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在不断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也在不断完善,作为水利工程最重要的材料之一,混凝土对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如果混凝土出现裂缝或者是破损现象,会对混凝土整个结构造成负面影响,其承载能力会受损,安全事故也更容易发生,极容易造成财产以及人身损失。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混凝土裂缝是最常见的病害,也是需要重点关注并且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分析水利工程施工进程中混凝土的裂缝产生原因及其对应的控制措施,是水利工程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2.
赵士召 《水上消防》2023,(2):181-183
混凝土是水利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施工材料,同时也是构成混凝土结构的核心,对于工程质量和安全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混凝土施工必须得到合理的监管。混凝土裂缝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工程问题,其不仅影响到混凝土的实际质量,同时也会威胁到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安全,对此,建筑工程领域内研发了控制混凝土裂缝的相关技术,以工程技术的形式优化施工流程,尽可能规避混凝土裂缝所带来的风险,同时遏制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本文将基于我国某水电站的工程施工状况展开研究,探究控制混凝土裂缝技术的应用方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程的安全推进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公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路面施工的流程中,水泥混凝土使用的频率变得越来越高,这也使得公路交通运输有了很大的突破。不过,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中也会暴露一些问题,比如经常会有裂缝的产生,假如不进行有效的防护,就极有可能影响路面质量,同时也会给以后的护养带来阻碍,不仅如此,在交通安全上也是一个很大的隐患。文章主要讨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有关情况,进一步探究了此类裂缝产生的原因,并且还研讨出了对应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是弹性模量较高而抗拉强度较低的材料,在受到约束条件下只要发生少许收缩,产生的拉应力往往会大于该龄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使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亦受到影响,本文就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和防治措施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朱秦秦 《珠江水运》2023,(13):92-94
在现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得到了极大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工作中。与以往的小型施工结构相比,由于其建筑规模较大,将导致其温控工作难度提高,极易产生建筑裂缝等问题,特别是现阶段在水利工程中使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将使得混凝土结构同时受到水下温度及水流冲蚀的影响,导致水利工程质量下降。基于此,文章从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及危害入手,重点分析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防范温控裂缝的方法,以期为人畜使用、防护抗旱、农业灌溉、航运发展等工作提供基本保障,提升水利工程稳定性,增大水利工程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高桩码头混凝土面层的施工过程中,裂缝的出现是较为普遍的。若是裂缝的数量过多且面积较大时会直接影响码头面层的美观度,影响码头的使用寿命,还会给后期维修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鉴于此点,本文结合武汉新港三江港区综合码头施工工程,探讨了码头面层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对其进行了分析,选取了几个有针对性的裂缝处理技术,旨在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些可具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在码头的使用过程中,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胸墙混凝土裂缝的影响便是其中之一,它降低了胸墙的使用功能与耐久性,严重还会引起码头结构的破坏。码头结构的受力部分主要是由胸墙混凝土来传递给基础的。因此,本文结合我省的地质环境和气候条件详细分析我省水运码头胸墙结构裂缝产生的具体原因,并且针对原因找出防控裂缝的措施,对于我省的水运项目结构耐久性、安全性的提高和项目造价成本的节约以及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监督保障工作的促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欢欢 《水运工程》2015,(9):166-169
混凝土管桩因其本体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和营运过程中均有可能造成损伤,形成环向或纵向裂缝。裂缝除了主要出现在水位变动区及以上,还会出现在水下甚至泥面以下,而水上维修加固技术因为工艺和施工条件等限制无法直接应用到水下施工。结合码头工程实例,针对混凝土管桩水下裂缝,提出在管桩外套钢护筒并浇筑混凝土工艺,形成类似钢管混凝土桩结构,利用钢护筒和混凝土对裂缝进行封闭和补强,取得维修加固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码头面层混凝土在施工期间非常容易出现裂缝,裂缝过多、过大会影响正常的生产使用,还会增加维修费用和降低耐久性,而且影响码头的工程观感。在码头面层裂缝现状调查检测的基础上,结合试验和温度、干缩应力计算,对码头面层混凝土裂缝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适合天津港实际的裂缝控制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体积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在港口工程中很多大体积结构基本都采用了混凝土构件。但是在大体积结构部件的施工过程中又非常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有利于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因此,重视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当前工程施工的重点。本文对港口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类型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控制措施,以期能够促进港口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为建筑施工的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裂缝严重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无论在混凝土生产、施工、养护等诸多过程中,都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使混凝土结构不出现裂缝,或少出现裂缝,以确保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让我国的经济与科技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前景,自然,建筑技术与质量也随之提高了,但也因此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还无法保障建筑的安全与质量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混凝土裂缝,几乎没办法回避,所以说不得不重视,要不然肯定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本文以码头水工工程为例,详细分析了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预防策略,进而使混凝土裂缝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3.
对于大多数建筑项目中,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直接影响施工质量以及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出现的质量问题最常见的就是裂缝问题,因此,在对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经验,论述了建筑结构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现场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和预防裂缝的具体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重型运输车辆都开始出现,这就导致各种桥梁工程也在不断增加,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桥梁工程的结构性能和使用强度等各方面,也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在实际的桥梁施工过程中,由于桥梁施工较为复杂,导致经常会出现混凝土裂缝等质量问题,那么这就直接影响到了桥梁使用的质量和寿命,那么只有深入分析桥梁施工裂缝的成因,充分了解其危害性,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障桥梁施工的质量。因此本文就对桥梁施工裂缝的成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探究桥梁施工裂缝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峰  杨长虹  彭琳琳 《中国水运》2014,(4):242-243,246
针对桥梁高塔下塔柱实心段受力复杂,结构截面尺寸大,海工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多,水胶比低,施工过程中处理不当极易出现裂缝的特点,在混凝土温度场及温度应力场仿真计算的基础上,通过采取通水冷却并适当延长通水时间、有效的保温、保湿养护、延迟拆模时间、加强现场控制等措施,实心段混凝土未出现有害温度裂缝。  相似文献   

17.
采用地下连续墙或混凝土板桩墙的干船坞墙体,其外衬砌墙容易出现裂缝,并最终导致裂缝漏水,严重的甚至导致漏砂,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衬砌墙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衬砌墙裂缝的预防措施及裂缝出现后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进行的时候,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比较容易产生一定的问题,在使用混凝土的时候,在冬季比较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施工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因为气温比较低,所以混凝土在硬化反应的时候,有关的结构比较容易产生裂缝问题和质量问题,进而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这样就需要联系施工需求,选择合理的防寒保暖方法,解决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升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解决所存在的各种病害。  相似文献   

19.
裂缝问题是应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时最常见的问题。在防控码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时,要选择适合工程实际情况的控制方法。文章全面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形成的主要诱因,从整个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研究了码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方法与措施,希望能为相关项目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工涵闸作为水工薄壁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水利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在施工的过程中也极易产生开裂的现象,而开裂的部位也主要是水工涵闸的墩墙处以及涵闸的底部。为了进一步保证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防止水工涵闸出现裂缝的现象,需要对其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仔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完善措施,进而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本文首先介绍水工涵闸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带来的危害,然后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指出施工要点,加强对工程的控制和管理,进而为今后预防水工涵闸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