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填海造地工程中需要通过吹填完成水下铺砂,以往的施工工艺在进行水下铺砂时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同时吹填区铺砂浓度与砂土粒径分布很不均匀。介绍一种环保的水下封闭扩散式铺砂装置,该装置根据水动力学原理设计,采用封闭的扩散式加内部导流板的结构形式,实现水下大面积高效率环保铺砂作业。该水下封闭扩散式水力铺砂装置由进口段、扩散段和内部导流板组成。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以清水为介质对铺砂装置内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导流板设置对铺砂装置流动特性、铺砂均匀度的影响。最终设计的水下铺砂装置具有施工环保、结构简单、单程铺砂面积大、铺砂效率高、铺砂均匀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前塑料轻质砂尚无标准的颗粒分析方法。为提高塑料轻质砂颗粒分析的准确性,对长江航道动床模型试验中常用的颗粒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各方法的适用性、分析结果和影响因素等。结果表明:激光法最适合开展塑料轻质砂颗粒分析;音波筛分法较为适合开展塑料轻质砂颗粒分析,但其对小粒径的塑料轻质砂有一定的分析误差;标准振筛法、尺量法、粒径计法、消光分析法等常规颗粒分析方法不适用于塑料轻质砂的颗粒分析。推荐以激光法分析结果作为高要求或争议仲裁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船舶舱室噪声控制问题,开展声学材料表面铺层对船舶舱室噪声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首先,基于传递矩阵方法建立声学材料微观声学性能分析模型,分析典型舾装声学材料吸隔声性能参数,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阻抗管试验值进行了对比,验证理论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其次,基于本文方法开展不同表面铺层对声学材料微观声学性能的影响研究,总结船舶舾装声学材料不同表面铺层吸隔声特性规律。最后,以某船舶实尺度舱室噪声测试值为基准,采用统计能量法探究考虑声学材料表面铺层与否对船舶舱室噪声的影响。研究表明,传递矩阵法可用于船舶舾装声学材料微观声学性能分析,表面铺层的存在将改变声学材料微观声学性能,并进一步影响船舶舱室噪声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4.
标准贯入试验作为岩土工程中一种原位测试方法,可以应用于砂桩桩体质量检测,并能较全面地反映砂桩的施工质量和评价复合地基加固效果。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方法用于砂桩桩体质量检测进行探讨分析,总结了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出了桩体试验点位置的试验后处理方法,讨论了实测数据修正和成果运用问题,并归纳了砂桩施工时可能存在的问题,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浅谈法国标准薄膜密度计仪法与中国标准灌砂法的试验区别与优缺点,为海外同标准下的公路路基压实度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石料缺乏地区港口建设中,堆场基层采用常规稳定类粒料,对石料需求量比较大,导致建设成本很高。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节约投资费用,进行水泥砂应用于堆场基层的研究。基于法国标准,采用符合要求的沉积砂或经冲击作用而分解的花岗岩质砂为原材料,以CBR值作为水泥砂主要设计控制指标和强度标准,采用路拌机现场拌和施工,并通过试验段完成各项指标的检测和验证。结果表明,在资源条件受限地区可以选择水泥砂作为港口堆场的基层材料,可有效解决工程所在地石料匮乏问题。  相似文献   

