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析高性能混凝土对各组成材料的特殊要求的基础上,以强度等级42.5R的硅酸盐水泥,粒径5-20mm化岗岩碎石、NNO型萘系减水剂及矿物掺合料(Ⅱ级粉煤灰和磨细矿渣)为原材料,可配制出具有良好坍落度的C60、C80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可通过变化水胶比及选择不同品种与用量的矿物掺合料来调节。  相似文献   

2.
巴东长江大桥主梁C60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巴东长江公路大桥预应力主梁施工,研究了粉煤灰、矿粉对C60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变形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适量粉煤灰或矿粉运用缓凝高效减水剂双掺技术配制的C60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较高的早期强度和高抗冻性,且降低了混凝土的长期收缩和徐变变形,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C60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在巴东长江公路大桥边主梁上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磨细矿渣粉是配置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技术措施。采用不同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入量进行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及和易性指标的试验,验证矿物掺和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掺和料掺量限值以及适宜掺入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苏祖平  欧阳华林 《公路》2006,(9):107-111
通过平板抗裂试验,研究了海工耐久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采用RCM法研究了海工耐久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的能力。结果表明,使用P.Ⅱ42.5(R)硅酸盐水泥、Ⅱ区中砂、5~25 mm碎石、Ⅰ级或Ⅱ级低钙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及新一代高性能高效减水剂,可以配制出C 50~C 60海工耐久混凝土。  相似文献   

5.
C50~C60海工耐久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平板抗裂试验及RCM法研究了海工耐久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与抗氯离子渗透的能力。结果表明,使用P.Ⅱ42.5硅酸盐水泥、Ⅱ区中砂5、~25 mm碎石、Ⅰ级或Ⅱ级低钙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及新一代高性能高效减水剂可以配制出C50~C60海工耐久混凝土。  相似文献   

6.
合江长江一桥为主跨530 m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拱肋管内混凝土设计为C60高性能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采用真空辅助泵送法施工.经过工艺试验和实桥施工证明:拱肋钢管内抽真空时采用水环式真空泵,施工方便快捷、达到的真空度高、经济性好,非常适合应用于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真空辅助泵送工艺中.  相似文献   

7.
大掺量磨细矿渣粉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述了大掺量磨细矿渣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S95磨细矿渣粉和少量粉煤灰可以配制出早期抗裂性和耐久性均好的C50~C70高性能混凝土,84 d氯离子扩散系数均小于1.50×10-12m2/s;大掺量磨细矿渣粉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徐变较普通混凝土小。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梅溪河特大桥主梁所需C60高性能混凝土高早期强度、高韧性;体积稳定;在严酷环境中的使用寿命长等特性,根据所选用材料的技术指标和配合比设计原则,文章通过对原材料和混凝土性能的分析,对大桥主梁的C60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采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以粉煤灰为辅助胶凝材料,实现了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强度、收缩裂缝等指标,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箱梁C55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鄂东长江公路大桥预应力混凝土宽箱梁,通过水化热、绝热温升、平板开裂、干燥收缩、温度~应力开裂等试验方法,研究箱梁C55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适量粉煤灰或粉煤灰与矿粉复掺,可以改善箱梁C55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掺入聚丙烯纤维可进一步提高其抗裂性能.箱梁采用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未发现有害裂缝,外观良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五河口斜拉桥箱梁,重点研究了粉煤灰、粉煤灰和硅粉复掺、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的双掺技术,配制的C 60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尤其是具有较小的干缩变形,能满足工程进度要求的3 d张拉预应力束和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要求,高性能混凝土在五河口斜拉桥箱梁上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1.
高性能清水混凝土通过使用一些掺合料和外加剂来增强其抗物理侵蚀和耐化学腐蚀性能。通过分析高性能混凝土抗渗透、抗污染、抗干湿交替破坏、耐碳化、耐风化及耐氯离子和硫酸盐侵蚀性能,评价了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势,然后采用微观SEM试验对掺合料与外加剂对水化性能的影响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将粉煤灰或者矿渣粉取代水泥可以提高水化程度,增大C—S—H凝胶含量,起到微孔隙填充和"微纤维配筋"效果,从而增大了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性能。  相似文献   

12.
合江长江一桥为主跨530 m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拱肋管内混凝土设计为C60高性能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采用真空辅助泵送法施工.根据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原理,通过对不同水灰比、含砂率以及不同粉煤灰、膨胀剂用量的配合比进行试验研究,配制出了符合工程需求的施工配合比.在合江长江一桥的实际工程应用中证明,拱肋钢管内的混凝土工作性能良好,强度达到要求,混凝土与钢管接触紧密,能全面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C6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C60高性能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正交设计优化配合比参数,得出最佳配合比,对最佳配合比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C60高性能混凝土,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徐变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水泥用量、矿物掺合料、龄期对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胶凝材料用量一定、水胶比相近的情况下,水泥用量越低,矿渣掺量越大,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值越小;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宜选用比表面积低于444 m2/kg的矿渣,且矿渣和粉煤灰总掺量宜大于40%;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在加载后90 d内增长较大,在120 d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5.
C50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滨州黄河大桥引桥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采用C50高性能混凝土。对将要选用的C50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混凝土收缩、抗渗、碳化和钢筋锈蚀性能等试验研究。还对混凝土的抗氯盐侵蚀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加10%~18%粉煤灰有助于提高C50混凝土的耐久性。掺加的粉煤灰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性能和抗渗性,也可以改善混凝土抗氯盐和抗硫酸盐侵蚀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桥用高性能混凝土长期耐久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滨州黄河大桥主桥是三塔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桥塔采用C55高性能混凝土。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等活性掺和料,配制不同配合比的C55高性能混凝土,并对可能采用的C55高性能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混凝土收缩、抗渗、碳化和钢筋锈蚀以及混凝土的抗氯盐侵蚀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加活性掺合料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铁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要求,针对哈大铁路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箱形简支梁用C50抗冻混凝土,采用P·O 42.5普通硅酸盐低碱水泥、Ⅱ区中砂、5~20(25) mm 碎石、Ⅰ级低钙粉煤灰、S95磨细矿渣粉及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等原材料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复验试验,配制出C50抗冻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其56 d龄期的电通量小于900 C,能承受425次以上冻融循环,具有很高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和抗冻融能力.该混凝土已成功应用于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灯塔制梁场32 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中.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总结国内外已取得的高性能混凝土研究成果,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基于试验结果,通过单一掺入或组合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粉等活性矿物,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配置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分析,得到了适合该工程的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活性矿物掺入量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19.
格丑沟特大桥主桥为系杆拱桥,系梁采用C55混凝土,属高强高性能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要求混凝土具备高工作性能(低坍落度、高流态、稳定泵送)、高抗裂性能(低收缩)、高耐久性能。该文通过掺用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优质粉煤灰以及改善骨料质量、优化骨料级配等技术手段,对系梁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优化及性能试验研究,为工程施工推荐了满足设计要求、经济合理的施工配合比。施工实践证明,系梁混凝土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为配制出适用于大跨度桥梁工程的高性能混凝土,通过掺加大掺量优质的粉煤灰、矿粉,降低水胶比的方法,进行C60低收缩徐变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设计混凝土配合比配制出的混凝土拌合物出机坍落度为170~215 mm ,2 h坍落度损失较小,压力泌水率较低,表现出良好的工作性能;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较高,达到C60强度等级;掺加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具有较低的收缩和徐变,与不掺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相比,长龄期(360 d )的收缩和徐变值降低了30%~50%;通过掺加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降低水胶比的方法可以配制出C60低收缩徐变的高性能混凝土,该混凝土可用于塔柱和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