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健 《珠江水运》2007,(9):46-46
劳动光荣,劳模精神伟大。当今时代,劳模精神是我们劳动者的精神支柱,是我们不朽的精神资源。在我们身边就有全国交通行业先进团队广东海事局"海巡31"轮、海测大队制图  相似文献   

2.
向五月致敬     
<正>五月,有一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我们向五月致敬、向劳动者致敬,因为劳动光荣、创造伟大,因为劳动创造让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让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在向五月致敬、向劳动者致敬的同时,我们也向广大水上消防人致敬,因为他们以自己的劳动方式捍卫了劳动者、捍卫了劳动。无论是天南海北、还是春夏秋冬,广大水上消防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是生命,维护着社会大局的稳定,保障着广大群众的安居乐业。表彰英模、先进,总是让我们的心中充满了仪式感。我们需要有这样的仪式感,但是,在仪式感之外,我们更应该增强"活力源"。  相似文献   

3.
毛洪鑫 《中国海事》2009,(10):67-67
噩耗传来,认识杨庆文的朋友和同事们无不痛心疾首,惋惜之情无以言表。行业和地方媒体先后刊登了杨庆文的事迹报道。一个平凡的海事英雄就这样跃然纸上,他就是我们生活中的英雄。  相似文献   

4.
随同许振超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报告,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许振超同志,多次听取报告团精彩演讲,并与一些地方的劳模、工人、记者、干部、学生座谈。我和大家都一致认为,振超同志的事迹给我们这个时代吹来了一股新风,可信、可亲、可敬、可学。  相似文献   

5.
<正>走进五月,走进劳动者的节日。五月是一面旗帜,旗帜以飘扬告诉我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是幸福的源泉,五月的名字就叫劳动。因为人世间的一切美好,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因为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因为生命中的所有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  相似文献   

6.
潘东光 《中国海事》2010,(11):37-38
<正>我们生活在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企业和政府应尽的职责,同样地,船员也需要体面劳动。实现船员体面劳动,至少应该做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船员,关心船员,理解船员,帮助船员;始终坚持公司与船员自身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始终坚持人性化管理和亲情化服务,营造良好的公司和社会氛围,让船员处处受尊重,时时被关心,让船员从体面劳动中享受到快乐,感受到尊重。  相似文献   

7.
王敬东 《中国海事》2006,(11):F0003-F0003
2006年10月29日下午,交通系统劳模包起帆、许振超、陈刚毅、孔祥瑞与部分海事职工一起参观了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伟大壮举,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他们决心从长征中汲取战斗精神的营养,  相似文献   

8.
2010年4月27日,正值"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欢聚一堂,接受党和人民授予的崇高荣誉。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先进模范人物的崇高精神和伟大品格,号召"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用劳模的先进事迹感召人民群众,用劳模的优秀品质引领社会风尚"。有一位全国劳模原本也应该置身这举国瞩目、璀璨照人的"群英会"上,但此时的他,正驾驶着10000TEU的大型集装箱船舶行驶在茫茫的大海上。他就是"中远美洲"轮船长丁经国同志。  相似文献   

9.
红色档案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伟大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中保存下来的珍贵历史档案资料,是我们党光辉历史中非常宝贵的时代印记.而作为党领导下的军工央企,中国船舶工业历史悠久,孕育出独特的船舶灿烂文化和感人事迹,谱写了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伟大豪情和自力更生的伟大精神.本文以中国船舶集团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为例,探寻红色档...  相似文献   

10.
麦晓玲 《珠江水运》2006,(Z1):97-98
郑和下西洋具有伟大的历史价值,不仅可以“扬国威、示富强”,而且通过贸易与交流,加强了中华民族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他是一位杰出的航海家,也是一位和平使者,通过七下西洋中各种身体力行的事迹表现出他爱国敬业、和平宽容、开放交流、技术精湛、勇于探索、经略海洋的优秀品德,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髓。本文通过结合我局的一些人文精神和事迹,体现作为国家航海、海洋事业中的一员,正是需要这些历久常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人们生活在一个以前所未有速度变化着的世界。这种加速度的变化不断地给我们的经济载体——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个时代永久的“临时性”,变化成了惟一不变的主题,不会变革的企业将在这个时代里迅速陷入困境,只有为适应环境变化而不断变革的企业才能成长为行业领袖。  相似文献   

