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港口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是用于装卸和堆存危险货物集装箱的场所。危险货物集装箱在装卸和堆存过程中易发生事故和意外,会对港口运营造成极大的影响。通过对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加强安全技术管理,能大大减少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  相似文献   

2.
11月6日,中港协集装箱分会四届二次理事会暨中国港口集装箱码头高峰论坛在广东湛江市举行。来自协会成员95家集装箱码头的142名代表,共聚在风景秀丽的南方都市.热议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港口集装箱码头发展的新动向。会议由中港协集装箱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夏伟江主持.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港口处杨华雄副处长、中国港口协会曹忠喜常务副理事长等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自从80年代中期以来,亚洲经济和贸易一直呈现显著增长趋势,而由贸易增长而引起的亚洲地区集装箱港口的吞吐量也飞速发展。据预测,到2000年东亚和东南亚地区集装箱吞吐量也飞速发展。据预测,到2000年东亚和东南亚地区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9700万TEU,占同期世界港口吞吐量(1.88亿TEU)的一半以上。同时为了适应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需要,集装箱运输船舶呈现大型化趋势。上述因素对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港口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华晨 《海运情报》2004,(9):35-35
巴西的主要出口商品是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和以铁矿石为主的矿产品,该国的港口开发就是以建设这些货物的出口港为中心推进的。2002年巴西全国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为5.29亿吨,比上年增长4.5%,集装箱货物为228万TEU,增长18.2%,尤其是集装箱货物,2001年已比上年增长17%,显示出该国的集装箱化正在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5.
童孟达 《集装箱化》2008,19(2):14-16
建设国际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实现由港口大国向港口强国的转变,是我国港口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集装箱吞吐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港口的国际中转业务已经起步,但是发展比较缓慢,个别港口还出现下滑态势,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张惠良 《集装箱化》2009,20(3):20-21
在经济贸易蓬勃发展的带动下,港口业务日益繁忙,集装箱吞吐量不断增长。与此同时,港口码头每年发生的机械设备故障、火灾、爆炸和集装箱坠落等事故有增无减,造成严重人身财产损失,令人担忧。业界往往将目光聚焦于装卸效率的提高、船舶大型化以及港口排名的更新等,对码头安全生产关注不够。  相似文献   

7.
李宏午 《中国港口》2006,(8):22-22,18
招商港务(深圳)有限公司是经营管理散杂货和集装箱码头的综合性港口运营企业,集装箱业务以内贸集装箱为主,内、外贸集装箱兼作。选择这样的集装箱发展道路,是因为综合考虑到招商港务(招港)的发展历史、码头硬件条件以及我们所处的市场环境等因素。目前,招港的集装箱年吞吐能力已达到150万标箱,其中,内贸集装箱的比重占到六成,是深圳唯一的内贸集装箱港区,同时,招港也是深圳最大的散杂货港口和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粮食中转港。  相似文献   

8.
《集装箱化》2007,18(12):1-1
2007年11月28日,中国大陆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1亿TEU庆祝活动在天津举行。本次活动由交通部和天津市政府联合举办,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副部长徐祖远,天津市市长戴相龙出席活动。出席活动的还有交通部、天津市其他领导及沿海、沿江等省市港口管理部门和地方港口管理部门的领导,来自国内主要港口、航运企业集团和国际驻津集装箱班轮公司、物流公司以及科研院校、媒体的代表,共约600人。当日下午,在天津港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举行了中国大陆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1亿TEU起吊仪式,由交通部水运司司长宋德星主持。  相似文献   

9.
低能耗高效率地实现货物装卸.是港口装卸生产不断追求的目标之一。随着货物运输集装箱化的不断发展,集装箱装卸量在港口装卸中的比例也在日益增加。所以.集装箱装卸过程中的节能降耗也显得日益重要。但是,在此之前,所有集装箱装卸设备及属具均是以标准集装箱为基础进行设计和改进的。本拟对传统的集装箱结构这一基础提出一点改进建议,以期从另一途  相似文献   

