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部署,进一步做好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交通运输部安全监督司组织编写了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丛书,丛书由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文件汇编、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释义、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员考试大纲、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指标释  相似文献   

2.
道路运输     
《运输经理世界》2011,(6):23-24
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出炉 近日,交通运输部根据《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了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信息化的总体目标,计划建立更加全面、高效的交通运输运行监测网络,提升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水平,提升运行效率、服务公众出行;规范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3.
张国强 《综合运输》2021,(2):I0001-I0001
交通现代化是建设交通强国的必经之路。交通现代化包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载运装备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交通运输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首先就是要把各种运输方式统筹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总体框架,推动交通运输的资源配置结构更加优化,交通运输供给更加适应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发展更具可持续性,综合起来讲,就是交通运输发展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依据《江西省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试点工程可行性报告》的要求,设计了江西省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试点工程方案。该设计提出以江西省交通运输环境监测中心为核心、以交通运输环境监测分站和交通运输环境在线监测点为骨架、以交通运输环境监测信息平台为支撑的环境监测网络,以期为交通运输行业制定全国交通运输环境监测总体规划和技术标准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军  陈斌 《综合运输》2006,(10):13-15
本文围绕现代物流的系统观点、准时制供应、服务质量三大核心理念,系统分析了现代物流核心理念对交通运输提出的新要求,从按照系统理论优化交通运输系统、推动交通运输的快速响应、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的服务质量三方面,论述了发展现代交通运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水路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的结构理论(一)横向分类立法水路交通运输法规体系是指由调整水路交通运输事项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构成的有机整体。水路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的横向结构是指水路交通运输法规体系内部法律与法律之间的组合关系。研究如何构建水路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的横向结构,就是要研究水路交通运输法规体  相似文献   

7.
交通运输技术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持和参与了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大量重大研究项目,并多次获得各级奖项。交通运输技术发展研究中心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智能运输系统技术、交通运输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交通运输模型与辅助决策技术、微观仿真技术等新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于交通发展战略、交通运输规划、交通运输管理、物流管理与规划、集装箱运输、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等。交通运输技术发展研究中心于90年代中期率先将地理信息技术与方法引入我国交…  相似文献   

8.
综合信息     
《西部交通科技》2011,(2):I0001-I0003
全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工作启动 2011年2月24日,江苏省无锡市召开“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总结会暨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城市试点启动会。这标志着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城市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9.
高晓枫  王定森  侯宁  陈超 《综合运输》2023,(5):22-26+81
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是保障交通运输生产秩序正常运行的关键,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确保交通运输系统在受到突发事件影响时具备动态风险防控、协同应急处置、科学应急保障的能力。本文基于对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架构顶层设计的解读,明确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主要目标,从突发事件动态发展过程的角度,对应急处置全过程进行梳理,设计各环节具体业务功能,建立基于全过程控制的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架构,实现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的全过程控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为各地建设具有高韧性、强协同、完整闭环控制能力的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梳理和总结2009年和2013年两次交通运输大部制改革的基础上,从管理效能、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运输能力和水平、转变监管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交通运输大部制改革评价体系;分析交通运输大部制改革的成效与问题,提出了新时代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改革的思路与重点。  相似文献   

11.
尹震 《综合运输》2009,(3):35-39
<正>一、交通运输服务的基本内涵和分类交通运输业按照产业划分,作为流通部门划入第三产业,位移服务就是交通运输的产品。交通运输是通过提供位移服务直接去满足人们某种需要,这种需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得对交通运输的"引致需求"。交通运输的"引致需求"决定了交通运输服务的目标是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  相似文献   

12.
交通运输与技术发展的关系问题,是交通运输系统工程问题,是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也是交通技术经济学科需要研究的问题。技术革命推动交通运输发展,极大提升了交通运输的技术效率,交通运输发展史就是交通运输技术变迁史。本文从宏观上讨论交通运输与技术发展的一般关系,分析技术进步对交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讨论交通运输的技术应用、技术效率及新技术对未来交通发展影响。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深度改变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发展,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新技术为交通运输发展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交通运输用户的需求。忽视交通运输效率和质量的技术,再高再新也没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信息速递     
《运输经理世界》2015,(1):14-15
<正>1交通运输部举行2015年度第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1月29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办举行2015年度第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14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2015年春运交通运输保障等相关情况。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指出,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交通运输经济运行也在呈现新的特点:交通运输生产增速向中高速增长转变,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些新兴业态如高端出行和快递业务增长较快。同时,从固定资  相似文献   

14.
《综合运输》2012,(2):94-94
1月9日,交通运输部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签订后,双方将主要围绕交通运输电子政务、行业管理、公众出行服务、安全应急保障等领域开展全面深入合作,共同打造智能交通。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指出,推动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单纯依靠交通运输行业自身力量难以完成,必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整合利用社会优势资源,吸纳优质社会力量参与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计量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及对环保和节能的影响。首先,文本介绍了计量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包括货物运输、公共交通和道路交通等方面;接着,分析了计量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应用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其对环保和节能的影响,包括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最后,提出了应用计量技术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水平、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环保发展、实现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这些策略可以有效地应对交通运输行业在环保和节能方面面临的挑战,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迈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交通运输科技大会全面回顾总结了"十一五"交通运输科技工作,研究分析交通运输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部署"十二五"科技工作。文章基于交通运输科技大会的部署与要求,介绍了"十一五"交通运输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分析了"十二五"交通运输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提出了做好"十二五"交通运输科技工作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宁 《综合运输》2009,(11):4-7
本文为中国"十二五"交通运输提出了"两翼展翅"的超常规可持续发展战略——瞄准低成本及快捷交通运输方式,立足于能耗低、污染排放少、土地占用小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用技术进步推动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交通运输产业大国,新的前进方向是向精益化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转变。  相似文献   

18.
交通要闻     
交通运输部:进一步鼓励民资进入交通运输领域5月24日上午,交通运输部召开了本年度第三次例行新闻发布会。关于民间资本参与交通运输领域,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表示,目前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领域,对民间投资是完全开放的。已经出台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引导规定都从不同角度对民间资本进入公路水路交通运输领域作出了明确界定,没有任何禁止和限制措施。何建中表示,对民间资本进入到交通运输领域,涉及到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水路建设及公路水路运输方面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接受采访时表示: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务院的要求,交通运输行业正在加大力度推进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法律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建立;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五洲纵览     
<正>政策法规交通运输改革意见出台四大领域将获突破日前,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出台,在综合交通运输体制、交通运输现代市场体系、收费公路体制、现代运输服务等领域的改革将取得突破。《意见》提出,逐步放开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竞争性环节价格。提高公共交通、农村客运、航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