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20年的重卡市场,风起云涌,亮点频出。其中,中国重汽用数据、业绩和产品,向外界传递出最强音:中国重汽重卡"卖火"了。中国重汽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重汽销售重卡27万8415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4.3%,增速高于重卡行业26.1百分点;12月重卡市占率达20.5%,未来市占率有望继续提升。  相似文献   

2.
每周新闻     
《汽车与配件》2010,(52):12-20
<正>重汽济宁公司2010年第12000辆"豪运"重卡下线日前,中国重汽集团济宁商用车有限公司隆重举行2010年第12000辆"豪运"重卡下线暨二期工程奠基仪式。济宁市委书记张振川、济宁市代市长梅永红、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共同启动下线仪式。中国重汽集团总经理蔡东亲自驾驶第12000万辆豪运重卡驶下装配线。  相似文献   

3.
<正>4月1日12时08分,随着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下线"号令落地,中国重汽集团第30000辆汕德卡披红挂彩驶下生产线,标志着国内高端重卡迈上了一座新的里程碑。作为中国重卡迈向高端的引领者,中国重汽汕德卡2013年开始上市,是国内高端重卡上市最早且目前销量最  相似文献   

4.
在"做精做专"还是"做大做强"面前,重汽选择了后者。对于重汽的发展前景,德国曼公司高层给出的预测是:到2025年中国重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商用车企业。中国重汽,一家最有条件把重卡做精做专的商用车企业却选择了走向"大而全",它已经不能满足于在重卡领域的成功,从之前长达数年专注于重卡向重、中、轻、客、特、工程机械全面迈进。2012年重卡市场的再次下挫似乎已经初步肯定了重汽的选择,那么在市场形势愈加复杂的未来,拥有庞大产品线和体系的重汽如还能延续稳健的表现,则才能真正表明其战略选择的正确性。量平台中重卡上市,产品结构调整初步完成2012年12月15日,一年一度的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暨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2013年商务大会在济南举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重汽经过近些年的延伸式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系列商用车集团,在重卡、中卡、轻卡、大客、特种车等领域全面开花结果。其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国外诸多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重汽生产的重卡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尤其亮眼,成为中国重卡行业在海外市场占有率一直居于首位的品牌;而且中国重汽呈献给国际市场的"SINOTRUK"品牌,已成为被海外用户广泛认可、喜爱的国际品牌。连续14年重卡出口排名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6.
2013年6月1日,"中国制造欧Ⅴ重卡首批销往香港交车仪式"在中国重汽济南卡车公司举行,由中国重汽生产的100辆HOWO-A7欧Ⅴ重卡驶出厂区,前往香港.至此,中国重汽在香港地区的300辆欧Ⅴ重卡订单已全部交付.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马纯济,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总裁蔡东,中国重汽副总裁、香港国际资本公司董事长韦志海,香港大昌行集团高级董事葛创基,香港大昌行集团旗下合德汽车公司总经理何建平等出席.  相似文献   

7.
王威 《时代汽车》2011,(1):96-99
五年之后,中国重汽将力争达到销售收入2000亿元;重卡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设以重卡产业为主导,中、轻、微、客、特车辆及工程机械全系列商用车企业。以往,以中卡为主的中国重汽正在朝着"全系列"方向转型。  相似文献   

8.
2011年12月25日,北奔重汽2012年商务年会在三亚召开。从寒冷的包头到温暖的三亚,北奔重汽想要告诉大家的是:2011年虽然重卡行业遭遇"寒冬",但北奔重汽却未在"寒冬"面前低头,全年整车销量4万288辆,销售收入120亿元。总结2011,展望2012商务大会上,北奔重汽销售公司总经理董正明对2011年全国重卡销售形势进行了分析,他提到:2011年全国重卡市场整体低迷,全年市场较上  相似文献   

9.
正在极具传统色彩的重卡行业,当江铃重汽以钢铁侠形象和"英雄出征"的主题将威龙重卡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时,其颠覆者的姿态引起了行业和媒体的关注和质疑。直到我们对这款全新平台产品进行了实际测试后,才发现外界对于江铃重汽和威龙重卡的理解并不全面。  相似文献   

