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一座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斜截面抗剪加固方案对比实例分析,发现被动加固的后加补强材料,由于受分阶段受力造成的“应力(应变)滞后”的影响,在极限状态下根本无法充分发挥材料的抗拉性能,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主动加固采用预应力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后加补强材料的“应力(应变)滞后”问题,提高后加补强材料的利用效率,以最少的成本,创造最佳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2.
陈金龙 《交通标准化》2013,(12):126-129
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和预应力加固法是混凝土结构常用的补强加固施工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增大截面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且经济有效的加固方法.结合具体工程结构的加固对我国加大截面法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设计进行总结和分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当前社会交通量急剧增加,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易出现梁体跨中持续下挠和箱梁产生结构性裂缝等病害,导致自身强度与刚度难以满足要求,从而影响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为研究体外预应力束刚构桥加固新技术,依托浙江兰溪黄湓大桥,采用一种基于能量变分原理计算的体外预应力增量的加固技术,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法能有效改善墩顶控制截面在在拉应力的情况,经该方案加固后,各控制截面主拉应力消失并转换成一定的压应力储备,最大应力变化幅度达1.121 MPa,各跨中挠度分别减小15.696 mm, 18.790 mm, 17.702 mm,下挠趋势减小,验证了该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加固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大跨度连续刚构桥自身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老旧船闸进行加固改造后的加固效果,对加固中的架桥石船闸进行了多项监测,其中选用钢筋计对帷幕灌浆加固后的闸墙应力进行监测,对船闸闸墙监测应力趋势进行了分析,得出应力处于允许变化范围之内,温度和水位是影响应力变化的主要因素;根据相关方法,由钢筋计应力分析计算出混凝土应力,得出加固后船闸处于安全施工状态.这表明各种加固措施切实有效,加固措施是对船闸整体稳定性验证分析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建立聚氨酯-钢板夹层结构正交异性桥面板及普通钢结构正交异性桥面板空间有限元模型,比较两种正交异性桥面板在不同受力状况和不同截面处各控制点的应力状态,分析两种桥面板的受力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对于前一种桥面板跨中截面和支点截面最大弯矩时,截面上的各控制点的应力随纵向加劲肋数量的减少影响不大,而后一种桥面板的各应力则影响很大.跨中截面处,随纵向加劲肋数量的减少,前一种桥面板的挠度及纵向加劲肋底面的横桥向应力变化不大,后一种桥面板的相应值则影响很大,纵桥向应力则都随之增大.支点截面处,随纵向加劲肋数量的减少,两种桥面板的挠度及纵向加劲肋底面的横桥向应力变化不大,且其差值很小,而纵桥向应力则都随之增大,且其差值很大.聚氨酯芯层的应力只有几兆帕.采用聚氨酯-钢板夹层结构正交异性板代替普通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可大幅度减少纵向加劲肋的数量,甚至在板的纵、横向支承间距适当时可取消纵向加劲肋.  相似文献   

6.
以某跨度575.1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连续T梁桥为研究背景,结合工程实践,对桥梁几何形态参数以及结构自振频率进行检测,桥梁结构刚度处于较好状态;模拟分析了桥梁在各类组合作用下正截面、斜截面的承载能力、变形以及应力等关键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桥梁承载能力满足通行需求;对桥梁的常见病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一座20 m跨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型截面连续梁桥的结构加固设计工作,提出在结构承载能力判定中,合理计入桥面铺装层的叠合效应的必要性。通过有限单元法对结构在组合截面下的工作状态应力进行建模分析和计算。并结合现场成桥试验实测应变值,综合评价了计算模型中混凝土主梁与铺装层之间的合理连接形式,为今后工程中既有桥梁的加固设计和结构承载能力评估等相应工作中对铺装层的考虑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对和原型梁比例为1:5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进行了纵向连续加固前、后的静载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结果对比和分析,简支梁模型经过从向连续加固后可有效的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增加梁的抗弯刚度,减小梁跨中截面挠度和端截面转角,降低梁跨中截面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和受拉区最外层受拉钢筋的最大拉应力。  相似文献   

9.
