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Ϣϵͳ�ڹ�·��Ȼ�����е�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MapX开发了东部温润季冻区公路三级自然区划地理信息系统程序,建立了区划信息空间数据库,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提供高效率的数据管理与信息查询,实现了影响公路工程的自然因素信息化、图形化.系统还可根据需要生成各种专题图,动态、形象地展示了地域间自然因素的分布差异,以了解自然因素对工程的潜在影响,为各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重庆公路自然区划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现行公路自然区划标准在重庆地区公路建设适用性上的不足,根据该地区实际情况,结合ArcG IS分析软件,提出新的公路自然区划总体研究方案;然后针对海拔高程、地形坡度、切割深度、岩土类型、植被情况、气候资源和地质灾害等要素对公路建设影响程度的不同,提出适于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三级区划指标体系;最后建立由重庆公路自然单项分区、重庆公路自然专项区划和重庆公路自然区划构成的区划类型体系。研究考虑因素多,区划深度大,可更好地为该地区公路工程建设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现行区划标准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公路自然区划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公路工程自然环境的区域分异规律,为公路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中国公路自然区划GIS(HR-GIS)的研究则可解决区划指标定量化的关键问题。根据公路自然区划的类型体系和研究方法,研究了HR-GIS集成方法和总体框架;提出了空间数据库集成开发框架,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有效管理;提出了适合区划研究的空间数据挖掘方法,完成了区划环境参数的定量计算;基于ArcGIS Engine技术开发完成了中国公路自然区划GIS,实现了空间分析、区划信息查询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公路自然区划GI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路自然区划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公路工程自然环境的区域分异规律,为公路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中国公路自然区划GIS(HR-GIS)的研究则可解决区划指标定量化的关键问题。根据公路自然区划的类型体系和研究方法,研究了HR-GIS集成方法和总体框架;提出了空间数据库集成开发框架,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有效管理;提出了适合区划研究的空间数据挖掘方法,完成了区划环境参数的定量计算;基于ArcGIS Engine技术开发完成了中国公路自然区划GIS,实现了空间分析、区划信息查询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公路自然区划在公路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方面对工程建设指导作用的分析,结合公路工程中实际问题,同时,借鉴国外公路自然区划的成功经验和86版公路三级区划的方法,在分析、归纳大量工程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公路自然区划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结合现行《公路自然区划标准》中的一、二级区划,本文探讨了在四川、重庆地区进行公路三级自然区划的原则以及区划方法问题,使得省际公路区划可以更好的为当地公路的建设提供较为全面的基础资料,提高公路自然区划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四川、重庆地区公路三级自然区划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现行《公路自然区划标准》中的一、二级区划,本文探讨了在四川、重庆地区进行公路三级自然区划的原则以及区划方法问题,使得省际公路区划可以更好的为当地公路的建设提供较为全面的基础资料,提高公路自然区划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公路自然区划的研究现状,特别是公路自然区划的理论体系与区划方案的研究,结合我国近20年来的公路建设的实际与取得的研究成果,从新的理论体系、方法层面上对公路自然区划进行新的研究,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最新理论和软件,提出更加合理更适合国土现状的公路自然区划的原则、方法及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公路自然区划的研究现状,特别是公路自然区划的理论体系与区划方案的研究,结合我国近20年来的公路建设的实际与取得的研究成果,从新的理论体系、方法层面上对公路自然区划进行新的研究,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最新理论和软件,提出更加合理更适合国土现状的公路自然区划的原则、方法及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公路自然区划的类型体系和研究方法,论述了中国公路自然区划GIS集成平台的目标定位、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和总体框架.提出了利用新一代GIS集成技术和对象-关系型数据库技术构建中国公路自然区划GIS集成平台的基本方法,并对多元数据集成管理、区划参数智能化分析模型等平台集成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中国公路自然区划的有机结合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科学、高效的现代化公路养护作业与养护管理方法可使公路在使用年限内经常保持完好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的运输经济效益.根据公路养护的特点及公路养护现代化的内涵建立了公路养护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根据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公路养护现代化水平多级模糊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对一个地区的公路养护现代化水平进行衡量和评估,从而找出存在的不足,为公路养护现代化建设起到引导作用.示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准确地评价公路边坡的稳定性,通过分析有关的模糊因素,建立模糊判断矩阵,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目标权重,用工程模糊集理论对边坡进行综合评价,并应用该模型对某高速公路典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实践表明,本方法考虑因素全面、计算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准确地评价公路边坡的稳定性,通过分析有关的模糊因素,建立模糊判断矩阵,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目标权重,用工程模糊集理论对边坡进行综合评价,并应用该模型对某高速公路典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实践表明,本方法考虑因素全面、计算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要求,提出评价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质量的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有助于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依据高速公路路基病害的分类及产生原因,分析路基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并应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值的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对公路路基健康状态进行评估。最后用工程实例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能很好地应用于路基健康状态评估。  相似文献   

16.
针对轨道交通设计方案优选问题具有多因素和模糊性的特点,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方案进行比选,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设计方案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然后计算影响因素对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对评价指标的权重与隶属度进行模糊运算,得到设计方案的评价等级。最后通过实例研究,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公路工程边坡稳定性评价过程中需要考虑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难以用精确的数字来描述,因此很多情况下不适宜用定量的评价方法。鉴于此,主要采用FCM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公路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引入模糊聚类和改进的遗传算法,克服了传统FCM算法在模糊聚类分析中对初始化敏感的缺点,对于存在多个不确定因素的评价问题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实例分析表明,用该方法对公路工程中边坡稳定性评价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AHP的高速公路机电维护质量的模糊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质量评价体系,通过维护质量的影响因素两两比较形成不同层次判断矩阵,以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作为模糊评价的各元素权重向量,应用于三级模糊综合评价,建立了基于AHP的高速公路机电维护质量的模糊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速公路机电维护质量的模糊评价模型计算较为客观和稳定,具有较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公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公路工程项目全周期(包括投资期、施工期和运营期)的风险进行分析,将公路工程项目风险分为环境风险、过程风险和决策目标风险,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公路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模糊数学原理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公路工程项目风险模糊层次分析模型.通过实证项目中的模型运用,验证了此模型在公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价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