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纯电动汽车所采用的动力电池组是由多个单体电池组成的。在目前的电池制造技术水平下,纯电动汽车的蓄电池虽然是同一型号、同一规格,但各蓄电池的电压、内阻及容量等参数存在差别。单体之间的性能差异在蓄电池整个生命周期里不可避免的存在,组合成多节串联电池组后,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不一致会导致单体电池由于过充、过放而提前失效。这不仅缩短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而且会因为单体电池的内阻增大和有效活性物质减少而使动力电池充放电能量转换效率下降和输出功率降低,并导致电动汽车的动力学下降。  相似文献   

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电池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李槟  陈全世 《汽车技术》1999,(10):11-14
根据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要求蓄电池具有更高的比功率和充放电效率,提出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铅酸电池的充放电模型,并通过试验总结出主要模型参数的最佳工作区。所得结论为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是指以蓄电池与辅助动力单元(APU)共同作为动力源的汽车。由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节能和降低排放污染方面的明显优势,因而受到很大的重视,研制开发和产业化的进程相当快,目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主要有两种混合驱动结构,串联式和并联式,对这两种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对并联式结构中的不同结构进行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电动汽车的发展已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方向之一。电动汽车的动力蓄电池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起动、加速、续驶里程等多项性能。因此,对动力蓄电池进行测试是电动汽车研发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对动力蓄电池性能的研究和评价大多数只是停留在对蓄电池单独进行试验的层面上,即在对蓄电池进行恒流放电的情况下对其性能进行研究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电动汽车包括蓄电池电动汽车或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中混合动力汽车以其低排放、节约能源、续航里程长、不改变现有基础设施的优点,在电池技术瓶颈未有突破的情况下,是目前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在日本政府实施严格的汽车环保法案、给予达标车辆  相似文献   

6.
车用锂离子二次蓄电池已经开始在批量生产的汽车上得到应用,例如在丰田的普锐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日产的聆风(Leaf)电动汽车、三菱的i—MiEV电动汽车、富士重工的Stella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在小批量的宝马的Active Hybrid7的混合动力车上也搭载锂离子蓄电池。  相似文献   

7.
<正>一辆纯电动汽车组合仪表上的低压蓄电池故障灯点亮,在车辆上电以后,维修技师通过检测低压蓄电池的充电电压低于12.5V,发现低压蓄电池无法充电。对于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低压蓄电池无法充电的故障现象,维修技师必须了解DC-DC转换器的工作原理与检修技巧。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介绍电动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高压(HV)蓄电池充电系统,包括国标要求、充电系统操作、充电系统基础知识、交流(AC)充电及通信、直流(DC)充电及通信等内容。车型以知名车企捷豹路虎为例,该车企不仅生产混合动力汽车(如揽胜运动P400e),还生产纯电动汽车(如捷豹I-PACE)。电动汽车高压(HV)蓄电池充电系统符合一系列国内和国际标准,所以,不同车企生产的不同车型其高压(HV)蓄电池充电系统都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9.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当今汽车研究与开发的热点,本文阐述了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特点,并分析了各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性能特点,提出了对我国研究与开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类型与参数选择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一、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基本组成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主要由发动机、电动机、电动机控制器、蓄电池组、动力合成器和机械传动装置等组成,如图1所示。如果蓄电池组可通过外接电源进行充电,则称为插电式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图1中带箭头的实线和虚线表示了车辆在运行过程中能量的流动方向。二、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工作模式1.纯粹的发动机驱动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由于传统的大修模式存在随意性大、标准不统一、经济性差等问题,再制造技术的逐渐成熟为工程机械的修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基于再制造技术的大修方案,依托再制造产业的技术、效率、成本优势,将大修的难点转移到再制造企业新的大修方案不但可以有效遏制机械装备性能劣化趋势,减小大修工作量,而且可降低使用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2.
拥挤是国内外用来描述路况最通俗的代名词,主要在于简单易懂;目前以车速间距发布拥挤等级的方式常会发生与用路人主观之行车拥挤感知经验不符的现象。文中以路段固定侦测器之实时交通参数、CCTV信息画面,结合类神经网络理论,探究群体用路人于号志化干道上之拥挤感知。以台15线为例,进行主观拥挤指针之模式建构与评估。  相似文献   

