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电客车运行时,线路上存在的接触线硬点、弓网间接触压力异常等状况,提出并实施了 一种将MEMS光纤加速度传感器和弓网接触力传感器集成安装在受电弓 弓头上的方法,实时监测受电弓和接触线之间实际的运行状态,为受电弓和接触线的即时维护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弓网接触压力动态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安装在受电弓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测量弓网间的接触压力。  相似文献   

3.
接触力测量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触力测量装置用来带电检测接触网试验车在运行中接触导线和受电弓之间接触力的变化特性。介绍了自行研制的接触力测量装置的设计特点和工作原理,在受电弓上安装传感器,通过光纤隔离高低压设备,把信号传送到低压侧记录。室内试验已满足设计要求,正向实用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根据正线弓网振动测试及实验室测试数据,文章对深圳地铁5号线车辆受电弓接触力分布、弓头振动加速度、弓网燃弧现象、拉出值等进行了研究分析,明确了受电弓裂纹的原因,为受电弓的维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受电弓的安全状态直接影响到地铁列车运行的安全可靠。针对受电弓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故障问题,文中介绍了一种受电弓安全状态检测方法。通过在列车顶部安装受电弓安全状态检测系统,采用相机成像、紫外探测、光纤MEMS技术、红外热成像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受电弓羊角断裂、升弓位置异常、弓头滑板倾斜、燃弧、弓网压力、硬点等状态进行识别,并对获取的图像和数据信息进行检测分析,最终实现全天候在线对受电弓进行安全性能检测及异常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在对载荷辨识技术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铁路弓网综合检测数据,先结合数据特征进行时域分析、频域分析、趋势项消除及区段融合等预处理,后分别采用机器学习中的BP,ELM和LSTM神经网络3种数据建模方法,分别以4个受电弓振动加速度和2个硬点振动加速度为输入,对弓网接触力进行数据建模载荷辨识,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3种神经网络建立的数值模型均可通过受电弓和硬点振动加速度数据辨识出弓网接触力的区段大值;采用4个振动加速度建立的数值模型较采用2个硬点加速度有更好的辨识效果;采用LSTM神经网络建立的数值模型避免了训练过程中的梯度爆炸和梯度消失等问题,具有较高的辨识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弓网接触力是评估弓网受流质量和接触网动态运行状态、验证仿真模型、优化设计及诊断接触网局部缺陷的关键参数。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增加,弓网接触力检测在接触网动态验收和运营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速弓网接触力检测技术随着传感器、高低压信号隔离、供电隔离、电磁屏蔽等技术的发展而趋于成熟,已实现在动车组最高试验速度400km/h的受流状态下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8.
基于LabVIEW的弓网动态试验测试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列车运行过程中,受电弓与接触线滑动摩擦,接触力、硬点、离线率等参数是评价弓网动态性能的重要指标。LabVIEW是开放式虚拟仪器平台,具有丰富的接口,将弓网动态试验测试的各个测点的硬件设备相统一。在弓网动态试验测试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整套弓网动态试验测试系统,在试验过程中,达到实时在线处理相关数据的要求,以期能全面评价受电弓运行状态和弓网受流质量。  相似文献   

