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通过对武义解放路和东升中路交叉口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交叉口存在的问题,从交通渠化和信号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改善交叉口的方案.通过用TSIS仿真软件对交叉口改善的运行效果进行仿真,最终得到一个适合中小城市的交叉口改善设计总方案.  相似文献   

2.
邓文  彭愚 《交通标准化》2007,(2):161-164
通过信号交叉口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从时空交通设计优化方面提出交叉口优化方案,并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交叉口的现状和优化方案进行仿真研究,发现其效果良好,对交叉口的性能有很大的改善,因此该优化方案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境内国道102与306交叉口的实际交通调查,通过Vissim交通仿真模拟软件,对交叉口进行交通运行状态评价,结合交叉口交通特性,提出改善方案并再次进行仿真评价。  相似文献   

4.
基于VISSIM软件的交叉口仿真与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哈尔滨某交叉口交通情况进行数据调查和分析,从时空交通设计优化方面提出交叉口优化方案,并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交叉口的现状和优化方案进行仿真研究。通过新旧方案的对比,得出利用新方案能够提高交叉口交通效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VISSIM在信号交叉口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市东莞庄路和广园快速路交叉口为例,运用VISSIM软件进行交通流微观仿真分析,找到该交叉口交通拥堵的问题所在,从路口渠化、信号配时等角度提出多个改善方案,再进行方案的仿真对比,逐步得到最佳的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6.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道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交叉口发生堵塞,会影响交通的有效运行。因此,如何提高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对城市的交通有重要意义。以南稍门十字交叉口为研究对象,借助VISSIM交通仿真软件,调查其高峰时段的现状交通量、信号配时方案及车道功能的划分,研究交叉口优化配时方案和改善交叉口车道划分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的减少车辆延误,提高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证明VISSSIM仿真软件在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应用达到良好的改善效果,为解决目前城市平面交叉口日趋严重的拥堵现状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永钢 《交通标准化》2010,(17):180-183
根据石家庄市中山路与建设大街交叉口的交通现状,提出该交叉口公交通行改善的必要性,分析公交车辆产生通行延误的主要原因,针对延误原因,提出以信号配时优化、信号相序调整和站台延伸为主要内容的改善方案,并利用交通微观仿真软件VISSIM,对改善方案进行仿真分析和方案优化,获取了较为理想的公交通行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有轨电车在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停车次数,降低车辆的行程时间,通过研究了对各个交叉口信号合理配时,并对相邻较近的几个交叉口进行协调控制,从而提出干线绿波控制方案。借助交通仿真软件Synchro对优化前后进行了仿真评价,结果表明实施干线绿波控制后车辆延误明显降低,节约了乘客的出行时间,有助于改善有轨电车的运营状况。  相似文献   

9.
张丽 《交通标准化》2012,(8):135-138
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各类交通汇合、转换的地点,是组织道路交通的控制点。通过对平面交叉口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以交叉口渠化以及信号控制为重点的优化设计方案,并以案例研究为依托,结合VISSIM软件仿真,对交叉口改善前后的通行效率进行对比,论证了平面交叉口优化设计内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信控交叉口交通特点,根据交叉口交通特性,提出信控交叉口信号优化方案。通过VISSIM仿真软件对信控交叉口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在采用优化后的信控方案后,交叉口各进口道排队长度及通行能力均有所降低,同时有效缩短交叉口延误。  相似文献   