7.
声学材料阻尼性能弯曲共振试验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国标GB/T16406-96《声学材料阻尼性能的弯曲共振试验方法》的要求,对材料阻尼性能的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标准试样在安装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进一步对试验技术及分析方法进行了讨论。最后将本试验结果与专业测试部门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试验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8.
砂砾卵石土压实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砾卵石土作为一种特殊的路基填料,其工程特性、施工工艺、质量检验与控制方面与常规的土质路基甚至土石混合路基有较大的区别。采用不同的现场试验方法分别对某高速公路砂砾卵石土路基填料虚铺厚度为30 cm和40 cm时,采用灌砂法、沉降差法、DCP贯入度法检测其压实度。结果表明,对于砂砾卵石土路基填料,当碾压遍数为4遍时,3种方法计算的压实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强夯法加固砂性土、填土等地基比较适用,但该法能否加固下伏淤泥的回填砂地基,目前在理论上还存在不同的观点。通过厦门市环东海域同集片区进行强夯工艺试验及效果检测,证明下伏淤泥回填砂地基采用强夯法加固完全适用,并可通过试验确定强夯的合理参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无砂法软基处理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结合临港经济区某工程整个实施过程,总结了无砂法真空预压处理工艺从设计、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与常规真空预压相比,在改进水平排水通道的前提下,通过对过程中监测及最终检测等数据分析,总结了无砂法地基处理方法的相关经验,为类似软基处理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松散砂类土采样、制样、试验困难的特点。在广州新沙大港振冲回填砂检测过程中,采用了“冻融试验法”进行松散砂样试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海基处理中综合应用了砂桩作为地基处理的方法,砂桩施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后期堆场的施工,因而砂桩沉桩后的成桩质量检测在施工中举足轻重.从泥浆护壁制浆材料选择、泥浆拌制等方面阐述泥浆护壁在深海大直径砂桩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手工计算审核砂船图纸中的《稳性计算书》过程繁琐、容易出错的问题,研究用Excel解决砂船稳性衡准自动化计算的方法,提高砂船图纸审核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一阶剪切理论和Reddy高阶剪切理论计算了考虑横向剪切变形影响的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的线性失稳载荷和几何非线性失稳载荷。分析了壳体的几何参数、铺层数、铺层角、半径厚度比值对失稳临界荷值的影响。在铺层的优化设计中利用随机试验法与可变容差法相结合,探讨了寻求临界荷值最大的铺层角最优化问题,并利用约束非线性混合离散变量优化程度对铺层角为离散值的问题进行了优化。碳纤维环氧树脂圆柱壳模型试验表明本文计算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在高含泥量的粉细砂地基中,强夯法的处理效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水力冲填砂土地基和天然砂土地基中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也不同。结合具体工程研究水力冲填粉细砂的工程性质,进行5 MN·m能量的强夯试验性施工,对全场地强夯后的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载荷板试验等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强夯法适用于平均含泥量为22.7%的水力冲填粉细砂地基,5 MN·m能量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约为11 m,大于规范JGJ 120—2012建议的8.0~8.5 m。强夯后的粉细砂地基满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低于150 kPa、压缩模量不低于10 MPa的要求,并达到7度抗震设防烈度的抗液化标准。当砂性冲填土上部覆盖薄层黏性冲填土时,采用夯坑内回填砂的方法减小上覆软弱层对处理效果的不利影响。在高含泥量的水力冲填粉细砂中进行强夯加固效果良好,强夯有效加固深度修正系数取0.49。  相似文献   

16.
赵辉  陈定  于涛 《水运工程》2018,(S1):36-38
针对用于香港机场三跑道建设的铺砂船锚自动泊定位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在保证其动态定位精度为50 cm的前提下,开发出一套全新的自动锚泊定位控制系统。通过对控制模型进行分析并指出该系统存在的难点,采用模糊状态机控制方式对船舶中心点与起始点、船舶控制点与工作线的偏差距离和船舶中心线与工作线的角度偏差进行模糊化,船舶状态根据模糊化后的位置偏差和角度偏差等级综合进行划分,在不同状态采用不同的控制参数。根据铺砂船的实际应用效果,验证了该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船用钛管,开展手工氩弧焊接技术研究。通过焊接保护气罩的制作和手工焊接试验,分析了钛管的焊接性能。通过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和力学性能检测,焊缝内没有明显缺陷,抗拉强度达到母材的0.9倍,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8.
对发生断裂的汽轮机叶片材料进行了理化检验,主要包括化学成分、材料组织、夹杂物、力学性能等,分析了叶片断口的宏观、微观形貌。根据检测结果,叶片材料性能满足标准要求,其失效模式为疲劳产生的断裂。  相似文献   

19.
铺管张紧器是海洋铺管系统中至关重要的设备之一,其对管线张力检测的精确性、重复性是控制管线张力和安全铺管的前提。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由于机械设计与经验的原因,张紧器检测到的管线张力值对比真实的管线张力存在较大偏差,必须予以纠正。依托真实的铺管系统项目,对S-Lay铺管张紧器在工厂测试试验中出现的张力检测偏差问题进行机械成因分析,找出可能导致张力检测偏差的若干机械构造原因,并有针对性地予以优化和整改,进行张力检测试验验证,得到对张力检测偏差产生不良影响的一些机械设计因素,为铺管张紧器的研发与设计提供经验与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在大体积高含水率淤泥表面进行砂垫层施工的技术难题,针对不同的条件,提出3种竹网加铺土工布垫层的施工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结构稳定、价格低廉、施工方便快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