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试验研究了单掺聚丙烯纤维、钢纤维和复合钢纤维与聚丙烯纤维对C50防水混凝土力学、防渗及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可明显提高其劈拉强度和抗裂性能,但会降低其抗水渗透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适量的聚丙烯纤维与钢纤维复掺可改善其防渗性能;复合钢纤维-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性能优于单掺两种纤维的混凝土;1.05%体积掺量的钢纤维和0.15%体积掺量的聚丙烯纤维复合时,混凝土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钢纤维混凝土桥面抗裂性能及设计和施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钧利 《公路》2006,(4):124-128
基于混凝土断裂力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分析钢纤维的阻裂作用和增强效果,对钢纤维混凝土的抗裂度和裂缝宽度的计算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公式。通过对已建钢纤维混凝土桥面长期使用性状的分析,对钢纤维混凝土桥面设计中的钢纤维类型、用量、剪力筋的设置及施工工艺等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综合比较,铣削型钢纤维是最佳选择;钢纤维用量的体积比宜为0.6%~1.0%;施工时选择适宜的水灰比和振捣器具。  相似文献   

3.
水泥稳定集料收缩抗裂性能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泥稳定集料基层作为高等级公路基层的主要形式,对其收缩抗裂性能的研究一直是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文中从水稳类基层的收缩机理、室内试验研究方向、抗裂性评价方法及抗裂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5.
李娜  刘艳华  张忠 《公路工程》2021,(1):200-204
为探讨聚丙烯纤维对再生混凝土力学及收缩性能影响,设计了再生粗骨料替代率为0%、30%、50%的混凝土试块,通过针对未掺与掺入1%聚丙烯纤维的再生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以及收缩性能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 随着再生粗骨料掺量的增大,未掺或掺入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均逐渐减小,而吸水率和收缩率则逐渐增大;②...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混凝土技术的进步,做为能够抑制混凝土因塑性收缩、干燥收缩等因素而引起的微裂纹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在工程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而在实践中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施工起来难度较大,尤其对于需要较高和易性的高耐久性混凝土,影响其施工质量的因素更是复杂。因此对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尤其要引起重视,同时为了衡量纤维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好坏,应用平板约束法验证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裂性。  相似文献   

7.
高原  陈卫霞  谢恩慧  任京华 《公路》2022,(4):311-316
采用环约束试验,对3类等强度混凝土(标养28 d约50 MPa)——普通混凝土(OC)、传统纤维混凝土(ECC)和低收缩纤维混凝土(HP-ECC)的抗裂性能进行了对比;并通过接触式收缩试验,对三者体积稳定性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环约束试验显示,OC和ECC均出现开裂,OC的开裂时间为16 d,有一条明显裂缝;ECC第1条裂缝出现时间为14 d,试验进行至56 d时,ECC共出现9条均布裂缝;而HP-ECC至112 d龄期始终无裂缝。收缩试验显示,HP-ECC的干燥收缩值较OC、ECC分别降低68%和82%。低收缩纤维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明显高于传统纤维混凝土,与其他方法相比,使用低收缩复合水泥是解决ECC约束收缩开裂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通过掺入自行配制的防裂型高效减水剂(PV-2)的水泥混凝土室内路用性能测试,并结合试验路段的应用,分析了路面的各项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掺在PV-2的水泥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磨耗性能和较小的收缩性能。  相似文献   

