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在桥梁安全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桥梁的安全性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基于遗传算法与BP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新的桥梁安全评估方法。该算法采用遗传算法和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P)相结合的混合算法来训练前馈神经网络,即先用遗传算法进行全局训练,再用BP算法进行局部精确训练,既克服了传统BP网络训练时间长,易陷入局部极值的缺点,又提高了全局收敛的效率。采用该算法对一座悬索桥——宜昌长江大桥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与专家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该算法收敛速度快,预测精度高,为桥梁的安全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对桥梁损伤评估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E-BP神经网络的损伤评估方法。该方法引入差异演化算法(DE算法),通过对已有的桥梁损伤评估实例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可使神经网络较好地表达评估结果与评价因素之间的关系。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充分引入DE算法,避免了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最值及收敛慢的缺点,经该方法训练好的网络可以对实际桥梁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模糊神经网络在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模糊神经网络引入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可靠性评估,充分利用高斯隶属函数的万能收敛性、人工神经网络的自学习性和模糊神经网络高度的非线性进行桥梁结构可靠性评估.以常宁北门桥为例,以受力最不利截面的实测位移、应变、挠度为神经网络输入参数,输出构件的可靠指标.算例表明模糊人工神经网络应用在桥梁结构可靠度评估,为桥梁评估开辟了的新途径.该方法简单、合理、思路清晰.  相似文献   

4.
蔡长丰  郝海霞 《公路工程》2008,33(2):150-153
将模糊神经网络引入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可靠性评估,充分利用高斯隶属函数的万能收敛性、人工神经网络的自学习性和模糊神经网络高度的非线性进行桥梁结构可靠性评估。以常宁北门桥为例,以受力最不利截面的实测位移、应变、挠度为神经网络输入参数,输出构件的可靠指标。算例表明模糊人工神经网络应用在桥梁结构可靠度评估,为桥梁评估开辟了的新途径。该方法简单、合理、思路清晰。  相似文献   

5.
用养护规范中17个评价指标作为输入层网络神经元,把桥梁损伤等级参数作为输出层神经元,建立了桥梁评估3层BP神经网络模型.选用湖北省110座旧桥的评估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后10个作为测试样本,经过2 068次迭代运算的网络训练,得到了误差满足精度要求的收敛网络.将待评估的桥梁参数输入训练好的网络,得到评估桥梁的技术状态等级...  相似文献   

