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唐建桥 《中国铁路》2022,(6):130-136
为落实国家运输结构调整和物流业降本增效战略部署,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充分发挥海铁联运优势,完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通过对广州港基础设施现状及货物集港、疏港现状和海铁联运发展前景的分析,指出广州港海铁联运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广州港海铁联运业务、提高铁路集疏运比重的主要建议措施,包括补齐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短板、搭建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各方标准规则协同化、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建立健全配套支持政策和创新海铁联运组织模式等6方面推进广州港海铁联运高质量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海铁联运具有低成本、低排放、规模化等特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港口大力发展的运输方式,但目前我国港口的海铁联运占比较小。通过分析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在海铁联运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搭建组织结构、优化基础设施、推进信息研发、扩大网络辐射、创新多式联运业务模式、大力推广海铁全程物流模式、争取政策支持等6个方面,提出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优化对策,共同打造海铁联运精品班列,促进运量持续快速上升。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现状上海市海铁联运发展情况进行阐述,从运输结构、铁路货运和城市道路等多个角度,定性分析了海铁联运对双碳经济下交通运输业的影响,从碳排放、有害气体排放和颗粒物排放等方面,定量测算了上海市海铁联运环保效益,并对上海市“十四五”末的海铁联运环保效益进行预估。在此基础上,为上海市后续推动海铁联运发展,增进减碳环保效益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景馨 《铁道货运》2013,31(1):21-24,63
根据山东省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海铁联运基础设备落后,联运部门间缺乏协调机制,信息系统不统一,运价机制有待完善等。从合理规划建设现代化综合物流基地,加强集装箱海铁联运组织协调,提高班列组织水平,积极推进铁路集装箱运输战略合作,采取灵活的运价机制,建立集装箱海铁联运信息平台等方面提出促进山东省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丁浩 《铁道货运》2023,(4):15-21
为响应国家一流强港及运输结构调整战略部署,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国家内外开放大格局,积极发挥海铁联运优势,优化提升港区集疏运能力,通过分析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及趋势,指出其在集疏运能力方面面临的瓶颈问题,提出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疏港铁路支线能力、打通干线通道及枢纽堵点、完善海铁联运站点布局及扩能改造、实现集装箱海铁联运信息互联共享共5个方面的策略措施,全面提升“铁路节点+通道+网络枢纽+港口”集疏运能力,强化港口集聚辐射力,推动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分析宁波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对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和集装箱海铁联运需求量进行预测;从枢纽内能力和枢纽外能力分析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路网能力适应性,针对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路网能力适应性,提出确保按期续建完成枢纽北环线、抓紧宁波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前期工作和加快甬金铁路建设前期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姚新宇 《铁道货运》2010,28(6):15-17
通过对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和天津铁路港站集装箱运量发展情况的分析,提出发展海铁联运是铁路集装箱发展的方向,提高铁路集装箱集疏港班列运输比例是提升铁路集装箱运量的有效手段,通过调整铁路场站布局、加强货源组织和推进信息化建设等手段提升天津港站铁路集装箱运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欧美及我国港口疏港铁路建设现状的分析,探讨了疏港铁路建设对于海铁联运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初步提出实现港铁无缝衔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疏港铁路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欧美及我国港口疏港铁路建设现状的分析,探讨了疏港铁路建设对于海铁联运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初步提出实现港铁无缝衔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既有港区铁路集装箱场设计方案铁路部门和港区往往有不同意见,经常会影响到铁路建设的正常进行。以宁波穿山港铁路穿山港站集装箱场设计为例,通过对穿山港区集装箱作业流程和穿山港站承担铁路货流特点进行分析,经比选推荐铁路集装箱不进港区堆场方案。该方案通过采取调整穿山港区海关卡口位置等有效措施,也能达到进港区堆场的效果,并对铁路集装箱的车流组织和海铁联运作业流程进行论述。该设计思路对既有港区引入铁路运输时的场站规划及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概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结构现状,分析上海港集装箱公路、水路、铁路集疏运体系,提出构筑上海港海铁联运体系、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城市和港口融合互动等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对策,最后阐明港站分离条件下、上海港集疏运体系下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集装箱多式联运以其在时间、成本、效率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成为最先进、高效的系统,也是最重要的运输组织方式,而海铁联运则是其中的主要环节,也是最有效率的物流组织方式。在借鉴荷兰鹿特丹港、德国汉堡港、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以点线能力匹配为核心,系统性规划和布局港站及通道,突出港区综合能力、内陆站装卸能力、通道疏运能力"三个能力"提升,以及提升基础建设水平、加强海铁联运机制保障、加强集装箱班列开行组织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海铁联运是台州市提升经济的重要途径,海铁联运场站建设意义重大。分析台州市货运体系,结合区域产业特征、港口竞合关系,预测台州市海铁联运量。对台州南站与临海东站分别设计了三个平面布置方案,通过多方面因素对方案进行综合研究比选,确定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4.
曹妃甸港作为毗邻京津冀城市群的北方大港,是响应国家“公转铁”的重要支点。在阐述曹妃甸港集疏运系统布局及集疏运方式的基础上,针对曹妃甸港集疏运存在的问题,从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推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提升作业效率及能力、打造曹妃甸疏港矿粉“公转铁”等方面,提出曹妃甸港“公转铁”发展策略,促进曹妃甸港铁路发挥全要素生产力,合理配置运输资源,加快推进曹妃甸港“公转铁”物流体系建设,提高铁路货运服务能力和供给质量。  相似文献   

