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黄小军 《世界海运》2014,37(10):39-41
简述水下救生设备的种类、范围、应用方式等,概述国际海上人命救助公约(SOLAS)与水下救生设备应用及人员训练的若干关系,为水下救生设备的应用与人员训练的发展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对救生艇事故多发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0前言救生艇,顾名思义是在船舶碰到危险时挽救船员生命的一种装备。《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第三章及《国际救生设备(LSA)规则》对救生艇和其它救生设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船舶必须按照上述公约的要求配备救生艇,定期组织船员进行相应的演习  相似文献   

3.
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过去编订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SV)显然已经落后,目前在编订1980年船舶安全公约时对第三章救生设备完全重新编写,目的是排除以往救生设备在制造及使用方面所存在的缺陷。为此研制了新的一代救生设备,例如自动扶直救生艇及自动升浮艇并设计了可吊的气胀式救生筏使能保证干燥地登上救生筏。此外还规定集体救生设备中必须配有个人用救生设备。文中对新型救生设备附有结构图。  相似文献   

4.
极地航行存在附加风险,船舶应急操作能力尤为重要,极地救生设备应能适用于海冰、低温及其他极地环境条件,超出了常规船舶救生设备性能标准和试验方法的要求。在现有《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极地水域航行船舶规则》(极地规则)要求,分析极地环境对救生艇及其降放装置和气胀式救生筏的不利影响,提出适应极地环境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并通过试验方法验证措施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归纳救生艇和气胀式救生筏及艇筏降放设备性能标准及试验方法,为参与LSA规则修订、指导极地救生设备研发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简讯     
船舶救生设备专题学术交流会在宁波召开自从《1960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颁布后,救生设备长期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进。尽管在这期间也有一些新颖的救生设备不断问世,但有关国际公约、规则并未对救生设备提出新的更为安全可靠的高标准的要求。即使修订后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变动  相似文献   

6.
1 概述气胀救生筏是各类海船必须配备的主要救生设备之一。它具有存放体积小,重量轻,乘员定额高,营救效果好,经济实用等显著优点。在海难事故中,气胀救生筏成功地营救了不少遇难者的生命,发挥了极好的救生功能,使它在船舶救生设备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成为深受用船部门欢迎的一项重要救生设备。气胀救生筏的这种重要性,在1986年7月1日生效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1983年修正案》(简称《83修正案》)第Ⅲ章有关款中作了充分肯定,从而成倍增加了它在货船  相似文献   

7.
国际海事组织(IMO)于1991年11月6日的大会第17次会议上,正式通过了海大决议A.689(17)的《救生设备试验》,以满足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83年修正案第Ⅲ章的要求。国际海事组织并通函各国政府保证各种救生设备均应经受过该决议附录中所建议的试验,或经受主管部门满意的、实质上与该建议相等效的试验。A.689(17)决议将于5月  相似文献   

8.
黄志 《航海技术》2000,(2):80-80
有关商船上救生设备及器材的新规则于1998年7月1日开始生效,此规则属于经修改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的第三章,取代了1983年的版本。新规则提供了一整套综合的包括救生设备各个方面的要求,从救生艇到救生衣、救生浮具等,还明确指出当须弃船时,为拯救旅客和船员的生命,应作的必要安排和准备。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事》2007,(1):22-23
MSC.215(82)船舶专用海水压载舱和散货船双舷侧处所保护涂层性能标准MSC.216(82)通过经修订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修正案MSC.217(82)通过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FSS规则)修正案MSC.218(82)通过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规则)修正案MSC.219(82)通过国际载运散装危险化学品船舶  相似文献   

