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针对北京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特点,实地调研西单5个交叉口交通标志设计设置状况。基于驾驶员对交通标志的认知能力和视觉特性理论,通过数学逻辑公式推导出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标志设计的3个主要技术参数:标志设置的前置距离、汉字高度、牌面尺寸。最后结合所调研道路的实际条件,并基于人的视觉特性设计出在一定的道路条件下较为合理的交叉口交通标志。  相似文献   

2.
中心城区交叉口交通精细化改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城市中心区道路交叉口存在的交通问题,根据精细化的交通设计理念,在分析其交通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交叉口的精细化改善思路,从交叉口的机动车交通、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三个方面提出了交叉口交通改善措施,并以长沙市某典型道路交叉口的改善为例进行了说明,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3.
李峰 《交通管理》1996,(3):12-15
探讨了交通标民的实质并提出了交通标志设置的条基本原则;研究了并解决了我国高等级公路交通标志汉字等字符有关尺寸,文字数量以及合理设置等一系列急特解决的问题。这些结合交通心理学与交通工程学的研究成果,将有效地确保我国高等级公路快速,安全,畅通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为了向道路交通参与者提供准确、及时的路径引导信息,针对西安市指路标志存在的版面形式不统一、设置位置混乱等问题,基于道路网络结构与等级、交叉口流量与性质,从信息选取、汉字高度、版面内容、支撑方式及点位设置等角度出发,提出了西安市城市道路指路标志系统化设计方法.以期使城市道路交通指路标志系统更加完善,以保障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对交通流的引导与路网的交通功能相符合.  相似文献   

5.
现有道路设计规范考虑了驾驶人感知反应时间和车辆动力学特征,而自动驾驶汽车与驾驶人在感知反应时间、感知距离和感知高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自动驾驶汽车在特定道路条件下面临挑战,例如复杂的道路线形、不规则交叉口等情况。为了解道路基础设施对自动驾驶汽车运行的影响,需要开展面向自动驾驶的道路适驾性研究。针对不同道路类型,道路几何设计、交通控制设施和路侧设施等对自动驾驶汽车安全运行影响的定量研究尚不充分。从路段、交叉口、交通标志标线3个方面进行归纳整理,结果表明:(1)现有的研究建立了道路线形设计、交叉口几何设计与自动驾驶感知能力的关系,发现平曲线半径、弦长和曲线偏转角等设计指标影响自动驾驶视距;(2)实车测试发现道路类型、平曲线曲率和车道宽度对自动驾驶失效事件具有显著影响;(3)随着自动驾驶汽车市场渗透率的增加,自动驾驶汽车之间交互行为规则更加明确,有利于提升道路适驾性水平;(4)自动驾驶的感知识别准确率会受到交通标志的反光性能和设置位置的影响,失效概率与交通标线的尺寸、逆反射亮度系数以及延长线相关。面向未来自动驾驶应用需求,针对已建道路,需要测试不同复杂工况条件对自动驾驶汽车运行...  相似文献   

