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搜集唐山港京唐港区建港以来多次潮位、海流观测资料,对京唐港区附近海域潮汐特征以及港区不同海域的流场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港口建设对潮汐特性影响不明显;随着港口建设,港口建筑物及其引起的地形变化改变了港区较近海域流场,对港区较远海域海流的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根据黄骅港附近海域的潮汐和波浪实测资料,研究分析了研究海域潮汐和波浪的基本特征,包括潮汐性质、理论最低潮面、平均海平面,常浪向、强浪向及其频率等。研究表明:研究海域的潮汐性质属于不正规半日潮,理论最低潮面在周年实测平均海平面下246cm,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下228cm。研究海域主要受东南季风和西北季风所影响,以风浪为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常浪向为E,次常浪向为NE;强浪向为NNE,次强浪向为NE。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域潮汐预报软件Chinatide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5,他引:9  
对中国海域潮汐预报软件Chinatide的理论基础、使用方法进行了简介;使用现场实测资料对Chinatide软件预报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指出了应用Chinatide软件预报潮汐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于海岸河口潮流数学模型来说,Chinatide是一个很好的提供开边界条件的软件。  相似文献   

4.
蓬莱海域的潮汐潮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晓晖  文先华 《水道港口》2011,32(2):144-148
基于2007年10月的水文测验资料,分析了蓬莱海域沿岸东西两侧在不同潮波系统控制下的潮汐潮流变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蓬莱东岸属正规半日潮,蓬莱西岸属不正规半日混合潮,潮流的性质与潮汐不同,东、西两岸的潮流都为不正规半日混合潮流.潮波自北黄海经渤海口门以接近前进波的形态向渤海内传播.  相似文献   

5.
201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遭遇特大暴雨.为了研究本次特大暴雨对伶仃海域的潮汐和海流的影响,我单位在伶仃洋布设多台波潮仪和流速仪,通过今年潮汐和海流与去年同期和本月与上月的比较,分析出暴雨对该地区的潮位和表层流速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6.
从潮汐调和分析的原理出发,由精度分析入手,论证了潮汐调和分析参数取值的限度问题,指出在保证不损失精度的前提下,取13个参变量为最佳取值。据潮汐调和分析预报原理和余水位的概念,利用观测和预报的相关关系,总结了潮汐预报的四大特点,详细论证和阐述了余水位7种特性,并利用实际算例,证明了这7种特性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潮位站潮汐差分的思想,以实例验证了潮汐差分的可行性,给出了潮汐差分数学模型和潮汐差分方法以及潮汐差分的用途,利用余水位的特性准确地进行潮位反演和提高了短期预报潮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于红 《港工技术》2005,(2):9-10
对秦皇岛港10万t级航道处的潮汐变化与秦港3号码头验潮站潮汐变化进行了同步观测,并对所获得的2组观测数据进行了整点潮高及高、低潮潮时潮高对比,计算了相关系数,建立了线性回归方程。证明两处的潮汐变化基本相同。在10万t级航道水深测量中,可用验潮站的潮位进行订正。  相似文献   

8.
开边界条件的确定是海域潮汐模型验证的主要难点之一。采用数据驱动模型和海域潮汐模型有机结合的开边界条件反演新方法,耦合反演渤海湾海域潮汐模型开边界条件,以实现潮波的精确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的M2,S2,K1调和常数与实测值的最大误差绝对值:K1振幅为4.37 cm,K1迟角为6.7°。数值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对不同海域不同模型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铺前湾附近海域冬季实测潮位资料进行调和分析,分析发现:铺前湾附近海域是以日潮为主的潮汐过渡地带,每月有12~18d属半日潮,5~14d属日潮,最大潮差为1.88m,平均潮差为1.03m;平均涨潮历时长于落潮历时,平均涨潮历时为8h21min,平均落潮历时为7h24min。  相似文献   

10.
潮汐数值预报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但是其预报精度并不能让人十分满意,本文试图将传统的潮汐数值预报模式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来改进潮汐数值预报的精度。文章建立了一种神经网络系统,采用潮汐数值模式的输出结果作为网络输入,潮位观测资料作为输出,用建立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明显地改进潮汐数值预报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航用潮汐朝流资料的实用研究提出了一些计算模式,结合其特征进行了评价分析,并提供了计算实例。为今后编制我国近海新型的航用潮汐潮流资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FVCOM的象山港海域潮汐潮流与温盐结构特征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FVCOM模型,建立了象山港海域的三维潮汐潮流和温盐数值模型,计算中考虑了潮流、风、太阳辐射和径流因素的影响。模拟结果与2009年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可以模拟该海域的水流运动和温盐分布特征。通过对数值结果分析得到了该海域的同潮图、潮流椭圆图、潮流性质和温盐分布等。结果表明,象山港的潮汐属于非正规半日浅海潮;M2分潮流椭圆长轴从口门到湾顶逐渐减小,其走向与岸线的方向基本一致;狭湾内呈现往复流特征而口门外开阔海域呈旋转流特征。湾口和湾顶部有着显著的温度差和盐度差,海水温度由湾口向湾顶部逐渐增大,盐度分布则正好相反。狭湾内距离湾口不同位置的横向温度、盐度垂向分布结构特征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达道河口潮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桂芝  裴文斌 《水道港口》1999,(3):43-45,52
根据实例潮位资料,对达道河口潮位进行潮汐调和计算分析和理论最低潮位计算,得出该河口地区潮汐特征.  相似文献   

