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结合某城市新一代全自动无人驾驶市域动车应用项目,介绍了利用车载储能系统实现市域动车的无网自走行,既解决了市域动车在正线上因受电失败而导致不能正常运营的问题,又解决了市域动车因故停在分相区后只能等待救援才能驶离分相区的问题,实现市域动车的全自动无人救援.分析了市域动车车辆利用钛酸锂车载储能系统在AW3载荷条件下,分别在平直道上牵引15 km(隧道)以及在20‰坡道上牵引600 m(分相区)的牵引仿真计算,提出了对车载储能系统的能量和功率需求,并综合两种需求提出了系统解决方案.方案中提到除了满足牵引能量和功率需求以外,针对轨道交通行业对子部件体积、重量、安全以及智能化管理方面的需求,车载储能系统选择钛酸锂作为最终的储能设备;并结合BMS(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讲述了高效合理利用车载储能系统,实现系统利用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NDJ3型内燃动车电传动系统的设计基础和设计原则,介绍了NDJ3型内燃动车的主传动系统、励磁系统、供电系统以及控制和保护系统,重点介绍了动车在成熟技术上的改进没计部分,包括制动性能改进设计、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操纵台设计、重联控制改进设计.最后对电阻制动的改造及验证结果做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3.
东日本铁路集团公司(JREast)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的宗旨之一,并为之付出努力。减少列车运行所需的能量在环保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公司正在采取措施以获得在此方面的重大改进。与电力动车相比,内燃动车无法实现再生制动,因而其能量效率较低。东日本铁路集团公司研发中心开发了一种新能源动车,其目标是通过对驱动系统的改良,降低动车对环境的污染。在第一阶段,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辆带复合动力系统的试验动车。在该动车上安装了已批量生产的用锂 离子电池储存电能的复合动力系统。2 0 0 3年5月开始试验,复合动力系统在性能和能量效率方面均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贵阳北动车所扩建工程中,通过一套动车所控制集中系统控制2个独立动车所。该控制集中系统分别与2个动车所的调度集中系统(CTC)、计算机联锁系统、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搭建起信息化、集成化的系统网络,实现了动车所综合自动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动车调度作为客运专线运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构建动车调度系统,将是提高铁路运营效率、增强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手段分析动车调度业务的特点,提出针对客运专线动车调度业务的动车调度系统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发展的需要,急需对调度系统作重新研究。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调度系统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动车调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动车调度台功能的分析探讨,详细阐述动车调度台与其他调度台的相互关系及信息往来,明确动车调度台的功能和作用,并对其台面设置提出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动车所大门设置闪光和语音报警及动车所大门控制系统,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控制技术实现动车所大门闪光器和语音自动报警,并自动控制动车所大门,从而保障行车及人身安全,减少劳动强度.本系统采用TMS320C3X系列低功耗DSP处理器和计轴传感器实现了功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蓄能器的设计和型式、内燃机车和内燃动车蓄能器的工作方式,并以内燃动车为例指出了蓄能器在内燃机车和内燃动车上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的铁路动车蓄能器的主要优点是节约能源,而能源的节约亦带来了环境保护的改善。在内燃动车蓄能器应用方面,可以实现各种目标。它可以起到动车的补机作用,所以可以达到增加动车功率、提高节能效果、明显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文中具体介绍了蓄能器在电动车和内燃动车上试验和运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SIMPACK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动车单元车模型,计算分析了动车模型的临界速度、直线轨道上的动力学性能以及曲线通过能力,同时分析比较了采用弹性架悬结构的驱动装置悬挂固定方式动车与刚性架悬动车两种模型在直线和曲线上对高速动车组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动车所内动车停放位置不能准确定位并跟踪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动车检修基地信息化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Paetz.  W  苏明 《国外内燃机车》1995,(6):7-16,29
介绍了最高速度不超过120km/h、主要用于地区铁路的轻型内燃动车60多年的发展历史,着重对比了用于这种内燃动车的三种传动系统,即机械传动系统、液力-机械传动系统和液力传动系统的设计、技术特点和经济性。对比结果表明,液力传动系统是用于这种内燃动车的最理想的动力传动系统。  相似文献   

13.
日本北海道铁路客运公司于2002年10月着手开发复合驱动式内燃动车。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系统开发和性能确认,在5年内造出样车。该内燃动车作为传统内燃动车的换代产品,将具有更高的效率和诸多其它方面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基于C T C3.0系统已有的列车作业防护技术,针对动车所特殊业务需求进行分析,挖掘与构建动车所列车与动车组间关联关系,解决列车车次号与车组号间自动变换和调车进路序列自动计算及办理问题,为动车所提供一套适用的CTC3.0系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客车整备所经过适当改造可兼顾动车运用,动车运用所可视需要设计成兼顾客车整备,动车运用与客车整备在作业时序上互补、在发展趋势上互补,动车运用与客车整备设施应视条件考虑相互兼顾。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在高速动车齿轮箱箱体研发中关键系统的各类计算仿真方法,阐述了高速动车齿轮箱设计计算的关键技术,并对计算分析中涉及到的技术细节和相关的试验验证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吻合,证明计算仿真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高速动车齿轮箱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17.
《四机科技》2000,(4):14-25
本文回顾了四方工厂动车系统技术改造及工艺技术的发展全过程,详细论述了动车系统在各重要时期重大事件的起因及经过,对全面了解四方工厂动车系统工艺工作的发展过程及各项内容提供了帮助,同时对今后进一步作好工艺技术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信息之窗     
《铁道通信信号》2012,48(2):80-80
简讯▲动车基地调度集中系统在北京动车段正式开通 2011年12月30日18时,在铁路春运即将全面启动之际,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研制的动车基地调度集中系统(简称CCS系统)在北京动车段顺利开通使用。  相似文献   

19.
日本九州铁路开发的柴油机数据采集装置可以安装在内燃动车柴油机上,直接在动车上进行柴油机参数的测定,因而在动车定期检修时不必把柴油机从动车上拆卸下来进行台架试验。介绍了该数据采集装置的结构原理、数据采集方法、利用采集的数据计算柴油机功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试验表明,利用数据采集装置所测定、计算的数据与按原台架试验方法测得的数据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20.
动车基地调度集中系统动车组位置实时追踪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动车基地调度集中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动车组位置实时追踪技术实现动车组在动车基地内的全过程实时自动追踪,取代既有作业人员手工填写占线板作业,有效地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结合已经投入运行的动车基地调度集中系统,介绍动车组实时追踪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并分析现场应用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