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0月14日,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广东省交通运输系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在广州隆重举行。汇演以"祖国颂交通情"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交通的改革发展成就;深情歌颂了广东交通人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汇演共分"红色记忆""交通情怀""伟大时代"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2008,6(5):95-96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召开,不仅为我们留下了诸多体育的、精神的和人文的宝贵遗产,还有一笔丰厚的交通遗产: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广大市民交通文明意识的提升、交通管理和交通服务水平的提高等。尤其是奥运期间实施的限制小汽车出行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从媒体正面评论和市民热议,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对绿色出行以及环保与节能发展理念的渴求。因此,这份宝贵的奥运交通遗产在"后奥运时代"应该最大限度地体现在交通政策制定以及交通管理、规划和建设的各个细节中。  相似文献   

3.
世博运行期间,中心城快速路交通事件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为我们在大客流背景下研究城市快速路网交通事件的总量、类型、时间及空间分布等交通事件,特别是极端大客流情况下快速路事件的特征变化和研判觅得难遇良机.同时,为思考后世博时代城市交通管理与规划,以及快速路网运行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文中首先给出了知识经济的一般概念,然后,系统、深入地论述了交通高校图书情报管理服务必须实行开放式办馆(室),建立计算机网络控制,实现资源共享,以情报服务为中心,加快交通高校图书馆(室)改革的步伐,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小城市将成为提升城市化质量,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主战场。交通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建设,极大地改变了沿线小城市的交通格局,通过分析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影响,提出以高铁站为核心的小城市交通发展策略,并结合案例,探讨了小城市在高铁时代的交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致读者     
和着时代的钟声,迎着千禧年的曙光,《交通与社会》(下半月)终与读者见面了。此时此刻,相信读者朋友和我们一样会喜不自禁地为她举杯同庆。  相似文献   

7.
交通在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过程中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将在未来后世园会时代继续扮演重要角色。鉴于此,文章从青岛世园会交通组织规划的背景基础出发,分别从园外交通组织方案、园内交通组织方案及内外衔接的交通组织方案展开定性评述,并相应提出策略建议,以资对其它类似的大型园艺展览活动及后世园会时代的交通组织规划给予借鉴性的启发指导。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城市交通控制始终在演变,以适应日益复杂的政策目标和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一个高效的交通控制系统可以带来很多收益,例如缓解拥堵、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改善道路安全和空气质量。车辆检测和通信技术方面取得的显著进步为交通控制系统的调控能力带来了一系列阶段性变化:从早期(固定配时)信号控制发展到现代化的集成系统。多种类型的交通控制系统在全球不同地区建设完成,每种系统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首先通过对比分析目前占据领先地位的商用系统(以及一些较少为人所知的系统),凸显交通控制系统的关键特征和差异,然后评估目前的交通控制系统是否能实现现代交通政策的职能和需求。最后,探讨了当前及未来的交通政策,以及未来10年交通控制发展的技术性蓝图,指出交通控制有望通过技术进步从有限数据时代迈入大数据时代。  相似文献   

9.
当国际社会进入一个以知识为基础,信息为核心,创新为灵魂的知识经济时代时,交通运输业务及交通科技如何适应这一新的情况,本文从知识经济交通运输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实施科教兴交战略,交通科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文中首先给出了知识经济的一般概念, 然后, 系统、深入地论述了交通高校图书情报管理服务必须实行开放式办馆( 室) , 建立计算机网络控制, 实现资源共享, 以情报服务为中心,加快交通高校图书馆( 室) 改革的步伐, 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走资源节约型交通发展之路,是实现黑龙江省公路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降低公路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是时代对公路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公路设计者追求的目标。为更好地完成十一五公路建设规划,提高公路勘察设计质量,我们在勘察设计中要重点解决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共交通》2018,(6):85-87
正在变是唯一不变的时代,在创新不断迭代的"互联网+"时代,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为主要内容的汽车"新四化"浪潮正席卷整个汽车业。同时,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指引下,在加快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四个交通"建设使命的召唤下,在从交通大国奋力向交通强国迈进的新征程中,客车正成为一种全新的载体,并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和可能。那么,"未来客车"将会是怎样的?5月18日,中国上海,以"智联升级宇见未来"  相似文献   

13.
为探寻交通作为基础性、先导性行业与国家兴衰发展的关系,从战略层面分析我国历史上重大的交通进步及其对中国发展进程产生的影响,以不同历史阶段交通发展影响为重点,分析了从秦“交通立国”,汉、唐“交通兴国”,宋、元依运河实现“交通富国”,使中国在经济、政治上达到南北均衡;到明、清“通而不交”,导致在大航海时代后错失海权;再到抗战时期的“运输救国”至近现代,跨越两千多年交通发展主要脉络。在此基础上,尝试应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期交通运输本质进行再认识,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历史逻辑。通过总结交通强国的内在联系规律,为新时代建设“交通强国”提供了经验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交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推进现代交通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是我们在新时期面临的战略选择。成都市青羊区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努力创新,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契机,创建青羊综合交通样板区,实施指路系统规划、停车系统规划、现代物流综合信息平台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现代交通服务业的发展,为青羊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大都市交通的主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社会活动为特征的人类社会离不开各种形式的交往,工业时代创造的汽车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机动化时代。在城市向大都市演变的过程中,交通机动化是促使其发展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6.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产业、通信产业、互联网产业之后的又一新兴朝阳产业. 智能交通物联网是利用智能交通和物联网的各种技术,有效集成地运用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使参与交通的人、车、路等要素形成一个协调的网络. 论坛以“城市智能交通物联网建设探讨”为主题,研究城市智能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物联网时代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研究提出可行的城市智能交通物联网架构及理念,并结合实际提出城市智能交通物联网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7.
邓艳 《轨道交通》2007,(4):24-30
轨道交通应主动与整个大交通体系进行整合。整合的最终目的是引导整个社会的交通体系进行可持续发展。这是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有时候,跳出轨道交通领域本身的视野,站在整个大交通的角度上去思考轨道交通的应承担起的责任,它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往往别有洞天。 轨道交通作为大交通系统中的一部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它应该承担起什么样的责任?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主题的时代里。轨道交通应怎样为自己定位?公共交通的发展为智能交通的研究提出了什么样的命题?在大交通的体系下如何合理规划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驳?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同济大学副校长、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杨东援先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新区交通规划是一项统筹城市内外、客货、近远期交通发展,打造快速便捷的交通圈,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建设便捷安全绿色智能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工作.本次论坛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区交通规划理论方法探讨”为主题,介绍了全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监测情况及“窄马路密路网”实践经验,探讨了构建雄安新区快速便捷对外联系与绿色智能交通体系的方案与设想,分析了新时期特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规划思路和重点工作,分析了物联网时代城市群交通规划技术与方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肖江 《北方交通》2002,25(2):42-43
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交通科技信息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作者就新形势下如何搞好交通科技信息工作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亚运交通组织方案决策的科学性,对亚运交通仿真系统进行研究。建立了亚运交通仿真集成系统,包括亚运交通模型体系的设计、亚运交通数据采集与基础信息平台的构建、亚运交通仿真子系统平台的构建与集成三个环节。系统仿真结果与亚运期间交通运行状况的对比结果表明,不论是交通政策实施产生的影响,还是亚运专用道系统的使用,亚运会及亚残运会开、闭幕式和重点赛区交通组织方案的实施,最大预测误差均为10%左右,最小预测误差为2.5%。亚运交通仿真集成系统在后亚运时代将继续为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提供定量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