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
3.
4.
5.
6.
配气正时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配气正时整体测量概念出发,对492Q型发动机进行了测定,并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对该发动机进行了配气正时校正,从而明显地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另外,文章还介绍了配气正时测定仪和配气正时尺的原理和使用。  相似文献   

7.
余登淮 《摩托车》2004,(11):41-43
对于维修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来说,最重要的、最难掌握的就是配气正时的安装方法。如果是横置并列多缸发动机,如CBR250R四缸发动机,只要对准一缸的配气正时,其他缸的配气正时肯定正确。但对于V型发动机,一定要将前、后缸分别对准。否则,发动机将无法工作。一、VT250配气正时的安  相似文献   

8.
一般四冲程发动机都设定了两对配气正时标记,一对标记表示活塞处于上止点位置,另一对标记表示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时进、排气门同时处于关闭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马喜发 《摩托车》2012,(4):46-50
近年来,有资料甚至有教材,在讲到"配气相位"时,用"配气相位(正时)"表述;或在讲到"配气正时"时,用"配气正时(相位)"表述。比如:"配气正时(相位)到底指的是什么?根据××××大学×××主编的《汽车构造》上的定义:配气正时(相位)就是进、排气门的实际开启时刻"。还有文章把"调整配气正时"说成"调整、修正配气相位"。  相似文献   

10.
11.
简要分析了两台475汽油机因配气正时超前而造成的"功率不足"故障现象及原因.指出机组大修和分解结合时,仅以正时齿轮上原有的正时记号作为校对配气正时的唯一依据,是造成汽油机中速"功率不足"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田雅阁轿车可变气门配气正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小林  胡年 《汽车电器》1999,(5):43-44,47
分析了可变气门配气正时的作用,介绍了本田雅阁轿车的可变气门配气系统的原理与检验方法。与传统的固定配气正时系统相比,前者在最大功率,低速扭力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配气机构是按照发动机每一气缸内所进行的工作循环和发火次序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气缸的进、排气门,使新鲜空气得以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及时从气缸排出;在压缩与膨胀行程中,保证燃烧室的密封。对于这一功能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发动机配气正时的装配,如果配气正时的装配出现差错,就会导致发动机工作异常,发抖、功率下降、油耗增加等,严重时会导致发动机无法起动。  相似文献   

14.
有资料甚至教材在讲到配气相位时,用配气相位(正时)表述,或讲到配气正时时,用配气正时(相位)表述。 例如:配气正时(相位)就是进排气门的实际开启时刻。还有文章将“调整配气正时”说成“调整、修正酉己气丰目位”。  相似文献   

15.
对于长安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福克斯1.8L、2.0L发动机,老款的蒙迪欧2.0L发动机。新款的蒙迪欧致胜2.3L发动机,以及福特S-MAX2.3L发动机,如果配气正时安装错误,可能会出现发动机起动不着、起动着机后抖动,甚至出现顶气门、顶活塞的严重问题。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现将这几种发动机配气正时正确的校正方法作一介绍.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凌志400改进型轿车智能可变配气正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凌志400改进型轿车智能可变配气正时系统的结构,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并简介其故障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VIN:LFV3A23C0××××××××。车型:配置CBL发动机。行驶里程:90000km。故障现象:发动机启动困难,组合仪表中EPC报警灯常亮。故障诊断:用诊断仪检查,故障码如图1所示。检查与凸轮轴位置传感器G40信号数据流,如图2所示。91组数据中:3区为凸轮轴调整目标值,4区为凸轮轴调整实际值。正常情况下这两区数值随发动机转速变化而变化,且两区之间数值相差很小。而此车在发动机转速变化时两区数值始终显示28.0°曲轴转角,无变化。  相似文献   

18.
郭兰 《天津汽车》2009,(10):31-34
在进行一款轿车发动机性能升级中,需要对配气机构进行全新优化设计,以提高发动机最大功率和中低速扭矩。文章利用AVL公司的EXCITE Timing Drive软件建立了配气机构模型,对模型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计算,完成了进排气凸轮型线的优化设计,以及配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校核。校核结果表明,配气机构组成各零部件完全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性能预测和发动机试验证明,该款发动机的性能指标达到了开发目标值的预期。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