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降低海上船舶通航过程安全风险,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海上船舶通航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海上船舶通航安全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厘清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海上船舶通航安全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并提出相关建议,可为提升海上船舶通航安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隧洞船舶通航风险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多层次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以乌江构皮滩通航隧洞为例,采用鱼骨图分析法,找出隧洞通航风险的影响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隶属于人为因素的人员失误仍是是隧洞通航安全问题的主导因素;子因素中改善的重点应集中在防止船舶超速,提升应急管理人员及现场处置人员应急处置能...  相似文献   

3.
海上风电场占用了较大海域,可能会对船舶的习惯航路航行造成干扰;此外,风机对船舶瞭望及通信信号有一定的遮蔽,风机自身也产生一定的电磁干扰,对船舶航行安全造成影响。对风电场水域可能存在的通航风险进行识别,并从自然环境、交通环境、风电场设计等三方面对有关风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安全保障措施,有利于减少船舶碰撞风机的可能性,降低风电场海域的通航风险。  相似文献   

4.
郑义彬  杨慧慧  倪荣 《水运管理》2021,(1):13-16,27
为提高江汉运河船舶的通航安全水平,从人工渠化运河的特殊性和人、船舶、环境和管理等4个方面分析得出影响江汉运河船舶通航风险的主要因素。运用系统动力学(Systems Dynamics)方法建立江汉运河通航风险管理模型,借助Vensim软件模拟江汉运河通航风险管理系统中各个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针对系统各个子系统中的部分人为可控变量及人为不可控变量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以达到抑制通航风险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江汉运河船舶通航风险可通过调节船舶设备运行正常率、信息化水平、助航设施完备率、船员专业素养水平及交通密度等可控变量来降低。  相似文献   

5.
针对海上风电场水域的施工船舶及周边过往船舶受风电场建设影响而存在的潜在危险,通过对各建设环节进行分析,找出通航风险产生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船舶在风电场水域周边安全通航的对策与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三峡水利枢纽的建成,长江中上游水域的通航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过闸货运需求迅速增长,但近年来三峡河段大风天气的频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三峡河段过闸船舶的通航安全,如何保障船舶安全过坝是船方、社会和国家对三峡通航的安全需求。本文主要对三峡河段大风天气下船舶过闸风险进行分析,基于大风天气下船舶过闸安全风险提出船舶过闸差异化管控方案,进一步提高三峡河段船舶通航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帆 《航海技术》2023,(5):34-36
湛江水域具有重要的航运经济地位,与湛江水域庞大的港口吞吐量并存的是湛江水域巨大的船舶交通流量和交通密度,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保障湛江水域的船舶通航安全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当前的航运业中,航行事故经常发生,经调查研究显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均能影响船舶的安全通航,能够大幅度地降低航行危险的发生,促进航运事业的发展,保障船舶和船员的生命安全。从湛江水域的角度出发,通过阐述湛江水域的自然条件与通航情况,分别从人、船舶、环境、管理的角度展开分析影响船舶在湛江水域通航安全的风险因素分析,立足于所学知识,提出解决对策,降低船舶在湛江水域的交通事故率,保障湛江水域的船舶安全通航。  相似文献   

8.
为探寻三峡坝区船舶通航安全风险演化规律,构建三峡坝上航道船舶通航安全风险演化的网络拓扑结构,借助Matlab软件进行编程,模拟风险网络在蓄意攻击下的鲁棒性,通过比对风险网络在度值攻击、介数值攻击、接近度中心性值攻击和特征值攻击中的鲁棒性结果,找出风险网络的关键因素,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三峡坝区船舶通航安全风险网络为无标度网络,面对蓄意攻击时具有较强的脆弱性,度值攻击时网络的鲁棒性最差,根据分析结果分别从切断风险演化模型中关键因素与根源因素的连接和缩短风险因素节点间的连边长度两个角度给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船舶通航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障长江口南槽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期间的通航安全,降低对施工水域通航环境和船舶航行安全的不利影响,对长江口南槽航道整治工程进行通航安全风险分析.采用IWRAP模型计算船舶发生对遇碰撞、交叉碰撞、追越碰撞的概率,并对工程施工期间的通航安全风险进行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在航道船舶流量较大、施工船舶穿越航道频次较多时,航道(工...  相似文献   