9.
赵远庆  石鑫  何雄君  王华逸 《公路》2024,(3):364-371
为了研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梁的受弯开裂性能,确定混凝土梁抗裂的最佳聚丙烯纤维掺量,制作15根钢筋混凝土梁,并设计5种纤维掺量水平,对其进行受弯抗裂试验,分析不同掺量水平对梁试件裂缝扩展、应变和跨中荷载位移曲线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的桥接作用能够牵制混凝土的局部裂缝,增加试件的延性,延缓初裂缝出现的时间,并且提高试件的开裂应力和开裂能;但与纤维掺量水平并非正相关,体积掺量为0.2%时的提升效果最好,为试件受弯抗裂最佳掺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试砼流动度、抗压强度、蒸发失水速率、早期抗裂性能等,研究花岗岩石粉作为矿物掺合料取代水泥时对砼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准砼相比,花岗岩石粉的掺入可降低砼蒸发失水量,其掺量为10%、20%和30%时砼的早期开裂面积分别减少76.8%、45.9%、30.5%,砼早期抗裂性能提高;花岗岩石粉可提高砼流动度,其掺量为10%时砼3 d强度有所提高,掺花岗岩石粉砼的后期强度比基准砼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抗裂评价指标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了综合论述,并提出各自的适用情况。针对不同工况,采用不同的指标来评价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对具体工程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钢板组合结构在以深中通道为代表的大型沉管隧道工程中逐渐得到应用与发展,保证界面连接是核心关键技术之一。在施工因素影响下,钢壳混凝土抗剪连接件处易形成混凝土脱空现象,对承载性能造成折减。常见的角钢连接件在构造设计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基于深中通道工程设计了4组足尺推出试验,分别对混凝土脱空形状及抗剪连接构造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由于连接件上部混凝土参与受力,改进的T钢抗剪连接件相比角钢连接件提高了抗剪承载力;不同混凝土脱空形状对试件承载力影响不同,通常采用的三棱柱脱空形状可以代表脱空最不利工况;提出了考虑混凝土脱空的角钢连接件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该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可以用于后续设计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纤维加筋沥青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舰  潘洪祥  王兵 《中外公路》2004,24(5):111-113
有机纤维是一种抗拉强度很高的弹性材料,它的掺入将使沥青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更加优化,从而使其抗拉、抗裂性能得到改善。该文通过劈裂试验和小梁弯曲试验对不同掺量和不同种类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加Dolanit AS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混凝土裂缝问题一直伴随在施工中,如何有效解决,把裂缝问题控制在最小范围,成为我们当前的棘手问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造成的裂缝现象很多,当工程人员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和施工时,对于相关结构设计和构件等主要影响混凝土的因素进行前期预测,规划预先可能发生裂缝的重要环节。然后工程人员依据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5.
日新月异的新型纤维材料发展推动了复合纤维技术改革,多壁碳纳米管与聚丙烯腈所制备的复合纤维具有高强度、特殊性能的特点.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比例多壁碳纳米管/聚丙烯腈复合纤维,通过PTS-E0系统测试力学性能及抗裂性能,按照混凝土抗裂模型分析发现,仅掺入质量比例1.2%所得试件较未掺加水泥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提高了16.05%,劈裂强度提高了60%,对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发生和发展有着良好的抑制作用.另外,随着多壁碳纳米管/聚丙烯腈复合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防裂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沥青混凝土低温抗裂性能的微观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沥青混凝土在低温时的极限拉伸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曲线上所呈现的很具特征的峰值现象从微观角度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17.
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文章初选并比较了两种改性混凝土的路用性能。研究发现,当按照合理的比例三掺适量的高效减水剂、硅粉和矿渣后,普通道路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均较有大幅度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三灰碎石基层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非常适于修建高等级公路路面的基层。但是,由于半刚性基层性脆,在温湿状况变化时由于胀缩容易产生裂缝,当沥青面层较薄时,这种裂缝往往要扩展到面层,形成“反射裂缝”。文章阐述了三灰碎石基层收缩机理,对其抗裂性能、耐久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9.
罗少辉  李强 《公路与汽运》2022,(1):87-91,150
延缓裂缝反射是旧水泥砼路面"白改黑"工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文中通过室内疲劳试验,结合扩展有限元(XFEM)模拟动态裂纹扩展,研究高分子抗裂贴的抗裂性能、裂纹扩展规律及力学阻裂机理,预估加铺结构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高分子抗裂贴抗裂性能优秀,其加筋作用对初裂后延缓裂纹扩展效果明显,抵抗张拉型反射裂缝的效果优于剪切型;普通...  相似文献   

20.
聚丙烯纤维改善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秀春 《公路》2007,(5):130-132
为了减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开裂破坏,向水泥稳定碎石材料中掺加了适量聚丙烯纤维。通过对比研究掺加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和普通水泥稳定碎石各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和收缩系数等路用性能指标,认为聚丙烯纤维能够显著改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路用性能。并通过观察实体工程芯样照片和调查早期裂缝数量,进一步验证了掺加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