14.
张策  庄媛 《航海》2021,(1):70-72
对黄浦江A、B、C等3个站2018年实测潮位调和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分析黄浦江潮汐类型;分别对3个站30 d、90 d、180 d、1 a的潮汐资数据行调和分析,分析不同资料长度对调和常数的影响;根据2018年资料分析所得调和常数进行潮汐预报,计算自报余差的均方差,分析预报精度.结果表明:(1)黄浦江测站的潮汐和潮波变形...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市道路早晚高峰单向拥堵难题,分别对已建和新建存在潮汐车流的道路进行了分析,对设置潮汐车道的条件进行了论证,并对潮汐车道道路的管理进行了研究。通过论证分析,明确了已建道路和新建道路设置潮汐车道的条件及设置潮汐车道要解决的问题,对设置潮汐车道的道路提出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波浪与潮汐耦合模拟技术相关研究,可为沿海防灾体系建设、灾害评估、预警及应对等提供技术支撑,对预防和减轻沿海台风暴潮和台风浪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回顾风暴潮和波浪物理模型试验的研究成果,分析波浪与潮汐耦合模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通过将连续的风暴潮水位变化过程与加密离散后的波浪过程进行叠加,用造波机和生潮设备连续生潮造波的方法,在水槽中实现了潮位和波浪的同步变化,从而在实验室中实现波浪与潮汐的耦合模拟,并将之应用于模拟实例。  相似文献   

17.
李振云  熊伟  刘杰 《水道港口》2021,(3):334-338
基于漳州东山湾附近海域5个潮位观测站的四季实测数据,对该海域的潮汐性质、潮位特征值、理论最低潮面、平均海平面、余水位等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兼具正规半日潮和不正规半日潮特性,各观测站的最大潮差分别为2.98 m、3.82 m、4.10 m、4.32 m、4.48 m,各站最高潮位、最低潮位等特征值的出现时刻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ROMS三维模式模拟了长江口及浙江沿岸水域的潮汐状况,在与实测数据进行验证表明模拟结果可行的基础上,分析了四个主要分潮的传播特性,并着重分析了杭州湾内部的潮汐不对称特性及其可能成因,以及M_4倍潮对该不对称性的影响。本文选取杭州湾内部南、中、北不同位置的10个站点,统计对比了这些站点处大、小潮期间的涨落潮平均潮高、历时和流速,发现该处潮汐具有明显不对称性,主要表现为:高潮的日不等性大于低潮,尤其是大潮期间;涨潮历时小于落潮历时,且这种差异在北岸更明显;涨落潮流速则与空间位置有关,北岸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涨潮流占优势,南岸则正好相反,中间海域两者较为接近。这样的不对称表现主要是由潮波运动过程中与地形相互作用形成的非线性过程引起的,如M_4倍潮的产生。研究还发现,M_4倍潮的产生使该处涨潮历时减少,落潮历时增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自动气象观测站和自记式潮位仪等仪器,对茂名站及其附近海域的水文气象要素进行了观测分析。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发现,茂名地区气候较为温暖,温差相对较小;全年风向以ESE为主,秋季主风向平均风速较大,冬季主风向平均风速较小。气压的季节变化呈为冬高夏低。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在多数情况下每个潮汐日(大约24.8h),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有显著的日潮不等现象,涨潮历时大于落潮历时。观测期间共观测到两例台风影响本站,茂名是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0.
汤宇  付桂 《水运工程》2016,(11):151-156
近年来,因长江口上游径流、外海潮汐和河口海洋环境的剧烈变化以及长江口水域河口及海岸工程的大量兴建,特别是规模宏大的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建设,可能会导致河口潮汐产生变化。对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建设前后长时间序列的11个潮位站潮位资料进行分析,得出长江口近期潮汐特性的变化特征:口外潮汐特性主要受外海潮汐总体变化影响,口内潮汐特性受北槽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及周边涉水工程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