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的水下观察型ROV由ROV本体、操控台、电源柜、脐带缆4大部分构成。控制台与本体之间采用光纤通信;本体采用封闭式流线型设计,配备4台轴流推进器、1台自动对焦的半球云台高清摄像机、2个大功率水下照明灯。水下观察型ROV鼓大作业水深300m,最大运动半径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复杂外形潜水器精确的动力学模型,并基于模型设计控制算法,本文以DOE HD2+2无人遥控潜水器(ROV)为对象,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粘流方法与面元法预测水动力系数.为提高计算速度,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采用多面体网格,进行网格优化,减少了流体域的网格总数.由于ROV几何外形不对称,基于最小二乘法分段拟合了阻尼力/力矩与速度的曲线,建立了耦合的阻尼矩阵和附加质量矩阵.最后,基于CFD计算的水动力系数建立了Matlab Simulink动力学仿真模型,并通过水池操控实验对所建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复杂外形潜水器精确的动力学模型,并基于模型设计控制算法,本文以DOE HD2+2无人遥控潜水器(ROV)为对象,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粘流方法与面元法预测水动力系数。为提高计算速度,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采用多面体网格,进行网格优化,减少了流体域的网格总数。由于ROV几何外形不对称,基于最小二乘法分段拟合了阻尼力/力矩与速度的曲线,建立了耦合的阻尼矩阵和附加质量矩阵。最后,基于CFD计算的水动力系数建立了Matlab Simulink动力学仿真模型,并通过水池操控实验对所建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套小型游船操控面板的设计。本文操控面板的MCU采用STM32系列微控制器,通过合理的接口设计和功能调配,并采用数码管作为信息显示机制,相对于普通按键的面板具有结构紧凑、可批量生产、经济性好、智能化程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航空活塞发动机的操控性能,采用虚拟仪器和PXI总线技术,并应用交流伺服电机和矢量控制算法,将传统发动机操控测试平台中各个独立的测试设备联系起来,设计了一套具有较高自动化程度的计算机辅助操控测试系统,该操控测试系统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友好的人机交互、较强的扩展性以及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航空活塞发动机的操控测试。  相似文献   

6.
高压开关柜是供配电系统中广泛应用的供配电设备。传统高压开关柜,在操控方面存在不足之处。高压开关柜智能操控装置应运而生。分析了传统高压开关柜存在的不是之处,介绍了高压开关柜智能操控装置的诸多优越性。对如何选用提出建议。现此装置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提高无人艇操控性能,确保无人艇自身安全,设计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无人艇自动操纵性控制技术。首先分析高速无人艇操控机理模型,建立无人艇多自由度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当前数据结构最小化的数据准则原理,引入线性函数,动态坐标划分为差平面,提出对应控制策略,最后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建立的偏差自适应体系实现无人艇操控调整。仿真实验数据证明,本文技术的无人艇航线跟踪和自主航行控制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使用远程操控桥吊能提高效率、改善工作环境、促进生产力远程操控桥吊实现了集装箱码头的重大突破。近期已有两家码头运营商决定采用以ABB起重机系统部技术为支撑的远程操控桥吊。两年前远程操控堆场起重机的出现迈出了远程操控起重机的第一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成功实现了对桥吊的远程操控。  相似文献   

9.
海上运输业繁荣发展,船舶越来越智能化和大型化。大型船舶内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设备众多,给船员的日常生活和船舶应急反应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船舶操控室内的精确导航问题,提出了基于微机电传感器精确导航的方法,设计基于微机电惯性传感器的室内导航系统,实现船舶操控室内的精确导航。  相似文献   

