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传统的隧道内吊柱安装位置测量方法采用全站仪、卷尺、激光测量仪、水准仪等仪器进行吊柱长度和底板角度的计算,这些测量方法存在测量效率低、测量精度差、数据记录多、人员需求多等问题。因此,设计出一种基于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测量仪器,可消除多台测量仪器造成的误差,简化测量步骤,提高测量效率,缩减人工成本,保障接触网隧道内吊柱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传统铁路道岔岔心测量采用直接丈量法和交点法等人工外业测量方式完成,存在上线难、工作量大、安全性差及作业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提出1种基于高精度真正射影像的铁路既有线岔心测量方法,包括多角度倾斜摄影测量数据获取、高精度数字表面模型建立、高精度真正射影像制作、主线和侧线平面中心线提取以及岔心平面坐标计算5项关键技术,旨在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完成铁路既有线岔心坐标测量。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作业方法,该方法基于高精度真正射影像开展既有线岔心测量,避免人员上线作业,在保证岔心测量精度的同时,可大幅度提升作业效率和铁路既有线作业安全性;基于多角度倾斜摄影制作的真正射影像可有效解决传统正射影像轨道扭曲变形问题,为高精度轨顶特征点的提取提供了良好基础;采用2种不同算法分别对主线和侧线线路中心线进行提取,可减少由单一算法引起的中心线提取误差,提高岔心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测量方法很难保证轴承内圈直径尺寸的高精度自动测量,提出一种在十字定位测量轴承内径基础上的比较测量方法,它可以改善传统测量方法的不足。介绍该测量系统设计的整体方案,对其测量的不确定度作了分析。该测量系统实现了自动校准、定位和测量,减小了人工测量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有力地保证了轴承选配数据的准确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高程网测量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CPIII)高程网的水准测量方法有德国的中视法和我国的矩形法。但这2种方法在测量实际中的效率并不够高,需进一步改进当前的测量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基于高精度的电子水准仪单次测量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高的考虑,提出1种外业测量效率更高的电子水准仪CPIII高程网测量新方法。通过介绍该方法的外业测量原理和数据处理过程,阐述采用该方法获取外业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同时研制该方法的数据处理软件并且用于实例计算。研究结果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建议在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修订时引进该方法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铁路回收车票人工处理耗时、费力、效率低、易出错的问题,减轻稽核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提出通过机器识别替代人工清点的解决方案,采用票面解码信息和存根文件比对的方法,实现了铁路回收车票处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了客运管理效率,进一步规范了回收车票处理流程,达到了稽核部门高效自动化核验退票、废票、改签回收车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列车进路数据表自动生成算法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列车进路数据表的编制方法,是参照CTCS.3级列控工程数据编制规则,手工填写生成的。然而人工制作和校核列车进路数据表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既费时又费力,而且一旦线路数据量增大,特别容易出错。在此背景下,提出设计一个智能软件,该软件可以根据设计单位所提供的基础资料,自动生成列车进路数据表。从而取代了传统的人工编制列车进路数据表的方法,极大地减少了人工劳动,制作列车进路数据表的效率及其准确性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曾绍炳 《铁道勘察》2007,33(4):15-18
在测量平差计算中,相当多的计算工作是矩阵转置、求逆、相乘等,人工解算容易出错,且现有各种平差软件一般均为过程隐含式的,不利于测量初学者掌握测量平差原理。探讨利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03)内置函数中的矩阵运算功能处理测量平差计算的方法,并以水准网间接平差的解算为例,介绍其使用方法及使用技巧。  相似文献   

8.
轨旁信号设备的建筑接近限界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超限车辆的安全通行。从现场实际出发,分析了人工测量数据在考虑曲线限界加宽因素后,判断超限车辆通行条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并针对传统测量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采用红外线非接触式测量仪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调度集中系统与计算机联锁接口中的进路数据的测试存在工作量繁重、耗时长以及人为因素易出错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自动测试方法,可有效的解决进路数据的自动测试及测试结果的自动分析,多条高铁线路实践表明,能显著提高调度集中系统与计算机联锁接口的测试效率及数据正确率,使CTC系统产品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ZPW-2000A型轨道电路数据信息量大、人工查询计算过程繁琐易出错,影响轨道电路的电气特性。针对该问题,对ZPW-2000A轨道电路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建立一种新型查询计算方法,即依托计算机自动生成ZPW-2000A型轨道电路数据的查询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的列车进路数据量大、进路数据表人工制作和校核步骤繁琐、存在站场规模较大时容易出错的关键问题,采用Visual Studio 2017作为软件开发平台,VBA及Active X Automation作为开发工具,设计一种基于列控数据的进路数据表编制软件,以保证进路数据表编制的准确性。软件在(北)京石(家庄)武(汉)客运专线、(天)津保(定)铁路等工程列控数据编制中成功运用,通过实践证明,编制软件提高了列控数据表的编制效率和准确性,满足列车进路数据表编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地铁人工编制运行图效率低、工作量大、易出错等弊端,结合运行图编制业务现状特征,分析并提出了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的功能需求与建设目标。基于SQLite数据库、运用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设计并开发完成了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实现了运行图基本图铺画、在线优化调整、时刻表一键生成等功能。该系统已在天津地铁行车管理工作中进行了实际应用,效果良好,有效提升了运行图编制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3.