9.
对北京地铁14号线弓网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介绍了弓网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结合测试数据,对接触力分布、接触力最值、弓头振动加速度、受电弓与接触网燃弧现象、定位点处接触网的高度和拉出值等测试结果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列车在加速区段和通过锚段关节、线岔、分段绝缘器及刚柔过渡区域时,弓头振动加速度变大,接触力突变,局部线路弓头振动加速度有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10.
受电弓与接触网间的接触压力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网接触压力是衡量受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受电弓上安装4个压力传感器及1个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接触压力的方法,考虑了受电弓的惯性力。介绍了一种用FSO系统把信号传输到低压侧的新的数据传输方式,并提出了一套评价接触压力的算法,能智能地自动判断受流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11.
通过检测弓网之间的接触力可以获得接触网与受电弓之间接触状况及其存在缺陷的数据信息,从而指导接触网的维修作业,以保证电气化铁路运输生产安全。介绍目前各国常用几种弓网接触力检测技术及方法,并对其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供我国电气化铁路弓网检测技术研究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两种供电受流形式并进行利弊比较,确定大连金州线选择弓网受流的原因.分析城轨车辆弓网关系,论述了弓网受流试验、检测的重要性.介绍了大连金州线车辆弓网受流试验检测项目,并对试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试验表明,大连金州线弓网受流试验和检测结果满足《铁路应用-机车车辆-干线机车车辆受电弓特性和试验》及《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地铁与轻轨车辆受电弓特性和试验》的各项要求,弓网受流状态稳定,磨耗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3 弓网关系〔5〕(1)弓网接触力接触网和受电弓的良好接触状态是一个整体概念 ,一般认为 ,弓网接触力的变化愈小愈好 ,即“接触力最小值”要最大 ,而“接触力最大值”要最小 ,综合指标就是“均方根值”要最小。一般弓网平均接触力约为 5 0~ 70N (我国和欧洲一般为 70~ 90N)。  相似文献   

14.
《机车电传动》2021,(4):105-111
提高弓网系统服役在线检测水平并评估其服役状态,已成为重载机车智能运维建设中弓网系统检测运维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在介绍现役弓网系统检测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弓网系统检测需求、检测对象和面临的技术挑战,通过弓网检测系统集成研究并综合运用车载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图像识别和机器视觉算法等技术,提出并建立了一种适应重载机车并包含接触网状态巡检、受电弓动态运行参数检测和弓网动态相互作用关系检测功能的车载弓网检测系统。试验表明,该系统可实现弓网系统在线检测、故障诊断、智能预测、应急处理和受电弓健康管理,提升弓网系统在线检测评估效果,保障线路牵引供电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从原理上分析受电弓和接触网之间的接触力,根据国内外现有检测接触力的方案提出一种新的检测接触力的方法,给出该方法的流程图和预期指标,得出检测弓网接触力的可行性方案,最后根据实验情况分析理论误差以及实际误差的比较,证明其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广州地铁3号线车速为120 km/h刚性接触网环境,运用检测装置对3号线弓网系统进行试验,检测刚性接触网环境下的弓网接触力、弓头及框架的振动、滑板的温升等情况.分析了受电弓的动态性能,以及受电弓在刚性接触网下的振动、特别是列车高速运行时的振动情况,找出受电弓频繁故障的原因,为优化架空刚性弓网系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弓网系统动力学性能决定受流的质量。针对CED160D型受电弓和简单链型接触网,利用ADAMS软件,建立弓网系统动力学模型,将列车运行状态作为激励加载到模型中,计算弓网接触力、接触导线抬升量、受电弓振幅和离线率等关键受流性能参数,为研究接触网和受电弓的相互作用,评估受流质量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高速铁路受电弓和接触网系统的动态性能依赖于受电弓和接触网的设计方案及技术参数,决定着弓网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和使用寿命。评估弓网系统动态性能需要测量和计算大量技术参数,进而检测弓网接触特性。  相似文献   

19.
国内地铁线路大多采用接触网-受电弓受流形式,弹簧受电弓因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逐渐普及。但弹簧受电弓在升弓过程中,会存在较大幅度弹跳,且正线运行过程中,弹跳频率相对较高,在大电流大电压工作环境下,弓网瞬间通断及震荡容易导致高压设备产生过电压,损坏设备。通过不同工况下升弓对比测试,确认升弓阶段导致电压冲击的来源。因此文章基于弹簧受电弓特点,提出列车高压电路匹配设计思路,结合实际线路中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与优化验证,确保列车供电稳定性,为后续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有必要结合弓网系统检测监测数据对弓网系统技术状态进行评价。文中给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弓网系统运行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结合接触网的结构特点和城轨交通弓网系统的运营特性,提出了从单一技术参数到区段评价参数的综合评价体系。根据不同的参数特点按区段进行评价时区段的划分有所不同,对于接触网的几何参数—拉出值、接触线高度以锚段为单元进行区段评价,弓网接触力、燃弧率、接触线磨耗和受电弓弓头振动加速度按车站到车站的区间进行评价,符合接触网的结构特点和地铁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