10.
由于绞吸挖泥船无人操控自动挖泥系统涉及人工智能、流体力学、土力学、疏浚工艺、信号处理等多个学科,国内鲜见绞吸挖泥船无人操控自动挖泥系统研制的文献报道。本研究依托“天鲲号”无人操控自动挖泥系统的研制过程,对设计方案、控制功能、自动挖泥控制模式、挖泥系统模型、自动挖泥控制器等关键环节进行论述。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测试“天鲲号”无人操控自动挖泥系统运行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该无人操控自动挖泥系统可以实现稳产、高产的目的,与人工操控相比生产率提高15%以上。该无人操控自动挖泥系统提升了绞吸挖泥船自动化技术水平,开启了我国疏浚行业智能化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OV)是探索和开发海洋的重要装备。ROV的研发,使人类能够对深海及危险水域进行探索,也因此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掌握着这一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开发的产品主要有观察型、作业型两类。水下机器人技术正在日趋成熟,其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应用范围也更广泛。近年来,国内相关企业及高校也投入研究力量,着力进行技术和产品研发,开发的多系列ROV主要用于海洋油气开发、水下探测等领域。随着国内对ROV关键技术的突破,制约其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必将被突破。未来,ROV的研发在高性能、大深度、专业化、智能化等方面将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探索海洋、开发海洋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LZOD 15 mg/L舱底水报警装置及防蓄意操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ZOD15mg/L舱底水报警装置,(简称:报警装置)按国际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107(49)决议,对《修订的船舶处所舱底水防污染设备指南和技术条件》(简称“指南”)中规定的《15mg/L舱底水报警装置型式认可试验和性能条件》和《防污染设备型式认可环境试验技术条件》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对其试验条件、项目、方法和结果作一探讨和介绍。并对至今的舱底水报警装置,存在着人为蓄意操控的现状,提出满足“指南”所要求的能防备蓄意操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水下结构检测与作业型ROV由本体、操控台、电源柜、脐带缆及缆车等4大部分构成。控制台与本体之间采用光纤通信。本体为开架式设计,配备5台轴流推进器、1台自动对焦高清半球云台摄像机、2个大功率水下照明灯、1个直臂式作业机械手,可根据需要配置声呐、搭载其他仪器设备。ROV最大作业水深300 m,最大运动距离400 m,具有浮游和爬行两种可互相切换的模态,适用于水下地形地貌观察、水中环境监视、  相似文献   

14.
《江苏船舶》2016,(6):24-29
在船舶航行中,一般采用自动舵、手动操舵(随动FU和非随动NFU)和应急操舵3种操舵方式来操控舵机。从船舶电气设计工作角度出发,分析船舶上选用阀控型和泵控型电液舵机时,与操舵控制系统连接时在接口信号上的差异,对设备选型和电气系统设计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水下结构检测与作业型ROV由本体、操控台、电源柜、脐带缆及缆车等4大部分构成。控制台与本体之间采用光纤通信。本体为开架式设计,配备5台轴流推进器、1台自动对焦高清半球云台摄像机、2个大功率水下照明灯、1个直臂式作业机械手,可根据需要配置声呐、搭载其他仪器设备。ROV最大作业水深300 m,最大运动距离400 m,具有浮游和爬行两种可互相切换的模态,适用于水下地形地貌观察、水中环境监视、船体观察、船底检测等作业。  相似文献   

16.
岸桥的自动化操作技术在国内外港口备受关注。岸桥远程操控系统的整体设计,主要是在现有岸桥电控系统的基础上,加装激光扫描仪、监控设备、服务器等控制和传感装置,实现岸桥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运行,通过有限的人工辅助操作,完成整个作业过程,满足集装箱装卸的专业化、自动化、高强度、高效率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7.
从回归分析法的原理出发,阐述船舶操控指数和影响船舶操控指数的因素,并对选择的2个因素利用回归分析法进行描述。采集统计数据,并利用Matlab进行船舶事故预测的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回归分析法能够较好预测船舶事故概率,并能有效操控船舶航行。  相似文献   

18.
船舶在水面航行时,为了强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需要对水动力与船体的作用方式进行研究,从而设计出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船舶操控系统。本文首先建立海洋水动力的数学模型,同时对船体的操控方式进行研究,建立先进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能够从不同的维度对船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状态下的船体操控方式进行仿真,得到相关的船体运动响应曲线。  相似文献   

19.
海事责任赔偿限制是基于海上特殊风险而保护船舶主体利益的重要制度。随着无人船的发展,传统船员被新的法律主体“岸基操控人员”取代,新主体是否属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权利主体,目前还面临立法空白。通过分析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的目的与趋势,为满足无人船商业化需要,明确岸基操控人员仍履行船员核心工作并承担相关海上风险,其适用海事赔偿责任具有必要性。同时,根据经营模式将岸基操控人员分为“受雇型岸基操控人员”和“独立型岸基操控人员”分别讨论其具体权利。  相似文献   

20.
陈潇  邓攀  安宁  夏占 《船舶工程》2018,40(5):68-71
为解决当前液压伺服操控滞后、精度不足等缺点,提出了基于双交流同步伺服电机的船舶电动舵机操控模式,并给出了实现其一致性操控方法,最后通过采用原理样机操控方法对系统的精确性与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该双摆缸同步操控模式及其一致性控制方法已具备了实船装配的工程基础与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