6.
针对模糊综合评判在确定权重上的不精确性,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对桥梁进行等级评估。通过大量输入数据的训练得出实用的判决系统,不仅消除了权向量选取仅靠经验的缺憾,而且加快了判决结果的得出。通过各次权值对比与误差分析,证明了神经网络的有效收敛及该方法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7.
在桥梁损伤评估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桥梁损伤评估方法。该法通过神经网络对已有的桥梁损伤评估实例的学习,可使神经网络较好地表达评估结果与评价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代替评估群体进行评估。这不仅可以减少评估的工作量。节约人力物力,还可以较好地利用和积累专家经验知识,降低评估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同时,建立的评估系统具有自学习功能,可以在没有专家或缺少专家的条件下,模拟有经验的评估机理,完成对旧桥损伤的评估。实例计算表明,各网络模型花费很少的时间完成对样本的训练后,便可利用训练好的隐含层权值与阈值对实际桥梁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基于径向基网络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安全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全桥安全性评价为总体目标,在以往桥梁安全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并结合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基于径向基网络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安全性评价方法.从影响钢管混凝土拱桥安全性的承载能力、承重构件损伤以及外观损伤等3个主要方面进行考虑,分别建立RBF神经网络安全性评价模型,采用现场实测数据评价结果作为神经网络训练和检验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学习训练,获取专家的经验知识和直觉思维,建立高度非线性的输入与输出的映射关系.通过仿真得到桥梁承载能力、承重构件损伤、外观损伤以及成桥状态下最终的安全性信息.以武汉市晴川桥为例进行工程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地反映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的安全性状况.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奇检测技术的斜拉索状态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应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新奇检测技术进行斜拉索状态评估的方法.通过对监测系统采集数据分析处理,生成训练神经网络需要的样本数据,按要求训练网络,建立了基于新奇检测技术的多阶段状态评估的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斜拉索状态评估的两个阶段:状态预警、状态异常位置识别.状态异常位置识别采用逐步分区识别的方法,最终将损伤拉索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在深入研究现有桥梁安全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把模糊理论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应用于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安全性评价,建立了一种基于三层神经元的多用途量化模糊神经网络评价模型,通过样本学习训练,获取评价专家的经验知识和直觉思维。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降低了评价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影响,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评价桥梁安全性的方法很多且各具特点,但往往对同一桥梁的评估结果差异颇大。文中提出基于程度分析法评估桥梁安全性。建立桥梁安全评估体系,采用基于程度分析的模糊判定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者及评估对象的权向量,评估桥梁各构件、部件及总体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估结果与用规范评定结果相近,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评估桥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模糊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知识,根据其知识体系和既有桥梁可靠性的研究特点,结合相关文献的规定和研究成果,引入与所检测的截面裂缝宽度、应变值和应变值相关的评估参数Z,利用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养护等级标准给出了构件技术状况等级与可靠指标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模糊神经网络的理论优势,对输入变量(实测数据:裂缝宽度,应变值和应变值)进行训练,计算出构件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可靠指标,其可用于既有桥梁结构构件可靠性评估中。并结合一实桥拆除构件的试验结果,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验证了本方法应用于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构件可靠性评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小榄水道特大桥V型斜腿预应力索由斜腿外部的两端张拉优化为在斜腿内部利用张拉锚箱对称、分级单端张拉的技术,对预应力索张拉过程中支架及V型斜腿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提出了监控要求.采用预应力索来调节V型斜腿施工的应力分布.有效地防止了斜腿根部混凝土的开裂,成功地解决了大角度、大截面V型斜腿施工难题,为同类型桥梁施工积累了经验.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斜腿刚构应用于高速公路跨线桥,在山区、丘陵、岗地和平原都以其独特的造型,为高速公路和地方增加了一道风景;尤其是斜腿刚构简单、合理的受力特点与其造型的完美结合,使其在高速公路桥梁,特别是跨线桥梁中占有一席之地.结合重庆~丰都高速公路工程实际,应用M1DAs对斜腿刚构主梁、斜腿进行计算、分析;对斜腿刚臂单元,斜腿根部受力状况,边跨与中跨合理比例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混凝土梁式桥梁综合性能的评估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包含结构安全性、耐久性以及适用性的综合评估模型.根据混凝土梁式桥梁的特点从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以及适用性的角度出发,分别建立了基于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评估模型以及基于目标层和指标层的桥梁结构的耐久性、适用性的评估模型.在已建立的评估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各指标的确定权重和评价标准,采用模糊理论对其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分别进行评估,根据模糊理论的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其评估结果.最后基于桥梁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的单项评估结果,对桥梁结构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估分析.结论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混凝土梁式桥梁的综合性能,得出的性能评估结果与实际相适应,可以为桥梁结构的养护维修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既有桥梁质量评估过程中定量指标与定性意见难以综合的问题,采用了多级模糊模式识别与非结构性决策理论的桥梁评估方法。该法可综合考虑定量、定性评估意见及评估人权重来对桥梁质量状态做出综合评估。工程应用表明,该法可对桥梁质量做出准确的评估,确保桥梁运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综合考虑环境、施工条件、水平推力和桥梁损伤等因素,成功拆除了一座大跨径斜腿刚构桥-陇西互通主线三号桥。文章根据该桥拆除的工程背景、工程特点、施工难点及重点,总结了大跨径斜腿刚构桥拆除的方案设计、贝雷支架搭设技术以及斜腿打断技术,为今后类似拆除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斜腿刚构桥受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施工中的某斜腿刚构桥为工程背景,对其进行系统的力学性能分析,通过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影响桥梁运营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了斜腿刚构桥施工过程及成桥状态下最不利受力环节的状况,探讨各因素对桥梁结构的影响,总结出一些常规并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斜腿刚构桥有着简单、大气的独特结构形式,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城市桥梁的审美需要,该类型桥梁在受力上兼具梁式桥和拱式桥的特点。本文主要针对斜腿刚构桥梁的试验检测,简单阐述荷载试验过程中区别于其他类型桥梁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模糊可靠性设计理论,对公路钢筋混凝土桥梁强度的模糊可靠性设计方法进行分析,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贝叶斯理论确定桥梁疲劳寿命概率分布.综合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两种失效模式对桥梁安全性的影响,对桥梁体系的模糊可靠性进行了评估,预测该桥梁的剩余使用寿命,进而提出了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