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邮轮市场逐渐东移,亚洲成为新的增长点。比达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随着运营中国母港航线的国际邮轮增多,中国各大港口建设不断推进,中国邮轮市场总航次将保持高速增长。基于政策红利以及对于市场前景的预期,邮轮国际巨头加大了中国市场布局。行业快速发展近年来,邮轮产业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亚洲拥有世界约60%  相似文献   

2.
随着邮轮旅游重心的东移,近十年来中国邮轮市场快速发展,国际邮轮学院的出现是邮轮产业发展的结果,也是邮轮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的人才和智力保障。广州国际邮轮学院的建设,离不开广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需要来自邮轮旅游发展的市场推动。分析国内外邮轮学院发展的现状,探讨建设广州国际邮轮学院的功能定位、办学模式、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能否实现"邮轮梦"?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从邮轮市场来看,中国邮轮市场将何去何从?中国邮轮游客与国际邮轮公司间的磨合将走向何方?目前都是未知数。从邮轮建造来看,三菱重工的结局会是一种警示吗?从邮轮衍生市场来看,通过发展邮轮市场,或许能够促使中国产业实现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4.
孟兴 《珠江水运》2012,(18):48-5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消费能力不断增强,邮轮旅游正在成为国民休闲度假的新选择。中国市场在世界邮轮产业格局中快速崛起,吸引着众多国际知名邮轮公司纷纷加大投入。短短几年时间,我国的邮轮经济走过了"国际邮轮到港服务为主"的起步发展阶段,步入到"国际邮轮到港服务与中国公民出境服务并举"的快速发展阶段。9月8日至10日,由国家旅游局、天津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共同主办的,以"培育邮轮市场,发  相似文献   

5.
张雷杰  黄发义  罗凯 《世界海运》2010,33(12):32-34
天津港作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对承接世界邮轮市场由西向东转移、促进中国邮轮经济快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快天津港邮轮经济发展不仅是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提升中国港口在国际影响力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6.
洪明  杨亮 《中国港口》2012,(9):52-53
<正>国际邮轮市场重心的东移为我国发展邮轮产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机。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的多项鼓励支持政策也为中国邮轮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天津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大力发展邮轮产业,有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提高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升国际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一、世界邮轮市场发展现状1.北美市场  相似文献   

7.
正"邮轮市场及政策线上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分析了全球邮轮市场的状况,解读了国内外邮轮产业政策,为中国邮轮市场的复航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促进了我国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7月13日,由中船邮轮和Vessels Value联合主办的"邮轮市场及政策线上研讨会"顺利举行,研讨会邀请了上海社会科学院、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中国船舶经济研究中心等多位邮轮领域专家参与。与会专家分析了全球邮轮市场的状况,解读了国内外邮轮产业政策,为中国邮轮市场的复航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促进了我国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邮轮产业连续多年高速增长,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邮轮旅客出入境总人数495.5万人次,同比增长8%,11个邮轮港共接待邮轮1181艘次,同比增长17%。但是,近期国内邮轮旅游市场开始降温,有媒体统计各大邮轮公司2018年在中国投入的艘次发现,皇家加勒比等国际邮轮公司正在削减中国市场的船只数量,调查机构认为,这是由于"中国市场未能达到预期"。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7)提出,国内邮轮旅游市场逐渐由"高速发展"向"平稳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9.
受海峡两岸关系、邮轮航线、邮轮运营模式等多重因素影响,厦门邮轮旅游欲异军突起,还需经过更多的磨炼一、全球邮轮客源市场集中,中国异军突起近20年来,国际邮轮旅游发展总体规模扩大,特别是2004年以来,全球国际邮轮游客数量从1 314万人次跃升到2016年的2 470万人次,2017年预计达到2 580万人次。  相似文献   

10.
<正>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邮轮旅游需求将会被释放,上海邮轮经济也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亟待通过新一轮的邮轮枢纽港建设实现邮轮市场的恢复性增长和邮轮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当前,国内陆路、水运口岸客运通关逐步恢复,《国际邮轮运输有序试点复航方案》现已出台,行业各方正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国际邮轮的全面复苏。上海作为中国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地,也是本次国际邮轮复航的首批试点城市和口岸,正不断加大对邮轮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市、区层面积极制定实施关于推动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1.
正到2035年,我国的邮轮旅游业将达到高质量发展的状态——中式邮轮形成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中国内河游轮和沿海邮轮市场充分发育;形成奢华、现代大众、区域特色等不同档次的差异化邮轮产品;邮轮建造领域形成中国品牌;邮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完备;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邮轮市场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12.
柯冰 《世界海运》2010,33(12):44-46
<正>W:您怎样看待国际邮轮产业的东移与中国面临的发展机遇?Z:国际邮轮产业东移的趋势日益明显,北美、欧洲的邮轮市场则趋于饱和。其原因在于,北美、欧洲的旅游景点、旅游航线缺乏更多的新意,另外,游客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数量与质量都在下降。邮轮作为  相似文献   