13.
道路路面用橡胶沥青的性能特点与指标体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体现了极限强度和使用状态力学指标截然不同的表现。首先展示了这个显著的差异,随后根据橡胶沥青复合特点,解释了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不同指标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参考国际上成熟应用橡胶沥青的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范,以及在我国的研究和工程应用经验,推荐了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技术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边坡中各处的滑坡体厚度、滑坡推力、地层抗力等不同,则各处抗滑桩的设置也应有所不同,即应采用变刚度布桩。变刚度抗滑桩有竖向上桩身刚度不一致、横向上桩间距不一致、纵向上桩排距不一致及各桩截面大小不一致四种类型。为模拟滑体的厚度和滑坡推力在横向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建立了抗滑桩加固边坡的三维模型,在模型的左右两侧设置竖立的薄层岩壁,并对设置岩壁边界与未设置岩壁边界的情形进行了比较,发现设置岩壁边界后,滑坡在横向上呈不均匀分布,与实际情况接近。研究了变刚度抗滑桩在桩横向变形、桩弯矩等方面的特性,并与等刚度抗滑桩进行了比较,显示了变刚度抗滑桩加固边坡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沥青混合料疲劳耐久性设计参数的不确定性与不科学性问题,从疲劳试验方法及疲劳性能表征模型两方面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表征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其未来发展方向。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主要通过室内外不同疲劳试验进行研究,不同试验方法所用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尺寸、形状,试件内部所处应力状态及试验条件皆各不相同,而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由沥青结合料与不同粒径矿料通过搅拌和碾压而成的多相、多组分、多尺度黏弹性混合料,其力学响应具有显著的时间、温度与应力状态相关性,不同试验方法所对应的加载速度、试验温度及应力状态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故其试验结果呈现出显著的不确定性,其疲劳性能表征模型参数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此外,常用的室内材料疲劳试验方法大多为一维或二维应力状态下的疲劳试验,这与沥青路面结构实际服役过程中所处的三维应力状态不符;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表征方程大多来源于一维应力状态下的疲劳试验结果,因此,用简单应力状态下的材料疲劳试验方法与性能表征模型难以客观表征三维应力状态下沥青路面结构的疲劳抗力,从而导致沥青路面疲劳耐久性设计存在较大的偏差。建议开发与沥青路面服役状态一致的三维应力状态下的疲劳试验方法,并建立三维应力状态下疲劳表征模型,以消除不同试验方法及试验条件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表征的影响,提高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表征的有效性与完备性。  相似文献   

16.
The need for an embedded system that can fuse incomplete, inconsistent, and imprecise decisions from several sensing systems is a crucial step in achieving an effective decision for occupant safety measures.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decision fusion strategies of a multi-sensing embedded system to achieve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in the reliability of occupant safety through the fused decisions. Multi-sensing approaches to determine weight, vision, and crash sensing are developed for occupant detection, classification, position calculation, and crash detection. A rule-based decision fusion algorithm is then developed to fuse the multi-sensing decisions. The developed sensing systems are incorporated into an embedded device. To execute the embedded system, a system interface between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is developed using Lab Window/CVI with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al time operation of the embedded system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cision fusion algorithm, characterize the safety measures and monitor the decision application. Several events were tested that 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mbedded system is robust towards occupant safety measures.  相似文献   

17.
选择桥梁设计方案,涉及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在某些情况下相容,在某些情况下又相斥。为了协调这些复杂关系,并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本文引入两级模糊优选模型及非结构性模糊决策理论。并运用此模型,进行一桥梁的设计选型优化,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证明了此模型在桥梁方案比选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工程零件清单(EPL)用于向公司的其他业务部门传递开发车辆的零件信息,其准确性和完整性影响整个车辆开发过程。当前各EPL信息分散,数据不一致,共用件,专用件查询困难,因此提出构建跨平台车型EPL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9.
在智能交通系统应用中,常常需要利用多种传感器对不同的交通目标进行数据采集,经常遇到时间不同步、数据率不一致的问题。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多目标数据的时间对准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多目标跟踪的基础问题,提高了数据融合效率,并通过仿真实验及与传统时间对准方法的比较给出了该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trucksim重型汽车动力学仿真软件,对六轮双轴重型汽车在低附着路面左右车轮附着系数不一致情况下进行紧急制动的行驶工况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低附着路面进行紧急制动时,对制动轮进行制动压力控制,有ABS控制的重型汽车比没有ABS控制的重型汽车具有更好地行驶稳定性。但在低附着路面上,有ABS控制的重型汽车比没有ABS控制的重型汽车的制动距离增加了很多,这对重型汽车的行车安全性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