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发动机废气管排放润滑油是一种不正常的润滑油消耗,它不但影响了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而且严重影响废气排放质量,造成大气污染.这是一种严重的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急待维修解决。  相似文献   

2.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不仅温度很高,而且转速大,因此对环境和条件比较苛刻。润滑油的性能和质量,与汽车发动机的设计制造、使用条件、节能与环保要求紧密相关。润滑油的质量和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汽车发动机的性能。论文探讨了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作用与性能要求,分析了汽车润滑油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发动机性能提升的润滑油选择对策。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世界汽车废气排放法规的发展,以及随之发展的发动机技术、润滑油规格,并介绍了目前美国和欧洲润滑油规格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姚春德  敬章超  傅晓光  刘文胜 《汽车工程》2004,26(2):119-121,126
在一台4气门汽油机上,通过改变再循环废气进入气缸的方式,研究了回流废气对NOx排放以及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的影响。得到了在试验条件下对应于发动机最佳综合性能时应采取的最佳废气再循环率。  相似文献   

5.
邱彬  张辉 《天津汽车》2007,(2):19-21,40
文章通过试验对比的方法就MOS2用作润滑油添加剂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MOS2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能够提高气缸压缩压力、减少摩擦损失而提高发动机性能。同时,MOS2与金属表面产生的物理吸附膜在特殊的工况条件下将对发动机起到保护作用。MOS2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关键技术在于其平均粒度达到0.5μm以下。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汽油双燃料发动机润滑油指的是:既能够应用于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发动机中,也能够应用于以汽油为燃料的发动机中的润滑油。双燃料润滑油不但要有良好的清净分散性、抗磨性、抗腐蚀性,还要有抗氧化、抗硝化以及低灰分的特点。天然气、汽油双燃料发动机润滑油包含无灰金属清净剂,并通过氧化抑制剂和抗磨剂加强性能。使用这种润滑油有助于将碳和灰的沉积降到最  相似文献   

7.
刘少飞  孙龙 《时代汽车》2023,(14):11-13
本文使用1.8T汽油发动机进行台架试验,针对两种不同润滑油对发动机性能进行对比实验,1.天然气全合成工艺加工润滑油,2.传统工艺加工润滑油。分析两种润滑油对发动机的影响,以及发动机磨损等问题展开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不难发现,传统工艺润滑油,发动机启动时间相对较长,且润滑油建立机油压力时间比较缓慢,而天然气全合成工艺润滑油,发动机启动时间相对较短,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机油压力,从而得到更加充分的润滑,并且在低温下流动性更好、极耐磨损、抗泡性、清洁性等多项优势。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作为汽车中最为复杂精密的机电一体部件,长时间处于高温、高压、高磨损运行工况,且需要满足长寿命、高效率、低能耗、强动力、低污染等一系列标准指标,而汽车发动机运转时零件间的摩擦以及燃烧等产生的颗粒都会对其性能造成恶劣影响,所以润滑对于发动机性能提升尤为重要。综述当前汽车发动机润滑机理,分析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对发动机动力、油耗和排放的影响,并且在最后设想一种新的润滑机理,以弥补发动机的制造缺陷和颗粒的影响,改善汽车发动机的关键性能。  相似文献   

9.
在汽车综合性能的检测中,对发动机润滑油的检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众所周知,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除经受高温和高压的作用外,还会受到氧化、分解、聚合、稀释,以及遭受油泥、灰尘、碳烟、水、酸、金属颗粒的污染,从而导致润滑油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降低原有的润滑性能,最终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定期对润滑油的质量进行检测,通过检测评价在用润滑油的质量状况,确定其是否需要更换,以便最经济、最有效的利用润滑油,并达到保证发动机正常润滑、减少故障、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下面简要介绍WRZ-2型润滑油质量检测分析仪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安装 要确保成功地更换废气涡轮增压器,安装时应遵守下列规则:①要确保包括润滑油泵和整个发动机状态在内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完好,确保所有通道和管路畅通,使润滑系统内始终保持所需的润滑油流量和压力。②要确保废气涡轮增压器润滑进口供油管路和出口排油管路清洁,并使管路布置适当。润滑油进、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缸内直喷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排温保护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通过降低空燃比控制的基础上增加扭矩模块控制,解决超温保护问题。通过道路及NEDC循环测试,表明排温保护功能对发动机性能影响较小,可以有效的降低发动机热负荷。  相似文献   