12.
航标文化源远流长,被人们推崇颂扬。艰苦、忍耐寂寞、孤寂的航标劳模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激励着航标工作者不断将航标事业推向前进。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时代的变迁赋予航标文化新的元素,不断创新和发展、引领航标文化,是我们航标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我们经历了疫情时刻,但是,却在最深的黑暗世界看到了夜空中最亮的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经济突然崩溃……然而,这一系列挑战与困难并不能阻挡人类前进的脚步,海事界相关各方更是迎难而上,创造了无数高光时刻。平凡铸就伟大2020年伊始,一个叫作"新冠病毒"的家伙在全球范围内玩起了跑酷游戏。正因为它的"贪玩",  相似文献   

14.
《水上消防》2008,(5):1-1
奥运圣火熊熊燃烧,五环彩旗飘扬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奥运对中国是一个机会,是一个让我们的经济发展跃上新的高度的机会,是一个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扩大国际影响的机会,伟大的事业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以强大的精神力置来激励自己,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我们的“热线专递”刊发了一组文章,聚焦港航的奥运安保工作,感受奥运精神给我们带来的活力。好风凭借奥运力。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故事:小闹钟问老闹钟:“您都走了10亿次了,怎么还这么准时?”老闹钟回答说:“很简单,一秒一秒准时地走就行了。”很多不平凡的业绩就是在这不经意的平凡里造就的,就像我们众多普通的劳动者。虽然不能像大人物,如星星在历史的长河里璀璨,却也能如萤火,孱弱却坚定。萤火聚集,就足以照亮一家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我们始终坚信: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光荣!在中远,就有无数这样的萤火,远的如“华铜海”轮船长叶龙文“,武胜海”轮船员严力宾、近的有武汉汽运的王洪、因公丧身的新疆中货的杜志平、阮志等等。他们或知名或无名,但都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人生的价值,用最好的年华谱写了中远的华章。谨以此文寄托我们的哀思和崇敬。当然,我们更希望所有的劳动者在全情投入、忘我工作的时候保重身体,出入平安。因为您的幸福安康是企业最大的心愿。  相似文献   

16.
奥运圣火熊熊燃烧,五环彩旗飘扬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奥运对中国是一个机会,是一个让我们的经济发展跃上新的高度的机会,是一个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扩大国际影响的机会,伟大的事业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以强大的精神力置来激励自己,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我们的“热线专递”刊发了一组文章,聚焦港航的奥运安保工作,感受奥运精神给我们带来的活力。好风凭借奥运力。  相似文献   

17.
一、运用《船员集体协议》规定中远(部分)船员的伤病亡赔偿标准 中国法律对船员伤病亡没有规定特殊的赔偿标准,《中国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规章规定的伤病亡赔偿标准适用于所有劳动者.从平等对待所有劳动者的角度来说,中国政府未来在立法层面不太可能出台有关船员伤病亡的特殊赔偿标准.《香港雇员补偿条例》有关伤病亡赔偿标准,也是适用于在香港受雇的所有行业的雇员.  相似文献   

18.
艺术是同自然和社会紧密联系的。本文从艺术鉴赏角度出发,指出绘画艺术是一种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的社会的精神劳动产品,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艺术对社会的批评方式恰恰是它的存在本身,是我们时代的投影和文化的隐喻和象征,能够永远表现着这个世界。艺术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港口企业近几年来劳动争议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港口企业劳动争议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作为国有企业的港口企业,正在进行着一系列改革。改革使大量的富余人员下岗待工,劳动者名义上与原单位保留劳动关系,领取生活费,仍享有各项保险待遇。同时,他们又在其他单位从事劳动,形成新的事实劳动关系;还有一部分人以"停薪留  相似文献   

20.
随着劳动关系的日趋市场化、企业化、契约化,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调整正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在当前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直接目的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劳动关系问题已成为制约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规范和调整劳动关系,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一个关系到国企改革成败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