13.
史婧力 《中国船检》2011,(9):30-32,114-115
近年来,世界邮轮市场重心开始出现"东移"迹象,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成为许多国际邮轮公司关注的焦点。7月18~19日在北京举行的"2011年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技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业界精英们表达了他们对中国邮轮产业发展的看法,让我们深刻感悟到了中国邮轮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强劲动力。期间,ASCHCO邮轮控股有限公司主席迈克尔·德雷顿和首席执行官史蒂芬·迈克尔·佩恩(以下简称ASCHCO)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4.
邮轮旅游在亚太地区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速度居于世界首位。介绍了亚太地区邮轮旅游市场的发展路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阐释了现今亚太地区邮轮旅游市场的发展格局对中国发展邮轮旅游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正>招商局集团坚定看好中国邮轮市场的长期发展前景,将发展邮轮产业、打造邮轮全产业链作为集团的重要战略,坚定推进中国邮轮旅游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的一系列内生的系统性问题,已经妨碍了邮轮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时值深圳蛇口邮轮母港开港两周年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深圳招商蛇口国际邮轮母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炜,作为邮轮港口的"新贵",且听他谈谈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发展我国邮轮旅游业,分析我国邮轮旅游市场的特征:市场规模发展迅速,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供给量不断上升,挂靠母港的邮轮大型化趋势明显;邮轮港口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对港口的国际邮轮接待能力提升;政府政策大力支持,推进邮轮旅游市场创新发展。针对我国邮轮旅游市场发展中存在旅游需求多样化与邮轮旅游航线单一性的矛盾、邮轮旅游快速发展与经济贡献度有限的矛盾、中资邮轮的发展现状与国外邮轮企业始终掌握市场主动权的矛盾等问题,给出对策及建议:充分发挥我国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本土邮轮旅游;加大对本土邮轮企业购置邮轮的政策支持;延伸邮轮产业链,提升邮轮产业经济效应;不断优化邮轮旅游市场发展环境,促进邮轮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6年7月3日,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的"爱伦歌娜"号邮轮从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启航,开通了从上海至日韩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沿海现代邮轮的始发港航线,至今正好10年。这10年,应该归属于中国现代邮轮产业的市场培育阶段。今后10年,中国邮轮产业将进入市场培育优化与发展准备相交叉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全球邮轮旅游市场一直稳健增长,潜力很大。自1980年以来,邮轮旅游一直以年均8.6%的速度增长,邮轮公司的规模也在稳定增加。据国际邮轮协会预测,2010年,全世界预计将有1800万名邮轮游客,到2015年则将超过2000万名。虽然亚洲地区的邮轮经济与欧美地区相比尚处于发展阶段,但潜力很大。具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明和人文景观、旅游设施要件大为改善的中国正越来越受到瞩目。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在极大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同时,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中国观光,也将对中国邮轮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现代邮轮旅游是世界旅游业中发展最快的市场,具有消费水平高、经济拉动作用强、辐射带动区域大的特点,是海滨旅游城市的必然选择。积极开拓包括国际邮轮旅游市场在内的高端旅游市场,对于实现旅游经济增长模式由单纯游客数量的增长向旅游质量和效益的增长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迟 《中国港口》2008,(11):18-19
<正>在我国,虽然邮轮经济刚刚起步,但是目前各大邮轮公司已纷纷看好中国这一潜在的邮轮客源市场。一、世界与中国邮轮码头发展情况近10年来,全球邮轮游客增加了2倍,许多国际大都市在经济发展中相继渗进了邮轮经济的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全球邮轮市场规模达到3 000万人次,根据国际邮轮协会预测,这一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4 900万人次,发展邮轮入境旅游有着可观的游客基础。促进邮轮入境旅游有望为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带来新动力,助力中国打造世界旅游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