11.
以常德市柳叶大道-紫缘路交叉口改造为例,通过调查现状流量和交通组织方式,从交通设计理念入手,以提高交叉口安全性和优化运行效率为目标,设计了交叉口渠化和信号控制优化方案,并对改善结果进行延误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交通改善方案使得交叉口通行能力增大了58%,车均延误减小了30%,明显改善了该路口的交通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2.
混合交通是我国城市信号交叉口最为显著的交通特点之一. 为了便于研究混合交通信号控制策略,并进行混合交通流仿真,从信号交叉口“时空资源”有效利用角度,提出了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秩序度的概念,并建立了混合交通秩序度模型. 从信号交叉口的“空间资源”利用角度,建立行人自行车聚集群与机动车冲突区域模型;从信号交叉口的“时间资源”利用角度,建立行人自行车与机动车冲突时间模型,可以作为优化混合交通信号控制策略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最后,以混合交通秩序度和机动车延误作为评价指标,通过仿真的方法,对实际交叉口进行了混合交通信号控制策略优化,经过方案比选得到一个优化控制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以混合交通秩序度和机动车延误为评价指标优化的控制方案,比以往单一考虑机动车为评价指标优化的控制方案,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更能够表征我国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流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3.
城市十字路口较多,加之信号配时不合理,车辆通过就会干扰频繁,使得延误时间过长,十字路口的通过量低.文章以桂庙村口交叉口为例,在对该路口交通流量数据调查的基础上,运用VISSIM建立微观仿真模型,检验仿真与现实路口的相似度,通过“等效交通量”方法优化配时方案,并对优化前后的配时方案进行仿真评价.仿真结果表明:优化方案使得交叉口停车时间下降了10.96%,平均排队下降了15.82%,通过车辆数增加了12.92%,说明优化配时方案能够有效提高该交叉口的服务水平,提高通行率.  相似文献   

14.
国内对一般交叉口渠化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但针对畸形交叉口渠化的研究则缺乏系统性。通过分析畸形交叉口渠化的基本思路,从交通调查、方案比选、通行能力计算及方案评价等四个方面提出畸形交叉口渠化的基本步骤.并采用VISSIM仿真软件对渠化方案进行评价,这将有助于更好地对畸形交叉口渠化设计开展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国内对一般交叉口渠化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但针对畸形交叉口渠化的研究则缺乏系统性.通过分析畸形交叉口渠化的基本思路.从交通调查、方案比选、通行能力计算及方案评价等四个方面提出畸形交叉口渠化的基本步骤,并采用VISSIM仿真软件对渠化方案进行评价.这将有助于更好地对畸形交叉口渠化设计开展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以某一联合三交叉口区域为例,以经济有效的手段挖掘已有交叉口的潜在通行能力,研究在"三角形"结构的主次交叉口资源利用不均衡的联合交叉口区域中,组织部分左转车流在次交叉口绕行对区域交叉口通行能力和车均延误的影响。文章提出以最大车流通过量为目标,使每股流向在新旧控制方案下极限通行能力比值最小值最大化的模型思想,得出每股车流向通行能力可提高最大比例和同一周期时长下的最优信号配时方案,并对联合三交叉口区域进行实例仿真分析。分别对交叉口区域在绕行前后不同控制方案下的行程时间、平均排队长度、平均延误等进行对比分析,并仿真每股流向交通量增加20%后的平均延误情况。结果表明,左转绕行下新的控制方案,尤其是单口控制方案2有效提高了交叉口通行能力,交叉口车均延误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Synchro系统优化仿真模型,以典型T型信号交叉口单点信号控制为研究对象,结合交叉口微观仿真软件分析交叉口信号配时的合理性,并在调查实际数据的基础上对T型交叉口当前信号配时方案进行分析优化,有利于解决日趋紧张的城市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不规则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的瓶颈,合理的渠化设计是提高不规则交叉口通行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国内针对不规则交叉口渠化的研究较少,且缺乏系统性。文章分析了不规则交叉口渠化的基本思路,从交通调查、现状问题分析、渠化设计及方案评价等4个方面提出了不规则交叉口渠化的基本步骤.并结合VISSIM仿真软件对渠化方案进行评价,论证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城市道路中有一类特殊的平面交叉口--近距离错位交叉口,如果处理不当会对道路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带来不利影响。要想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条件,实现近距离交叉口的合理控制,就需要根据交叉口的地理位置、交通环境、交通结构组成等进行综合调控。以天津市西湖道-红旗路-雅安道错位交叉口为例,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多个优化方案,利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进行模拟仿真分析,找出最优方案,并探讨实施条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普通环形交叉口仅适用于交通量不大的情况,随着交通量的迅猛增长,环形交叉口的拥堵情况时有发生。借助一定的交通仿真手段,寻求合理的优化配时方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以西安市钟楼环形交叉口为例,借VISSM交通仿真软件,寻求其优化配时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配时方案能有效地减少车辆延误,提高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验证了VISSIM微观仿真软件应用于环形交叉口信号配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