15.
铁路集装箱港站是海铁联运的衔接点,是为港口集疏运服务的,它的建设能够完善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针对漳州招银港的区位优势及未来发展潜力,从港口的集疏运交通条件出发,在分析了港站与码头能力匹配关系的基础上,重点对铁路集装箱港站的港口车站和铁路装卸线的布置作了深入探讨,并对港站的运作模式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天津港作为拥有3条通往内陆口岸的集装箱海铁联运通道的北方大港,是响应我国"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建设的联运节点之一。为大力发展天津港集装箱海铁联运,阐述天津港运输发展现状及海铁联运集装箱运量现状,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天津港海铁联运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提出提升天津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能力对策,即:增加建设铁路集疏运投资力度、制定合理铁路运价、加强班列建设等,充分发挥天津港大陆桥桥头堡的作用,不断促进天津港集装箱海铁联运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  相似文献   

17.
正4月15日,在宁波穿山港铁路穿山港站,贴有"铁路穿山港站第1箱"标语的集装箱从湖州至宁波舟山港的铁海联运班列上卸下,标志着继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后,穿山港区成为宁波舟山港第三个具备铁海联运作业能力的港区。  相似文献   

18.
青岛港董家口港作为青岛港重点发展的新港区,疏港大宗物资上亿吨,青连铁路是董家口港疏港铁路通道,其运输能力不足导致董家口港难以完既定的"公转铁"目标任务。为满足疏港货物运输需求,对青岛港现状货物吞吐量、各港区发展规划和定位、青连铁路及后方通路客货运量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既有铁路(青连)难以适应港口货物增长,青连铁路技术标准较低,地方发展建设高标准铁路需求强烈。故提出沿青连通道扩能方案和不沿青连通道直接修建货线方案,经比选,最终推荐初期利用青连铁路满足"公转铁"运输,远期沿青连通道建设客运专线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形成义乌西货运站与省内沿海港口物流联动的新格局,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依托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和重要的国际贸易窗口,结合义乌西—北仑港海铁联运的运营现状,分析海铁联运运营存在的问题。在阐述义乌西—北仑港海铁联运运营的优势与机遇、挑战与风险的基础上,提出创新铁路口岸海关监管模式、加快推进义乌西货运站货场补强建设、发展苏溪站建海铁联运中心、大力推进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加强地方政府扶持政策等优化对策,以推动实现海铁联运短驳成本的大幅降低,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公转铁"项目实施,进一步缩短义乌市至北仑港的铁路运营里程。  相似文献   

20.
南京都市圈正在建设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全面开放的高水平经济体制,为铁路集装箱运输全面融入多式联运体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龙潭港区作为南京港重要的大型综合性深水港区、集装箱运输港区和重要的铁路集装箱集散中心,是南京建设长江航运物流中心的重要依托,发展前景与战略地位尤为突出。为探索龙潭港铁路专用线集装箱铁水联运“车船直取”模式可行性,通过对龙潭港集装箱铁水联运的现行作业流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探索优化高效率的铁水联运作业模式,对加速集装箱铁水联运运转、提高作业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