10.
<正>重卡江湖,重新论资排辈。2014年销量榜上,东风老大地位未变,重汽超越解放重坐上"老二"位置,大运持续增长,超越北奔,位列"老九"。谁是霸主,谁是新秀,谁又挑战谁的地位?请看笔者的"大话重卡江湖"。五强继续争霸重卡江湖重汽再超解放2014重卡江湖有何特点?一看下图,便立见分晓,那就是,"五强争霸"。这图一眼望上去,就是2014年的重卡市场明显分成六份:东风、重汽、解放、福田和陕汽这前5家企业各占一份,几乎瓜分了整个市场(5家企业总销量为60.69万辆,所占市场比重高达81.57%);而余  相似文献   

11.
正四年前,中国重汽汕德卡正式下线。中国重汽济南商用车公司坚持用"中国制造2025"理念武装头脑,以技术质量系统提升为总抓手,大力实施"创新升级行动计划",聚焦提升整车品质,汕德卡品牌高端重卡赢得市场青睐。四年间,汕德卡创造出中国重卡26个月行驶百万公里无大修的传奇故事,以汕德卡为代表的高品质重卡以高可靠性、高经济性、高安全性、高舒适性、高智能化五大优势,满足了国内用户对进口重卡的替代性需求。2016年  相似文献   

12.
一直徘徊在重卡行业第二阵营的陕重汽在顺利完成2010年10万辆重卡销售目标之后,开始做出强者姿态,向第一阵营发起冲击,目标是成为重卡行业领导者. 作为潍柴集团旗下的一员,陕重汽继2010年之后第2次把商务年会移师山东济南.与上一次挑战10万辆目标的誓师大会不同,本次会议的气氛要轻松不少,但这并不表示陕重汽对未来的目标定得不高.陕重汽在会上公布:2011年是"十二五"的起步之年,陕重汽在保证13万辆的销售目标下,力争实现15万辆,为完成20万~25万辆的"十二五"规划任务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2012年的中国重卡市场在一片下滑之声中艰难前行。中国重汽作为国内重卡企业的龙头也在步入理性发展阶段。然而在重卡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在微卡领域异军突起,着实成为中国重汽集团上半年业绩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4.
周雪 《驾驶园》2014,(8):6-9
<正>中国重汽集团作为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品牌历史源远流长,从1960年第一辆重型汽车试制成功,老一辈重汽人就已经有了最初的品牌意识,他们把这辆车命名为"黄河"。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元帅还亲笔题写"黄河",赋予了中国重汽品牌之路的荣耀开端。"黄河"牌重卡,不仅填补了我国重型汽车市场的空白,更是在此后20多年的时间里,就占据了国内重卡市场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5.
<正>本届车展以"畅想绿色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众多知名汽车企业参与其中。尽管商用车区域第一军团的重量级企业如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陕西重汽无缘本次车展,但以集瑞重卡、长安重卡、大运重卡等为代表的新生力量的强势出击,以及新能源产品、轻量化产品的频繁亮相给关注本次北京国际汽车展的业内人士同样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视觉享受。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10月12日,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奔重汽研制的35辆北奔重卡2628A运兵车和4辆2628A后勤保障车盛装亮相赤道几内亚"独立50周年阅兵仪式",在大雨中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圆满完成受阅任务。北奔重汽此次提供的39辆重卡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军贸项  相似文献   

17.
《驾驶园》2011,(11):40-40
今年前9个月,中国重汽集团重卡出口达到1.65万辆,比去年全年增长12%,今年全年重卡出口有望超过2万辆。在精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中国重汽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日前,中国重汽集团成功交付尼日利亚Dangote集团三批共计1500辆重卡。这1500辆重卡是中国重卡企业整车一次性出口非洲的最大订单。  相似文献   

18.
刘勇 《驾驶园》2010,(1):24-25
2009年12月20日.中国重汽集团暨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2010年商务大会隆重召开。经过9年的改革发展.中国重汽集团已形成自身的优势.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了较大提升。12月11日,重汽今年生产的第12万辆重卡隆重下线.产销同比增长11.2%,进入全球重卡产销前三位.重汽也继续成为国内重卡行业运行质量最好的企业。  相似文献   

19.
2012年,对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公司来说,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年份.在国内重卡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在微、轻、中卡领域异军突起,着实成为中国重汽集团全年发展的一大亮点. 告别"微、轻、中"的空白时代,精心打造中国重汽集团西部最大商用车基地,在"十二五"末实现年产40万辆规模,形成中国重汽集团在东西南北整体战略布局,重汽成都王牌人在西南之隅的巴蜀之地担负起了这重要的历史职责.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上海宝马展上,华菱推出了第2代重卡"星凯马"系列.作为一家新兴的重卡企业,华菱的技术力量与一汽、二汽、重汽相差较远,但就是这家中等规模的重卡企业却推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卡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