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港区交通特性的分析,从分析车辆跟驰行为中的基本特征入手,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方法,研究港区车辆上坡行驶特性,并通过修正车辆及线形参数,建立了仿真模型来获取合理的道路线形参数.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港区交通特性的分析,从分析车辆跟驰行为中的基本特征入手,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方法,研究港区车辆上坡行驶特性,并通过修正车辆及线形参数,建立仿真模型来获取合理的道路线形参数。通过工程实例,仿真结果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3.
结合港区道路、车辆以及驾驶员特性,通过港区车辆的受力分析,合理修正各种参数,对港区车辆在转弯行驶中交通特性进行了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仿真研究,对港区道路线形设计及评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1):165-166
港区内道路交通特性不同于一般城市道路,其道路集疏运能力是影响港区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针对杭州港区临浦作业区的交通特点,对港区内的道路宽度、车辆换算系数、车流速度和密度等参数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港区货运量吞吐规模,对港区规划道路集疏运能力进行适应性评价,有助于提升港区道路网规划和建设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路霞 《北方交通》2010,(5):15-17
通过分析车辆行驶特性,指出了设计车速作为路线设计基础参数存在的缺陷,从而提出了运行车速理论,并且结合川九路的成功案例,论述了运行车速在道路线形设计中应用的合理性,并对传统道路线形设计方法提出了改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车辆行驶特性以及车辆与公路线形相互关系的分析,论述了运行车速理论在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宽容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7.
针对港口交通构成以大型货车为主的交通特性,从平面、竖向以及平纵组合角度对港区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几何线形安全设计进行研究,以保障港区道路平面交叉口安全,降低事故率及事故伤害。  相似文献   

8.
山西高速公路几何线形控制设计车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山西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调查数据,简明阐述合理选择几何线形控制设计车辆的重要性。结合我国现有机动车辆设计参数的调查结果,与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设计车辆参数进行对比分析,以美国AASHTO的方法为依托,结合公路运营车辆实际尺寸,为山西高速公路线形设计提出了控制设计车辆类型及尺寸。相关结论对于高速公路安全设计及有关标准的修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路线形与车辆运行速度及交通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介绍公路线形对车辆运行速度的影响因素,详细分析公路平、纵、横线形及线形组合等因素对运行速度的影响,提出线形元素与运行速度之间的模型关系,并分析公路直线、平曲线、路线纵坡及线形组合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说明公路线形设计的合理性对车辆运行速度及交通安全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使公路设计线形尽可能连续、协调,从本质上达到安全设计的目标,保障车辆行驶安全,基于运行速度设计法,探讨了公路平面线形指标、纵断面线形指标、超高指标、视距指标等在公路路线设计中的选取及其与车辆运行安全的关系。通过典型实例,采用运行速度法对山区高速公路线形指标进行检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修正设计参数并采取运行安全控制措施,为运行速度设计方法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汽车的动力特性和通过特性为理论依据,根据目前快速公交专用车辆大都采用低地板大型铰接底地板车辆的现状,结合其容量比一般普通公交大得多的特点,对快速公交专用道的道路线形设计进行分析,提出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公路线形设计与运行速度及交通安全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论述山区道路线形设计与运行速度及交通安全的关系,分别从平面因素、断面因素、线形组合等几个方面分析线形设计与运行速度的关系.运行速度能够实时反映驾驶员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这是综合驾驶人、车辆、道路状况等信息之后表征出的车辆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反映高速铁路线路空间线形作用下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特征,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综合考虑车辆系统与轨道系统的动力响应,提出了高速铁路线路空间线形的动力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法.针对高速铁路平纵断面参数,确定了变化敏感的动力学指标,并给出了具体的高速铁路空间线形评价指标.以高速铁路纵断面线形评价为例,详细介绍了该研究方法的应用与实施过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高速铁路纵断面的参数设计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速为350 km高速铁路线路线形参数的设计过程中,竖曲线的设计原则是应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坡度及较大的竖曲线半径,且夹坡段长度不小于300 m.   相似文献   

14.
为给弯坡组合路段提供安全可靠的设计方法,对国内外道路线形设计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综述以往道路线形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从速度、车辆行驶特性、驾驶员心理、生理以及可靠性理论四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其优点和不足,提出两种弯坡组合路段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以机动车辆的动力性能、跟驰行为和换道行为作为生成规则,构建港区车辆纵坡行驶的元胞自动机仿真模型,针对港区道路纵坡优化设计,提出优化的纵坡设计参数,并运用研究成果对天津临港A30路互通立交的纵坡设计进行论证和优化,对于提高港区道路的交通安全、通行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机动车辆的动力性能、跟驰行为和换道行为作为生成规则,构建港区车辆纵坡行驶的元胞自动机仿真模型,针对港区道路纵坡优化设计,提出优化的纵坡设计参数,并运用研究成果对天津临港A30路互通立交的纵坡设计进行论证和优化,对于提高港区道路的交通安全、通行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合流区作为港区集疏运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匝道和主线车道的关键节点。其通行能力的大小往往影响着匝道、主线的运行情况。区别于传统的建立在对城市道路基础上的车辆折算系数,在实测交通数据的基础上,对合流区的车型按照车辆对道路的占有率分成4种车型,并且分析这4种车型形成的车头时距特征,以此推出车辆折算系数计算模型,进而计算合流区的理论通行能力值,最后通过标定参数的VISSIM仿真对合流区进行合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道路线形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分析 公路的线形最终是以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和横断面形式组合而成的立体线形映入驾驶员眼帘的。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所选定的实际行驶速度,是由他对三维立体线形的判断做出的。公路的立体线形除必须满足驾驶动力学要求的最小值外,还应满足驾驶员视觉心理方面连续、舒适的要求.反映公路线形好坏的关键是速度的连续性,它直接影响道路交通的安全。通过对多起交通事故的分析,我们发现公路线形几何要素的不合理以及各种不良的线形组合.均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道路边线的作用和特点,提出了道路边线线形变化规律的显化问题;结合道路边线与中线的关系,探讨了公路弯道边线线形参数计算和边线线形设计的问题,推导出了边线四旋线参数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0.
车速是车辆在道路上行驶过程对路线线形最为直观的反映。车速变化的大小也就代表着线形连续程度,是道路线形和司机主观期望共同作用的结果。车速是联系线形设计和运营这两个阶段的纽带。事故率大小直接反应公路线形的连续性,事故多发地.也必然代表着其线形连续性存在问题。因此,采用基于运行速度的连续性指标作为检验和评价线形安全性的参数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