10.
船舶引航工作对船舶的进出港安全、港口的高效率运营、保护港口水域环境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同时又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和挑战性。灌河外通黄海,海河相通,分海港和内河两大作业区,有船舶进出航行。针对灌河复杂的通航环境及大幅度增加的通航密度,对该水域的船舶引航风险进行分析,指出气象、水文条件复杂,航道狭窄、转向点多且转向角度大,船舶种类多、通航局面复杂,被引船舶因素和船员等四个引航风险因素,并提出降低引航风险的措施,以保障船舶引航安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浙江沿海水域通航环境复杂、商船和渔船航行矛盾突出等问题,面向该水域提出基于事故特征的船舶通航风险贝叶斯网络模型。运用风险要素相关性分析方法和贝叶斯概率模型,建立浙江沿海船舶通航风险评价模型;结合事故数据和专家的主观评价,实现对浙江沿海水域船舶通航风险的定量化计算。通过误差分析和灵敏性分析验证模型的可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通过模型中节点变量状态对通航风险的影响分析提取通航风险关键因素。在分区域通航风险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贝叶斯方法对某大型水域通航风险进行定量化计算,为进一步研究浙江沿海水域通航风险细粒度特征和安全保障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白居寺长江大桥施工期的通航安全为对象,从通航安全影响因素、通航安全风险分析、通航安全保障措施以及施工期应急预案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大桥施工区域的航道维护管理质量,保障桥梁和过往船舶的安全,为类似桥梁工程施工建设区域的通航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确保东北亚地区船舶通航安全,概括东北亚地区季风特征,分析东北亚季风对海域通航造成的影响,主要影响包括:机器损坏及操纵困难;稳性损失,航行风险加大;船舶适航状态差。从船舶适航性、航海安全责任意识、良好船艺等方面提出通航于该区域的船舶在应对季风作用下产生的恶劣海况的对策:利用气象信息做好安全评估;保证船舶适航性;加强安全责任意识;大风浪海况下船舶操纵方法。  相似文献   

14.
舟山中部港域岛礁众多、船舶通航密度较大、能见度不良等使得进出港口水域环境复杂,水域船舶进出港航行风险增大。基于此,从能见度不良时的港口管理规定、水域地理环境、航行风险、航行安全影响因素以及安全航行措施等方面对船舶进出中部港域安全航行进行探讨,从而为水域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LNG项目上马,随之而来的LNG船舶通航安全逐渐受到国内航运业界的关注。船舶航行通航宽度作为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LNG船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从现行规范和基于风、流作用下船舶通航宽度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单一因素对受限水域LNG船舶通航宽度的影响;并进行船长相近条件,不同船型所需通航宽度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网格单元的通航水域搁浅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玲 《中国水运》2007,5(8):19-20
为保障船舶通航安全,专家和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关于通航水域风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预测的研究。本人将参考各国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基于网格单元的通航水域搁浅风险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紧紧围绕"人、船、环境"三要素,剖析内河航运在通航安全上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内河船舶驾驶员操纵技术和船员素质的方法和建议,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内河船舶的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8.
港口通航环境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焱  郑宝友  陈汉宝 《水道港口》2007,28(5):342-347
港口通航环境是发展航运所依托的重要资源之一。为了预防和减少海难事故的发生,降低港口船舶航行的危险程度,除了提高操船者的素质、船舶性能,还需要改善船舶通航环境。从水文气象因素、港口条件因素、航道条件因素、交通因素、水上水下施工作业5个方面对船舶通航安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港口通航环境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改善通航环境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系统地分析国内外海上风电水域船舶通航研究现状,加强我国海上风电水域船舶安全管理水平,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海上风电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比较讨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通航风险量化模型。研究发现:部分国家虽然已将传统航路风险量化模型用于选址实践,但受风电场水域附近船舶航行多因素耦合影响,船舶航行状态多变,风险量化尤为困难;现有模型难以满足风险实时和精确量化需求。未来研究应借鉴风险研究领域新的技术方法、进一步丰富数据来源,加强风险因素耦合机理、事故致因研究。  相似文献   

20.
船舶海上航行存在多方面的风险,且风险因素不稳定,而岛礁区为船舶海上航行事故多发地,其事故多发的现状引起社会对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视。以舟山岛礁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近几年船舶通航事故多发的原因,提出预防通航事故的对策。所提对策旨在引导船员提高航行安全意识,缓解岛礁区通航事故多发现状,减少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维护海上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