12.
李猛  彭朝林 《汽车工程》2024,(4):717-724+690
减摩抗磨性能是确定发动机润滑油换油周期的关键。本文在行车试验和发动机润滑油样品采集的基础上,采用试验方法开展发动机润滑油减摩抗磨性能变化规律和劣化机理的研究。首先,对所采集油样根据标准要求进行了换油指标测试,发现达到换油周期时,行车试验的发动机润滑油均未超过换油指标限值。然后,利用SR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和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油样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润滑油在推荐的服役寿命周期内,存在减摩、抗磨性能最佳的使用里程或时间,此时摩擦因数最小、磨损量最少。最后,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EDAX能谱仪对磨痕表面进行表征,以及从发动机润滑油运动黏度变化的角度,分析车用发动机润滑油减摩抗磨性能劣化的内在机理,基础油分子热分解、剪切断裂和热聚合作用是发动机润滑油摩擦因数变化的关键,而抗磨性能变化主要原因是极压抗磨添加剂浓度和摩擦化学反应。该研究结论对于发动机润滑油开发和换油周期确定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分析市场回收的发动机润滑油特性入手,比较了在发动机润滑油中柴油、废弃食用油甲酯等的残留比例。实施发动机耐久试验,并间隔一定时间,对发动机润滑油采样,分析试样的总酸值、总碱值、动黏度,以及对部件的磨损等参数,调查了生物柴油对柴油机润滑油品质及润滑系统零部件的影响。指出发动机燃用脂肪酸甲酯(FAME)或FAME混合柴油时,会对发动机润滑油及润滑系统零部件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瑞 《商用汽车》2014,(17):84-84
发动机润滑油的主要作用是为发动机内各部件提供润滑、冷却、防腐、清洁、密封和缓冲等功效,保证发动机长久、正常的运行.一般来讲,润滑油主要由基础油和添加剂2部分组成,按组成及生产方式可以将基础油分为矿物油和合成油2种.绝大多数矿物油是通过物理蒸馏方法从地下原油中提炼而出,无法根除杂质,但由于其提炼技术简易、产量较高、拥有低廉的价格,矿物油在润滑油市场中一直占据主流地位.而合成油主要以某种烃类为初级原料并通过化学合成或精炼加工的方法获得,制作工艺的复杂性以及高昂的炼制成本,使其具备了矿物油不可比拟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15.
以运转小时和运行公里为依据,定期对发动机进行保养和维修,从目前条件来说,还是必要的。 一、因发动机工作的恶劣条件,阀滑油的污染和变质不可避免 在发动机工作时,通过对润滑油的加压,使润滑油在发动机内不断往复循环,以实现对各摩擦表面的润滑。在此过程中,由于发动机燃烧室内和曲轴箱内的高温高压、以及曲柄连杆机构高速运转等因素,润滑油自身不断地氧化、分解、聚合、污染与稀释等各种物理、化学作用而逐渐变质,其性能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6.
从基础油的生产加工技术方面阐述了造成汽车用发动机润滑油品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并从多方面分析了合成润滑油与矿物润滑油的性能差异。从中可以得出结论,即合成润滑油在很多方面具有更好的优异性能。同时,针对目前发动机润滑油的使用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汽车发动机进气门上的沉积物的形成,导致了诸如加速不良,怠速不稳以及在中等室温下暖机过程中易熄火等现象发生,影响着汽车驾驶性能。为避免这种不良现象产生,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沉积物的形成机理,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改善汽车的驾驶性能。 燃油和润滑油都对进气门上的沉积物有影响。温度如同喷雾的形状和方向一样重要,但气门的转动,废气再循环,气门表面的材料等并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EC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系统亦称之为废气再循环系统,其主要作用是:使部分废气进入进气歧管,并与混合气一起进入燃烧室以降低燃烧温度,减少NOx的生成量。由此可见,废气再循环的控制对发动机工作性能有很大影响:如果废气再循环量不足,则不能达到有效降低NOx生成量的目的;如果废气再循环量过大,则发动机工作不稳定,综合性能恶化。在使用中,EGR阀卡滞是别克轿车较为常见的故障,这无疑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9.
摩托车发动机随着排量的增加,机油异常消耗和废气嘴喷机油情况也随之增加,因此很多发动机厂家通过对废气循环通道和废气嘴结构以及废气管结构做了一些改进,改进效果也不尽相同,涉及到的成本差异也大。作者根据CB发动机的机型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种废气嘴安装在气缸头侧盖上油气分离装置,通过将废气嘴设计在缸头侧盖上,较好地解决了废气嘴喷机油,机油异常消耗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为通过降低润滑油黏度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通过配制3款低黏度润滑油,利用发动机台架试验和整车燃油消耗试验对比了测试油0W20和参比油5W30对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黏度润滑油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在试验车辆上的节油效果最高达1.28%;添加钼元素可以减少低黏化带来的抗磨性变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