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提出了一种悬臂浇筑连续刚构桥施工阶段应力状态的灰色评价方法.基于施工阶段的应力监测数据,对应力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关联分析,依据关联分析结果对关键截面应力状态进行评价,进一步应用权重分析法评价全桥施工阶段应力状态,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桥梁施工阶段应力状态合理程度.采用该法对某城市轨道交通三跨连续刚构桥施工阶段应力状态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反映了施工期应力状态与设计预期的对比情况,墩顶附近梁段自浇筑至成桥经历的施工工序较多、受力状态复杂,是连续刚构桥应力状态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底板裂缝是既有空心板桥常见病害之一。依据既有空心板桥底板裂缝检测结果,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了底板裂缝对既有空心板桥的性能影响,并分析了采用粘贴钢板法加固空心板底板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在公路-Ⅱ级汽车设计荷载作用下,该空心板桥已不能满足现在的公路-Ⅱ级汽车设计荷载等级的要求;随着空心板裂缝的发展和材料性能的衰退,跨中截面各块空心板下缘的拉应力和挠度逐渐增大;在采用粘贴钢板法对空心板进行加固后,空心板底缘混凝土的拉应力和跨中截面最大挠度显著降低,提高了桥梁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1.
结合贵州省兴义市楼下长征桥(双跨空腹式石拱桥)加固项目,采用"钢筋混凝土复合主拱圈"加固技术提高旧桥承载能力。综合运用"极限状态法"和"容许应力法"评价加固后桥梁承载能力,从而对加固修复中、小跨径旧石拱桥,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拱桥加固的二次受力特性,分析了加固后拱圈组合截面内力分配情况;运用荷载置换率和加固层利用率分别对原拱圈和加固层拱圈进行分析,完成加固效果评价。依托实际工程,进行有限元分析,证实了基于组合截面分析的拱桥加固效果评价方法的合理性、直观性,对于同类型桥梁的加固效果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主副拱协作体系(斜靠式)拱桥由主拱肋和斜靠其上的副拱肋构成,是一种受力复杂的空间组合体系。以主副拱协作体系柔性系杆拱桥为研究对象,计算得到了主副拱肋受力随拱肋截面刚度的变化规律,通过拟合数据点得到拱肋内力和抗力关于拱肋截面的参数表达式,在特定优化目标条件下,实现了对主副拱肋刚度的优化,并通过有限元模型验证了优化的正确性,对该类桥型的相关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复合主拱圈加固石拱桥加固前后力学性态的角度,结合具体的实际加固工程,对加固前后主拱圈截面内力进行计算,阐述主拱圈截面强度和整体"强度-稳定"性提高率,验算新旧拱圈结合面抗剪承载力和新增结构对原结构的影响,提出一项基于承载力提高率的加固增强总体效果评价指标,以期对石拱桥加固设计方案比选、加固质量评定有一定的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介绍双曲拱桥典型的病害,分析了常用的加固方法的优缺点,采用改变截面形式对辽宁省某双曲拱桥进行加固,即拱肋之间新增新浇钢筋混凝土拱板,使其与拱肋、拱波形成箱型截面,通过提高截面面积、改善截面刚度的方式提高双曲拱桥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掌握偏压隧道洞口段复合式套拱的力学性能,通过对林屋隧道进口洞口段的复合套拱的桩底应力、桩身应力、钢架应力及拱顶下沉等进行了监控量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偏压地形情况下,复合套拱桩基底应力分布不均匀,极易造成基底不均匀沉降;偏压隧道洞口段复合套拱受力情况复杂,桩身底部易产生拉应力,拱肩、拱顶部位易产生较大压应力,不利于整体稳定性;复合套拱的两侧边桩对于提高隧道洞口整体稳定性有极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在钢筋混凝土主拱固应用的可行性,特进行了模型试验。分别对拱顶和拱脚进行加固,分析拱顶和拱脚及1/4截面在加固前后的应变和挠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主拱圈承载力得到提高,加固效果显著,此方法是可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石拱桥加固方法及力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石拱桥加固可行性及结构耐久性,提出一种新的复合式加固方法:用L形钢筋混凝土肋加固主拱。在对拱桥结构受力性能、加固维修方法进行广泛调查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以重庆市涪陵大溪河大桥为依托工程,分析其结构加固改造和施工方案,并对石拱桥主拱加固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及石拱桥加固前后的受力性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以一座石拱桥拆除施工为例,详细介绍了石拱桥结构的受力特点,分析了空腹式石拱桥不同拆除方案对结构受力状态的影响,并对该桥的拆除施工顺序进行了优化分析,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拆除施工和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杨俊 《交通标准化》2009,(11):17-19
针对双曲拱桥产生病害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双曲拱桥加固方法的可行性,可为日后同类桥梁进行改造加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