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泉州港顺应时代契机,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海丝先行区,立志将泉州港塑造成"一带一路"战略支点的主力港口泉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是我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更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民营经济十分活跃。历史上,泉州港口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港口,无数的华侨华人通过泉州口岸下南洋、谋生计,之后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建立  相似文献   

2.
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开辟了国际间文化与物质交流渠道,加速了世界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增进了各国人民的瞭解和友谊。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中国南方港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历代有所变迁。从公元3世纪30年代起,广州成为海丝主港;宋末至元代时,泉州超越广州,并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承认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便是泉州。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海外交通史上,人们很容易找到泉州(古称刺桐)港的辉煌篇章.作为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宋、元时期的刺桐港"苍穹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景象,已被大量的史料、遗迹所反映.风爽月圆的中秋节,由中国航海学会和泉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泉州隆重举行.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我们来到陈荣芳局长的办公室对他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
张钧雷 《水运管理》2010,32(12):43-44
泉州,一座历史悠久的海港城市,因其古代海上交通和海外交流的遗存丰富而倍受海内外瞩目。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古代泉州港地位重要,表现突出,今人透过研究史料、遗存和考古,可以深切感受到古代泉州港作为国际性海上商贸枢纽时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正> 2002年9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航海学会、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泉州市隆重召开。交通部张春贤副部长、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林祖乙、福建省常务副省长、泉州市委书记施永康、泉州市代市长何团经、福建省交通厅厅长洪长平、泉州市政协主席傅圆圆、泉州市委副书记骆灿堂,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少萍,  相似文献   

6.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泉州,历史上曾经以"刺桐"之名为世界所熟知。刺桐港是12-14世纪(宋元时期)中国最大的贸易港,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和东西方交流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非常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论述刺桐港的发展史,来说明没有历史上的"世界的刺桐港",就没有现在的"世界的泉州学";通过举例论述两百多年来世界各国、各界人士对泉州和"泉州学"的关注、兴趣和研究,验证"泉州学"具有的世界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荣亮  任志宏  袁晓莉 《航海》2011,(6):42-43
今泉州古有泉南、鲤城、刺桐城之称,其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之东南海滨晋江、洛阳江入海口处,扼晋江下游,为江海交汇之所,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泉州港港湾曲折,水深港阔且其避风条件好,临江面海适于泊船,具有优越的港区条件。自唐景云二年(711年)设泉州城治以来,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在历朝  相似文献   

8.
《航海》2010,(3)
泉州是历史上闻名的东方贸易大港,在我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南朝史籍中开始有泉州与国外的往来记载.唐代,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中国四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两宋时期,泉州港进一步发展,到南宋时,已与海外58个国家和地区有通商往来.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7月1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一行在福建省、泉州市主要领导陪同下到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泉州港后渚作业区考察。走进泉州港后渚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张高丽详细询问泉州港码头泊位现状、货种结构和港口具体吞吐量,泉州市有关部门领导向张高丽汇报了泉州港的悠久历史、现有港区范围、航线开通情况、码头泊位数、码头设计通过能力和2013年港口货物吞吐  相似文献   

10.
张钧雷 《水运管理》2010,32(11):38-40
20年前的1990年10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队乘坐仿古的“和平方舟”轮从意大利威尼斯港出发,沿着古代海上贸易航线自西东行,先后访问土耳其、阿曼、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13个国家的15个港口,于翌年2月14日抵达我国泉州港。  相似文献   

11.
许艳 《中国海事》2008,(12):8-9
12月15日上午,福州港青州码头锣鼓震天,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通运输部共同举办的海峡两岸海上直航福州港首航仪式在这里举行。福建全省沿海今天有10艘船舶,分别从福州港、厦门港、泉州港启航,开往台湾高雄港、基隆港、台北港、台中港、安平港。  相似文献   

12.
<正>东南沿海的泉州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曾创下与98个国家、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记录。自汉朝开始,中国与马来半岛就已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泉州早在宋元时期就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最大港口,元朝初期朝廷就在泉  相似文献   

13.
《航海》2015,(5)
<正>在2015年"中国航海日"上海宣传和纪念活动中,上海市航海学会和上海市历史学会共同主办《上海沙船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论坛》,还首播《沙船百年兴衰》文献纪录片。各领域专家阐述了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现摘要以飧读者。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晓东在《略论古代上海地区港口、贸易与海上丝绸之路活动》的论文中认为,古代上海地区的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交流存在相当密切的关系,上海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交流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众多的丝绸贸易起点港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港口》2016,(Z1):13-16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具有源远流长的海丝文化,自古享有"东方第一大港"、"四海人文第一邦"等盛名,今又被赋予"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东亚文化之都"等诸多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泉州顺势而为、加快发展,经济总量连续多年独占福建近"半壁江山",更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列"三甲"。本研究中,笔者拟对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进行了一番粗浅探寻,以期为各界有为之士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中分析了舟山港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区位优势,论证了舟山港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作为“驿站”功能的可行性,进而探讨了舟山港未来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在界定新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域的基础上,选取区域内34个主要集装箱港口,依据全球前20家航运公司的航线数据构建有向的新海上丝绸之路集装箱海运网络。采用度数中心度、特征向量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流介中心度指标对港口的中心地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香港港、深圳港、大连港、新加坡港和上海港具有较高的地位,但多数丝路沿线港口的地位滞后于其在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应具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张钧雷 《水运管理》2011,33(3):41-42
旱在八百年之前,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刺桐港,即如今之泉州港,已是“梯航万国”、闻名遐迩的国际海运枢纽了。当时,刺桐港内“舟船辐辏,帆樯鳞集”,除了国内船舶和货物繁忙进出之外,更有来自海外的“胡贾蕃商云集阑闵码头,海舶商舡泊满港湾江渚”,呈现“缠头赤脚半蕃商,  相似文献   

18.
<正>福建对外开放的水运口岸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汉代,由交趾(今两广及越南北部)七郡往东都洛阳的贡货,均从海运经东冶(今福州)转运。泉州港最早有外国人出入与海外交通的文字记载,是在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隋代,福州、泉州与东南亚各国通航,发展为外贸港。唐代,福州、泉州两港并列为中国9个外贸口岸之一。隋唐时期,福建形成了沿海以及对台、日、东南亚、西亚等地区的海上航线,出现了福州港“万国宋朝”、“万人大佛会”和泉州“市井十洲人、执玉宋朝远、还珠入贡频”的盛况。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宣传和推行,广州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再次被行业聚焦、为世界关注。广州,是中国知名的贸易和港口品牌。广州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传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长盛不衰的对外贸易港口。广州港集团是广州港口的主力企业,是华南地区联通世界的海上门户。2014年,广州港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3.69亿吨、集装箱1400万标箱,分别占广州港全港吞吐量的73.65%(5.01亿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5日至6日,"国际海运年会2015"在广州隆重举办。本届年会是继2004年至2014年成功举办11届后,再次回归中国对外贸易重要港口城市、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的广州市,年会主题为"‘一带一路'与航运"。在5日举行的开幕仪式上,中远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泽华代表会议主办方致欢迎辞。广州港集团董事长陈洪先、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王金付、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先后致辞。中远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董事会秘书孙家康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