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汽摩配》2009,(5):53-54
自春晚过后,本山大叔的“不差钱”成为流行口头语。如今.车市较往年低迷,受其影响,汽车后市场难以“不差钱”。  相似文献   

2.
2000年9月,联合国通过《千年宣言》,承诺到2015年实现极端贫困人口减半、遏制爱滋病蔓延,普及初等教育等八大目标。十年过去了,千年目标执行情况并不理想。特别是全球医药援助的“差钱”压力始终挥之不去,政府机构在募款方面仍唱主角,私人企业跟进不够积极。  相似文献   

3.
美国“婴儿潮一代”购买摩托不看价格看服务意大利比亚乔摩托车制造公司取悦“银发族” 在美国,1946年-1964年期间出生的人群,被称之为“婴儿潮一代”。随着时光的流逝,[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美国人的眼中钉子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悍然挑起了太平洋战争。在一次次战斗中,美国人亲自“领略”了日军拼死顽抗的“战斗精神”,他们不太明白日军为何在战场上不惧死亡?于是,美国开始研究日本军国主义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杨帆 《摩托车》2012,(11):18-18
据台湾媒体报道,五年前,台湾地区“不老骑士”挑战自我,有人得癌症、有人高血压,依然完成摩托车环岛的壮举打动了十名美国长者,他们于10月16日从台中出发,跨上重型摩托车长征阿里山、日月潭与太鲁阁,再谱不老“骑”迹。  相似文献   

6.
《重庆重汽科技》2007,(1):46-47
美国策略大师波特曾质疑日本的竞争力,嘲笑日本企业“只会持续改善一件事、一样产品”,不像美国企业那么懂得策略、找利基。 2000年泡沫经济破灭,一切回归原点。讲究精实生产、“从干毛巾挤出水来”的日本企业,因为一点一滴地改善制造流程、提高效率,终于在微利时代的竞赛中,如乌龟一般打败了跳跃思考的美国兔子。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安全》2011,(6):12-12
现在汽车和相关产品消费领域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一切法律、法规和行政条例,“似有似无”,“有”指或多或少表面上有,“无”指真到用时如一盆浆糊指望不上。对于整车产品而言,目前中国既没有类似美国各州的“柠檬法”,乘用车整车的“三包”规定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8.
“不可能在同一堆沙子上重建经济”,奥巴马实施其金融业改革计划重新定义美国资本主义时如是表示。金融危机后的美国,治癒“经济危机”的良方已不是简单地把掉下来的经济扶上去“原路返回”,而是变革性的重建和调整,在最近几周的一系列讲话中,奥巴马似乎也潜移默化的传达着这个观点,经济不是复苏.而是重建。  相似文献   

9.
瓦夏 《汽车情报》2007,(19):1-1,17
拥有“罗孚”商标的美国福特公司在困境中可能出售“罗孚”商标,坊间又有了关于上汽应该不应该购买“罗孚”商标的争论。  相似文献   

10.
美国司机与北美地区以外的司机不一样,不论是具有流线形、平顺形货车,还是具有棱角的货车,他们都不喜欢前端扁平、驾驶室位于发动机上方的货车,而更倾向于发动机前置的传统式重型货车:因而,“长鼻子”重型货车称雄美国公路,引领着重型货车时代的潮流。  相似文献   

11.
宏观+语录     
数字697.75万国内保险业高管去年不差钱。据对已披露年报的中国人寿、中保国际等保险公司高管薪酬进行统计后发现,4家保险公司高管薪酬列排行榜前10位,2008年人均薪酬达到697.75万元。  相似文献   

12.
芝加哥的一名会计师乔.吕尔曼喜欢美国车,他已经有好几辆美国车并考虑再买一辆。但是,在辨别哪种车是美国车时.他遇到了问题。吕尔曼说:“何谓美国车?何谓外国车?我实在弄不明白。”这种辨别上的困难使许多认为“美国制造”是光荣象徵的人处於无所适从的窘境。世界不再简单地分成我们跟他们、底特律人跟亚洲人和欧洲人。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行车》2005,(3):45-45
虽然,美国国内自行车市场的“主流”——MTB以及公路竞赛自行车,市场地位至今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一种被人们称之为“CHOPPER”的舒适型自行车近两年来却在市场上悄悄地流行起来,并吸引了一大批以“轻松、舒适、潇洒”为“奋斗目标”的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从而使得美国自行车市场又增添了几分“新鲜”和“活力”。据介绍,手头持有“SCHWINN”品牌的美国PACIFIC自行车公司,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买E—Class是差钱买S—class,那建议请考虑下新E—Class Cabrio吧,至少你头顶的天空面积要远大于区区的腿部空间,优越感回来了吧。  相似文献   

15.
GLADYS 《汽车生活》2002,(5):74-75
初到美国时我原不打算马上“考票”,因为当时的麻烦事多得使我焦头烂额,但很快我就发现,在美国没有当地驾照几乎寸步难行,例如,所有出售酒尖的商店中均写着“如您看上去尚不足30岁,敬请准备好身份证件”的告示即足以说明问题,在加利福尼亚州,这种“身分证件”有两种;随处可见可用的驾驶执照及“非驾车”证件。后一种是专供那些因某种原因而不能开车的人用的。  相似文献   

16.
美国汽车制造业“三巨头”之一克莱斯勒公司日前表示不会出售旗下品牌“JEEP”,也不打算“抛弃”任何生产当前主流车型的工厂。克莱斯勒公司此番表态,是为回应此前媒体关于克莱斯勒正与雷诺一日产联盟商谈出售旗下“JEEP”品牌的报道。克莱斯勒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汤姆拉索达表示,此类报道“完全失实”,“我们不会让品牌从公司脱离出去”。  相似文献   

17.
美国汽车制造业“三巨头”之一克莱斯勒公司日前表示不会出售旗下品牌“JEEP”,也不打算“抛弃”任何生产当前主流车型的工厂。克莱斯勒公司此番表态,是为回应此前媒体关于克莱斯勒正与雷诺一日产联盟商谈出售旗下“JEEP”品牌的报道。克莱斯勒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汤姆拉索达表示,此类报道“完全失实”,“我们不会让品牌从公司脱离出去”。  相似文献   

18.
钟师 《轿车情报》2012,(5):178-180
“苹果”“思科”之后特斯拉? 百年底特律是美国传统汽车业的历史见证,虽体量庞大,仍可称为“汽车城”。但实际上仅是美国三大“自主品牌”的大本营而已。美国“国产车”的另一半却散落在全美汽车工会管不着的南部诸州.全是清一色的外国品牌,好似美国内战时的对垒的“南军”和“北军”形势。  相似文献   

19.
说实在话,眼下的中国汽车产业,不能说没有一些自信的理由。金融危机全球蔓延,并以摧枯拉朽之势让汽车业一片狼藉,不仅几近“放倒”美国通用这样的超级大鳄,也令欧洲、亚洲等汽车列强闻“危”而寒。在哀号声声的国际大环境下,中国汽车市场虽然也受到一定影响,从高位回落,但却仍然以亮丽的业绩“一枝独秀”——中国汽车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三月份中国产销超百万,增长明显。而且,一季度新车销量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而同一时期,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汽车业不改颓势,不少都陷入两位数负增长的泥沼。  相似文献   

20.
宋一行 《车迷》2020,(4):54-56
宝马的操控一直都是豪华品牌的标杆,但它的燃油经济性到底如何呢?相信大部分购置5系的车主还没到不差钱的地步,所以作为5系真正跑量的车型,525Li的燃油经济性就十分值得探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