防污染工作越来越重要。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调研公约及规则履行状况,结果发现在船舶垃圾收集和处置、船员防污染意识、垃圾回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分析该问题,探讨解决对策,以期船员、港航企业及主管监管部门通力合作,加强船舶垃圾管理,提升海洋环境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3.
郭庆永  韩非 《水运管理》2010,32(7):29-30,42
为保障船员合法权益,分析我国船员权益保护现状,指出与航运发达国家相比相对滞后的方面,并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对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保护船员合法权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雷海 《中国海事》2011,(8):42-44
文中分析了有关船员国际公约的履行,《船员条例》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从法制角度对船员基本权益保护的对策,以期通过修正和颁布有关法规对船员最基本权益的保障和对航运用人单位的约束机制等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关于船员服务簿任解职签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峰 《世界海运》2018,(5):21-23
在当前船员服务簿任解职签注实践中,存在着对部分未规范签注行为缺少罚则的问题。通过分析认为该问题系立法时义务和责任规定未对称所致,并运用法律解释方法澄清实践中对某些条款认识的误区。建议尽快完善立法,并建立健全内河船员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一份旨在规范中国对日海员劳务外派市场、维护中国海员和日本船东利益的“四方协议” ,于 2 0 0 1年 1 1月 2 1日在福建泉州正式签定。“四方协议”中的“四方”包括中国海员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国船东协会海员委员会、全日本海员工会以及日本国际船员协会。“四方协议”反对低薪雇佣船员和降低船舶安全标准 ,以及用低运费搅乱世界海运秩序的一切企图。通过四方合作 ,以改善在日本商船上工作的中日两国海员的劳动条件 ,稳定雇佣关系 ,保护其权利 ,确保安全 ,提高福利 ,并对船员应履行的义务进行确认。在中日双方签定“四方协议”的同时 ,双方…  相似文献   

17.
施救费用是海上保险中的一种"特别费用",承担施救义务的对象不仅包括被保险人、他们的代理人,还包括船长和船员。与英国海上保险法规定不同的是,我国《海商法》中的施救费用还明确包括了为确定保险事故的性质、程度而支出的检验、估价的合理费用以及为执行保险人的特别通知而支出的费用。被保险人违反施救义务,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是被保险人本人的过错;其二是船长或船员未能采取防止或减少损失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向辉 《中国船检》2011,(10):I0010-I0010
近年来,因救生艇演习导致船员受伤甚至是丧命的事件屡有发生。为防止海上人员在进行救生艇训练中遇险,在救生演习时,达飞轮船公司决定禁止船员登艇。但包括船东、救生艇制造商以及监管者的航运业应考虑形势的严峻性.难道因存在潜在风险就对火灾或其它紧急情况置之不理?假如员工被害或受伤.难道雇主可以袖手旁观?救生艇下水固然存在一定风险.但此风险还受外界环境及船舶高度和尺寸等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全球船员供需行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罗的国际航运公会和国际海运联合会联合发表的2000年人力资源报告,可能是到目前为止全球商船船员供需行情最有说服力的综合报告。该报告一是说明2000年度全球船员供需行情;二是对未来5-10年内的供需行情进行预测,以便航运界能及时采取适当的、必要的纠正措施。该报告也考虑了航运界的观点,从而使之成为一份学者研究和业内雇主参考的综合报告。  相似文献   

20.
巢国荣  黄常海 《航海》2014,(6):58-63
为确保中国船员队伍的持续稳定发展,切实保护船员权益以及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对中国船员公共服务建设和完善问题进行研究。在分析中国船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础上,提出船员公共服务体系的功能定位和中国船员公共服务机制,探讨了船员公共服务机制的运行模式。中国船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于规范船员市场、保障船员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化解船员劳务纠纷,破解船员服务机构的经营难题,吸引船员从业人员,维护船员队伍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