10.
阮士成 《江苏船舶》1997,14(4):28-32
<正> 船舶救生装置是全船舾装设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船舶遇难后救生的一个关键,每艘船舶必须配备。随着国际航运事业的发展,国际海事组织(IMO)对救生设备与装置提出了不断更新的要求。1983年6月17日,在伦敦召开的第四十八届海上安全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对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83年修正案(以下简称《83SOLAS修正案》),并定于1986年7月1日起生效。在《83SOLAS修正案》中对救生设备和装置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原有的救生设备和装置在许多方面已难以满足修正案的要求。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近几年来,国外厂商已纷纷设计和制造了不同型式的安装于船尾中线处的自由降落式救生装置来满足修正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救生艇、救生筏是船舶重要救生设备,也是船舶接受国内外安全检查时必查的应急设备之一,这些设备应随时保持完好、可用状态。2009年下半年,由巴黎备忘录(PARIS MOU)和东京备忘录(TOKYO MOU)联合发起了对救生艇集中大检查(CIC)。在PSC检查中,涉及到救生设备方面的重大缺陷导致船舶被滞留率仍  相似文献   

12.
个人救生设备在救助人员生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PSC检查的全球化、频繁化,对船舶和船员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同时,有关国际公约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完善。1996年6月4日通过的MSC47(66)决议“1974年SOLAS修正案”,对公约第三章“救生设备与装置”作了全面的修改,且已在1998年7月1日生效。此后,MSC48(66)决议又以原第三章C部分为基础,扩充为新的第三章的单项规则——国际救生设备规则,即《LSA规则》,在1998年7月1日,成为强制规则。  相似文献   

13.
《船艇》2006,(2)
江阴市北海救生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生产各种规格的抛落艇、救生、救助艇、高速救助艇及其相配套的艇架及其他教 生设备。产品满足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96的修正案及国际救生设备(LSA)规则和国 际海事组织MSC 81《70)试验决议。产品已通过中国船级社CCS及国际上A日S、BV、 NK、ONV、LR等船级社的认可.产品远销东南亚及亚洲各国。我们以优质的产品和完善 的售后服务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 嗯霎黔海口安航达船舶用品有限公司 }本公司是海南省唯一家经营船用设备物料·备 联系^:林道安,~523”}件品种齐全的船舶用品有限公司。主要经…  相似文献   

14.
罗超 《世界海运》2019,(8):45-48
针对业界对《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规则)中关于救助艇降落设备布置要求的一些不同理解进行探讨,结合PSC特别案例分析梳理具体要求的理解和运用,跟踪规则修订提案的研究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PSC检查对船舶和船员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时,有关国际公约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完善。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规则)将个人救生设备划分为五种,即救生圈、救生衣、救生服、抗暴露服和保温用具。其中救生服、抗暴露服和保温用具的基本用途均是为了减少人体在水中热量的散失,但是在功能、配置及使用方面三者有何区别,现场检验中关注哪些方面?如何更好地理解LSA规则及  相似文献   

16.
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按SOLAS 80规定制造的船用救生设备以及救生艇(预备艇),本文就救生设备用吊卸装置和个人用救生设备及其附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船舶的救生设备作为海上人命安全最为关键的设备,始终是港口国监督检查官、岸基管理人员以及船员最为关注的重点之一。不仅要确保这些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状态,还应当保持随时可用。某日,我和同事一起登上一艘外国籍船舶进行港口国监督检查,在对救生设备检查时,我发现左舷救生筏的首缆和薄弱环未连接到船体上,明显不符合《国际救生设备规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国际救生设备配备标准多年来的多次修改历程。讨论了自2016年执行至今的修订案存在的局限性,阐明我国申请配备标准被国际采纳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罗超  林粤敏 《世界海运》2020,43(5):48-51
介绍《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规则)和国标中关于自由降落救生艇降落设备布置要满足防止意外脱开功能的要求,结合实船事故案例和PSC典型缺陷,分析压艇装置、维护保养装置和艇钩安全销防意外脱开的具体要求,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20.
1983年初国际海事组织(IMO)发布了对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的修正案,其中第三章救生设备完全是重写的. 该修正案将从1986年7月1日起生效,它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气胀式救生筏也在其例,其中,许多条款的规定更加严密,以便使所有救生筏符合一些有远见的航海国家制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