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周颖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4):117-118,13
2010年辽宁省东港市卧龙屯小流域列为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该文介绍了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措施。科技人员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在分析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实施5项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既沟壑治理措施、坡耕地治理措施、果园治理措施、小河道治理措施、封禁措施。从而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周颖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3):125-126,217,218
丹东地区除东港市有36 232 hm2稻田外,其余多为山区,中小河道多,地形起伏大,河道坡降陡,洪水位高,冲刷力强,水土流失严重。该文就山区小河道治理措施和利用途径予以探讨,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成因及其防治措施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存在施工扰动范围广,水土流失类型多样、强度大、难治理等问题,以重庆万州至开县高速公路为例,阐述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成因及其防治措施体系,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水土保持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全面考虑公路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并估算公路产沙量,从而为合理配置高速公路建设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提供依据,使用道路侵蚀模型SEDMODL2在西南喀斯特地区选取实例道路进行了水土流失估算,并使用USLE计算了路域背景水土流失量,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公路泥沙源的侵蚀强烈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建设对路域范围内土壤侵蚀加剧...  相似文献   

5.
丹东市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针对辽宁丹东水保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分析了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并通过丹东市的治理实践,提出了防治措施和科学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公路建设对沿线的生态环境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在水土流失方面。如何运用水土保持工程,有效地防治公路工程的水土流失,探索出一条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是南方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清连一级公路升级改造(高速)工程为例,对南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产生水土流失的因素和土壤侵蚀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管理措施与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有效地控制公路建设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7.
郴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施工期间的水土流失风险性大小,最大限度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本文建立郴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风险评价模型,并以郴宁(郴州至宁远)高速公路为例进行验证。首先,依据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科学选取评价指标,并根据指标属性进行赋值和标准化处理;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选取的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得到各指标权重;最后,引入水土流失影响度综合评价指数S,建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风险评价模型,根据评价值的大小给出与之对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杨丙龙 《路基工程》2011,(3):202-204
在对张承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等级。阐明了土壤类型,适宜生长的植物;对水土流失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标准;评定出项目所在地的各项生态环境指标均处于三级水平,已达危险边缘,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治理措施,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尽快恢复较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黄延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延高速公路横跨黄土高原、穿越黄土高塬沟壑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施工难度大和所经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状况,提出了水土保持和防护治理措施,并对水土保持措施所取得的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发挥生态的自我恢复能力、治理水土流失,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人工治理。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利用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生态恢复必须遵循自然原则,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的合理配置,以保障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静  曹君丽  杜娟 《公路》2007,(2):93-97
分析砒砂岩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机理,采用USLE数学模型法和类比法,以大饭铺至东胜公路为例,对砒砂岩地区公路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分析砒砂岩地区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并提出公路水土保持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2.
高寒湿地区域公路建设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亮  刘国东  蹇依 《公路》2007,(12):119-123
公路建设水土流失属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类型,其类型、程度和强度与主体工程建设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在空间上表现为沿公路呈线形分布,在时间上与主体工程具有高度同一性。在对213国道郎川段(郎木寺至川主寺)所处的高寒地区进行的脆弱环境条件实地调查和现场测量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成因、特点及防治,结合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以期搞好高寒湿地区域公路水土保持工作,从而有效地改善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密云水库是北京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地 ,库区内有数千条小流域 ,由于水土流失严重 ,每到汛期 ,洪水挟带大量泥沙下泄 ,造成水库淤积。为改变现状 ,自 2 0 0 3年起 ,在水库上游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建设 ,是防洪的基本措施 ,也是涵养水源恢复生态的基本措施。本文以承德县乱水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开阳高速公路水土流失成因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伍卫良  邓敏维  洪旋  刘殊 《公路》2003,(8):127-130
本文阐述了开阳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的成因 ,预测了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数量及危害 ,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预测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和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其分布特性,根据国内外对水土流失预测的研究现状,选择了位于西南土石山区108国道西攀高速公路在建路段的黄水互通式立交A匝道开挖边坡和K 11 100~K 11 210路段左侧的弃渣场进行了观测试验,通过15次降雨量和水土流失量的实测,经过降雨强度、各时段降雨动能、降雨总能量参数单因子和复合因子与土壤流失量的相关分析,得出试验区的天然降雨雨滴中数直径与雨强的对数关系和单位降雨强度与降雨动能的关系;初步提出适用于高速公路建设土壤流失预测中的降雨侵蚀力的计算公式、土壤可侵蚀因子值;修正了经验法中的加速侵蚀系数A值。  相似文献   

16.
关于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抚顺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复盖坡面、缓截水势、蓄存水能、截排水流等措施以控制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建设水土流失分析及水土保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马少杰  刘国东 《公路》2006,(10):128-134
高速公路的修建往往会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以西南地区的4条高速公路为基础,阐述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成因、特点及防治对策。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并积极地采用新方法、新技术,以期搞好高速公路水土保持工作,从而有效地改善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降雨因子对水土流失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在汉十高速公路上设置实验小区,用径流小区法进行了水土流失监测,并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对水土流失量及降雨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研究了降雨因子与水土流失量之间的关系,并对其结果从溅蚀和径流冲刷两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南京江北应急水源建设工程是应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落实省政府要求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确保民生的重要工程。现结合工程案例,通过对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进行预测,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总体布局。其成果为类似的城市应急水源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