6.
超高设计是道路曲线路段的重要设计内容,也是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高等级公路改扩建应用中尤为重要。基于S226省道温岭岙环至玉环龙溪段拓宽改造项目,结合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道路超高设计的相关规定,针对改扩建公路中分离式路基超高线形设计方法、S型曲线超高设置、曲线内构造物超高验算以及老路路拱过渡等特殊超高问题,提出新老路间的差异平稳过渡方案,借以探讨改扩建公路超高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等级公路的交通标志标线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交通安全和交通管制设施.结合我国国情研究了交通标志标线设置中的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标志文字高度尺寸、文字数量,设置位置等等,并提出了高等级公路合理设置交通标志标线的六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浅析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带设置功能与宽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横断面中央分隔带的主要功能为分隔交通、绿化,安设交通标志、公用设施等,此外还可在路段设置港湾停车站、紧急停车带,在交叉口为增设车道提供场地以及保留远期路面展宽的可能。浅析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带设置功能与宽度,并提出中央分隔带建议最小值。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城市交叉口改造的一般思路,通过对重庆市万州区某平面交叉口道路条件和交通运行现状的调查,以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 Synchro 仿真分析,计算了交叉口延误、服务水平等交叉口运行状态评价指标,指出了交叉口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重新施划进口道、改造交通标志标线及优化信号配时等措施提出了交叉口改造方案,并利用Synchro对改造方案进行了仿真评价,仿真结果表明改造方案能有效提升该交叉口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与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如何真正让老百姓"行得安心、走得舒心、用得放心",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对农村公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与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设置合理、齐全、规范的农村公路交通标志标线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农村公路交叉口安全,降低交叉口事故率,应改善农村公路交叉口视距。文章首先对农村公路交叉口进行分类,得出农村公路交叉口多为无控交叉口和停让控制交叉口。不同类型交叉口对视距的要求也不同,针对不同类型交叉口,提出适合该类型的视距建议值。通过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改善交叉口安全,为农村公路交叉口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弥补交通标志标线对机动车驾驶员减速效果的不足,在对交通平静化的减速措施——减速带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的无破损减速带,分析减速带控制驾驶员行驶车速心理,提出了减速带设计流程,确保车辆以低速通过减速带设置区域并保障车辆通过的安全性。最后在南方某城市几条道路路段和交叉口进行减速带试点工程,进行尺寸设计以改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些城市信号交叉口各流向交通流量分布不均导致的左转车道拥挤问题,为减少交叉口的道路资源浪费,提出在交叉口出口道设置左转专用可变车道的交通组织方法.结合已有理论研究,归纳出左转专用车道的静态和动态适用条件,并确定左转可变车道的长度、开关时间等参数的计算模型.以威海市某信号交叉口为例,通过交通调查与分析,提出设置西进口左转专用可变车道的可行性,并使用Vissim微观仿真的方法对左转可变车道的应用效果进行模拟分析,最后给出该交叉口的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方案.方案实施前后仿真结果表明,可变车道设置后的20个周期内,左转车流的延误降低51%,排队长度降低72%,左转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平面交叉口左转车流引起的车流不连续和运行效率低等不足,提出1种城市道路新型连续流交叉口.阐述了连续流交叉口的几何物理模型,从交通空间设计、交通组织设计、交通控制设计3个方面研究连续流交叉口的设计方法,并采用Vissim仿真对传统平面交叉口和连续流交叉口的设计方案进行交通效用评价.结合国内城市道路交叉口的特性,分析连续流交叉口在国内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流交叉口能有效改善交叉口的交通运行效益,适用于我国城市近郊道路交叉口的改造与设计.   相似文献   

15.
人的视觉-眼动系统在交通方面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国内外驾驶员视觉-眼动系统在交通方面的研究特点,以及汽车驾驶过程的学习,提出了研究驾驶员视觉-眼动系统的必要性,驾驶员视觉-眼动特性的研究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随着在交通方面研究的扩展,驾驶员视觉-眼动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完善交通标志的设计、设置,提高交通标志交通管理信息传递的准确率;解决我国的混合交通问题;可用于转变传统的交叉口通行能力设计理念,确定趋于驾驶员行车安全的最大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6.
道路交叉口处是人流较多的集散地,也是交通网络中的瓶颈所在,交叉口处公交停靠站需进行合理设计。该文在分析交叉口不同位置设置公交停靠站优缺点的基础上,以排队论为基础,探讨交叉口处公交停靠泊位数设计方法。针对不同道路横断面形式,选择不同的停靠站形式,并通过工效学分析对交通工程设施进行优化设置,为道路交叉口交通合理组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公路交叉口形成公路网方便交通出行的同时,由于平面交叉口设置不合理、设施不齐全、管理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平面交叉口事故多发,严重影响交通安全.通过对内蒙古典型公路调查分析,内蒙古公路平面交叉口一般存在平面交叉口设置过多过密,速度差梯度较大,交通管理控制薄弱,安全设施不完善及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山区农村公路交叉口事故多发的现象,根据山区农村公路交叉口纵坡度大、范围小、视距差的特点,指出了山区农村公路交叉口的交通安全问题,包括平面线形设计不规范、交叉口平面高于或低于支路平面、车速过高、视距不良、交通安全设施缺乏等5个方面.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速道路建设和运载技术的发展,使得跨区域交通活动不断增长.交通标志是出行者了解道路信息的基本途径,在交通运输活动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指引作用.地名信息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然而交通标志的内容设置规范和标志管理信息化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妨碍了道路信息的传达和标志的指引功能.以广州市环城高速公路交通标志的调查为基础,根据现行设计标准,总结了主要的常见问题以及改善建议,并提出了实行必要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以有助于交通标志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20.
汤轲 《交通科技》2013,(Z1):107-110
分析了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现状,从交通标志和标线,路侧防撞和视线诱导及交通静化设施等方面阐述了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