兰州铁路局通用汽车衡过磅管理软件是针对铁路贷场安装的汽车衡数量大,种类庞杂,厂家众多,很多汽车衡过磅依然采用手工作业,司磅员工作量大,过衡数据记录复杂且容易出错,过衡数据统计难度大,过衡与货运管理难以结合等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对铁路货场汽车衡过磅相关环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功能模块,论述了软件与各种型号汽车衡仪表自动结合并完成货物过磅、除皮、数据统计的方案,该系统的实施可提高汽车衡过磅效率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常规岔心测量方法作业效率低下、测量人员上线作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既有铁路道岔岔心自动提取方法:①对原始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轨面高程滤波剔除枕木等无用数据(只保留铁轨轨面数据);②利用Hough变换算法检测直线,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检测出的直线进行拟合,以提高直线检测精度;③为每条直线设置1个邻域,搜索邻域内的点作为该条直线新的直线点集,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新筛选出的直线点集进行第二次拟合;④将直线参数相近的直线合并为一条直线,得到最终的轨道直线,根据提取出的直线参数计算岔心坐标。选取某车站既有道岔的点云数据进行实例验证,提取出的岔心坐标与传统人工测量方式得到的岔心坐标差值均在3 cm以内,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在铁路勘测设计的线路调查作业中,线路人员须完成大量的野外调查和资料搜集工作。传统的调查方法须借助纸质图纸在野外实地调查、记录数据,然后进行内业数据处理。为提升线调的整体作业效率,将线路计算融入"铁路线路外业调查系统",利用移动GIS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嵌入式空间数据库技术和语音识别等技术,研发基于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的集数据采集、分析与存储、线路计算、定位导航和影像资料记录等功能为一体的铁路勘测外业线路调查系统,使其不仅具有一般线调作业的可视化记录功能,而且还使系统具有线路计算和线路导航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轨道客车K值试验中现有数据采集软件实时分析功能较弱的问题,结合某车辆K值试验,介绍了使用Excel软件“条件格式”等功能对试验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的方法。实践运用表明,Excel软件“条件格式”等功能有助于试验人员更加清晰地掌握车内温度分布,提高了试验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成德忠  付昆 《机车电传动》1997,(1):35-38,42
由于逆变器输出的电流、电压诉非线性、精确测量基效率一直是国内外待解决的难题。文中分析、比较了测量逆变器效应的三种方法后,提出采用模拟相乘方法作为硬件处理方案。在数据采样、计算的软件处理中、采用准同占采样及其算法,这种测量方法达到了相当高的准确度而且在硬件方面比较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18.
列控系统工程数据是列控系统软件编制的重要依据,列控数据的现场测量是信号工程实施过程中重要环节,需确保现场测量数据的准确完整。基于大量高铁信号工程现场测量经验,总结性的提出"初测-定测-复核"三阶段测量方法,避免现场数据重复测量,使设备安装精度明显提高,提高列控软件和应答器报文的编制效率,有力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速铁路网日益完善,规模越来越大,铁路管理部门对高速铁路设施提出了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需要对既有运行线路道床的轨道板、底座板、扣件等轨道设施进行调查,建立轨道设施信息管理系统。由于运营线路的维修天窗时间短,传统的人工调查方法不适合大范围轨道设施普查,因此提出了基于车载激光雷达成像技术的轨道设施调查方法。该方法利用车载激光雷达系统快速采集轨道现场的三维点云数据,通过专用数据处理软件从三维点云中提取轨道设施信息。实践证明,该方法每1 h可以调查5 km的轨道设施,是传统人工调查效率的20倍以上,几何测量精度达到毫米级,大幅提高了既有线高速铁路轨道基础数据的采集效率。  相似文献   

20.
自动化检测系统以自动检测软件为中心,通过自动检测软件完成仪器设置、数据读取、数据计算以及进行合格判定等多种工作 讨论自动化检测系统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合格判定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在自动检测软件实现测量不确定度的设计,并举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