10.
《水运文献信息》2007,(1):11-11
2006年8月12日,A.P.穆勒-马士基集团(A.p.MoUe—MaerSk)在丹麦奥登塞船厂将其载箱能力达11000TEU的集装箱船舶命名为“EmmaMaemk”。A.P.穆勒-马士基集团不但从事航运业务,同时还涉足物流、船舶制造以及码头操作管理等领域。A.p.穆勒-马士基集团拥有目前全球最大的船公司,属下的马士基集装箱码头公司(APMTerminl)经营着分布于全球各地的40多个集装箱码头,其中11个码头正在扩建,另有13个新码头正在建设中;2005年该公司经营的集装箱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10万TEU。集装箱运输船舶的大型化意味着适应船舶的港口土工建筑规模、港口设备尺度和性能以及航道和港口水域水深要求的进一步增加,可能会使得船公司从船舶大型化降低的运输成本方面获得的效益,难以抵偿为适应这类船舶改扩建港口、添置大型设备以及浚深航道和港口水域需要的巨额投资而导致的港口建设成本和经营费用的提高,由船公司推动的采用大型集装箱运输船舶以降低营运成本为目的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将受制于港口。前一阶段船舶的大型化以10000TEU载箱能力为限,A.P.Moiler—Maersk既经营航运又经营码头业务,应该能够更有效地保持船公司与码头利益的平衡,其采用11000TEU集装箱船舶的情况表明,尽管当前因为船舶大型化港口建设成本和经营费用急剧增加,但是还不足以制约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停留在10000TEU载箱能力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唐黎标 《集装箱化》2008,19(5):36-37
目前集装箱化运输系统主要由集装箱船舶港口码头基础设施、装卸设备、铁路和公路等内陆运输通道、堆场仓储和检测配送中心等构成,其目的是尽可能缩短集装箱船舶在港口装卸货物的时间。但是,无论装卸设备如何先进,港口码头的基础设施如何完善,集装箱船舶的航速如何提高,一旦船舶在码头靠泊,  相似文献   

12.
2000年,世界排名前100位的港口集装箱总吞吐量,已经占据了世界集装箱货运量的82.5%。时至今日,年集装箱吞吐量为50~75万TEU的港口被认为能进入世界港口排名前100位。  相似文献   

13.
《水运文献信息》2006,(10):16-16
2000年世界排名前100位的港口集装箱总吞吐量,已经占据了世界集装箱货运量的82.5%。时至今日,年集装箱吞吐量为50-75万TEU的港口被认为能进入世界港口排名前100位。  相似文献   

14.
海洋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由众多模块组城,如港口码头、龙门吊、泊位、码头工人、装载卡车、通信管理系统等,如何对这些众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及分配关系到整个海上集装箱物流系统效率,也是我国航运业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eM-Plant是一种分析离散系统的编程工具,能够实现多模块之间的建模及仿真。本文在分析我国集装箱物流系统特点基础上,给出物流系统层次模型,利用eM-Plant对其进行建模仿真,为提高集装箱物流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不少全球性国际集装箱港口经营集团所获得的巨大成果是勿庸置疑的,而且其发展前景依然光明,但是这些集装箱港口经营集团在港口经营方面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集装箱化》2007,18(4):37-37
2007年3月13日-16日,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在海口召开“中国港口集装箱码头信息工作会议”.来自协会会员单位的88名与会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海口港集装箱公司蔡汝贤总经理主持,海口港航控股有限公司吴雄彪副总裁到会致辞,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袁志耕到会讲话。  相似文献   

17.
肖钟熙 《海运情报》2006,(4):28-30,7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南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现代物流发展成为独立的产业,集装箱港口成为全球投资的热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大扩大了对集装箱港口的需求,而现代物流业的形成与发展,使集装箱港口成为高投资回报率的行业,跨国集装箱港口投资经营公司开始在全球涌现。这些公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本来就从事港口投资与经营的港口业者,另一类是班轮公司。跨国资本的进入大大地促进了集装箱港口的发展,这些老牌跨国公司在给港口带来巨额资本的同时,也带来了长期积累的经验和管理理念。通过推广先进的管理工具和软件,集装箱码头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此外,班轮公司的进入还可以为其投资的港口带来货源。  相似文献   

18.
镜竟 《集装箱化》2006,(8):26-26
估计2005年全球300多个港口集装箱吐量总计3.9-4.0亿TEU,比上年增加约5000万TEU,年增长率为15%。《国际集装箱化》公布的2005年世界30大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为2.18亿TEU,占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的一半左右。这些大港的平均增幅只有11%。  相似文献   

19.
肖钟熙 《集装箱化》2008,19(10):11-12
目前,香港港的发展正面临巨大的考验:继2005年被新加坡港超出屈居全球集装箱大港第2位以后,2007年又被上海港超出,退居全球集装箱大港第3位。进入21世纪以来,香港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缓慢,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其他大型集装箱港口。最主要的是,香港港在珠三角港口群中市场占有率严重下降。1997年,香港港在香港港、深圳港和广州港3个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之和中所占比重是88.7%,2007年,这一比重急剧降至44.2%。  相似文献   

20.
《海运情报》2007,(6):29-32
韩国港口2006年的集装箱吞吐量为1595万TEU,比上年增长5%,其中占大半的世界第五大集装箱港釜山港,吞吐量约1203万TEU(增长1.7%),以下为光阳、仁川,吞吐量分别为157万TEU左右、137万TEU左右。这3个港口是韩国最主要的集装箱港,都在积极建设集装箱码头。韩国政府将这3个港口及其周边地区定为“经济自由区”,在各港设置了“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