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勤后备运力动员是国防动员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确保军事行动和应付各种应急性、突发性事件需要调整的基本力量,是未来作战构成战斗力和保障力的物质要素。由于预备役部队平时拥有的运输力量与战时需要的运输保障能力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唯有通过平时的动员准备来实现战时的动员实施才能缩小距离。因此.提高汽车分队运力动员能力,对于完成战略运输、战役集结和遂行作战运输保障任务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立合理的保障部署一是实现“积木编组”方式。传统的运输保障是按运输、修理等单项职能编组的,这种编组方式不利于发挥后勤部队的综合保障能力,保障效率低,保障效果不好。未来跨区机动作战,要建立多功能的综合保障营和综合保障大队,同时,保障部队编组要采取“积木编组”原则,即可根据被保障部队的情况,灵活地增、减后勤保障部队,灵活“拆卸”,按需“组装”,以提高保障的效率和效能。二是建立小、快、零的运输保障分队。机动作战,汽车运输保障要跟上部队作战的快节奏,应尽可能采取伴随保障方式。为此,应多建立以汽车排、班、组为单位的小巧灵活的运输组织,始终跟随作战部队,快走、快打、快收、快撤,在紧跟作战部队的同时,也能得到作战部队的保护。除此以外,还应建立足够的预备运力,当跟随作战部队进行保障的小分队遭受损失和物资用完时,保证能够及时补上去。  相似文献   

3.
新型车辆装备是我军武器装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牵载多种武器装备,构成武器装备系统、发挥作战能力的重要平台,是运输物资、输送人员,构成部队机动能力和保障能力的基础支撑;是保障部队遂行作战、训练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各项任务的基本条件;是未来形成战斗力和保障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杨宏礼 《汽车运用》2005,(11):23-23
建立区域化的维修保障配置模式 战区现行车辆维修实行的是以建制保障为主的保障体制,保障力量分散管理,指挥关系和应对渠道不顺畅,部队相互支援能力差,独立保障能力弱,战区缺乏向下加强的车辆装备保障力量,更没有考虑对其它军、兵种参战部队的车辆保障问题。按照《战役装备保障纲要》的规范要求,战时无论是军区装备部,还是各级装备部所属的修理力量,都要承担起战区区域内各军、兵种的车辆装备维修保障任务。因此,应本着“突出一线,区域保障”的原则,在加强现有车辆维修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把担负战区保障的车辆维修力量建成划区分工保障的实体,变建制保障为依托基地的区域联合保障,  相似文献   

5.
注重加强汽车运输保障力量建设首先,加强汽车运输保障环境与技术前瞻性研究。美军奉行的全球军事战略,要求其作战部队的汽车运输保障力量适应世界各地主要战场环境与运输保障任务需求,并以汽车运输保障能力支持部署性与作战能力的提高。美军阿伯丁汽车试验场为美军提供世界各主  相似文献   

6.
一、城市反空袭作战军交运输保障的难点 (一)参战力量多元,指挥协调复杂。城市反空袭作战,军民联合抗击.参战的军兵种多、后勤单位杂,运输部(分)队既有现役部队,也有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分队。军兵种及军地之间的保障任务交叉重叠,保障关系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7.
一、跨区机动运输保障存在的矛盾 (一)部队机动保障需求大,运输任务繁重,后勤保障力量相对薄弱。部队实施跨区机动,运输保障分队既要搞好部队机动保障,又要组织自身机动,二者交织并存,互为联动,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的部队相比,数字化部队具有作战任务灵活多样、作战行动独立快速、作战力量多元合成、训练要素齐备完整等特点。因此,车船工化装备保障,必须要适应数字化部队的各种作战训练任务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紧贴实战需求、强化体系集成、突出关键环节、把握特点规律的思路.积极推动工作变革,促进数字化部队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修订战备方案。搞好战斗动员。重点练程序。首先,要明确任务。清楚当前担负的主要任务、加强配属的力量、保障条件等。以此为依据,修订战备方案和运输保障计划,进行运力筹划,调整部署保障力量。计划要对可能的保障情况进行预测,适时提出报告建议,对保障活动要留有余地,以防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李勇 《汽车运用》2008,(8):23-24
要修订保障预案。制定行军计划在实施跨区机动作战公路快速机动前,其输送准备工作千头万绪。车辆紧急启封与分配编组、油料和器材的筹措与储备、车辆保障方案的拟制、车勤人员的调配、运输指挥机构的建立、各项保障的协调等,都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因此,运输部门应根据上级作战意图,结合部队担负的作战任务实际,提前会同司令部门拟制好公路输送的各种预案。  相似文献   

11.
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军事斗争形势,部队成建制远距离机动能力建设已经成为摆在各级面前的重要课题:同时,交通运输作为未来作战的生命线和后勤保障的关节点,在保障理念、保障方式、组织指挥和力量依托等方面也呈现出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提升部队成建制远距离机动能力,既是当前形势任务的需要,也是运输保障发展建设的趋势。必须立足现有装备,结合自身条件,认真把握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出一条推动部队成建制远距离机动能力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拟制部队快速输送方案,提高运输保障部(分)队的紧急出动能力方案的拟制要完全切合所担负的保障任务性质。一方面,要依据新的军事战略方针、预定作战任务、作战方案、部队战备计划、上级指示、部队编制实力、敌人可能的行动等拟定;另一方面,要根据作战地域的经济、地形、道路、气候、水文等情况拟定,做到切实可行。与此同时,要预测到情况发展的种种可能,拟制多种应急作战预备输送方案等,方案的内容既要全面,又要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正>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作战部队机动灵活、反应机敏,对装备保障力量的部队化、战斗化要求更加迫切,装备保障是在多维一体的数字化战争环境下实施的,保障对象是具有全纵深、全立体、全时空作战能力的信息作战部队和以网络为平台的一体化C4ISR系统。因此,加强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是提高装备综合保障能力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4.
<正>车辆装备保障是部队战斗力兵器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是保证部队快速机动的重要条件,是完成后方供应的重要保障,是顺利实施作战行动的重要保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作战任务为牵引,以保障"打赢"为目标,提高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车辆装备保障能力,要在增强使命意识,保持清醒头脑,理顺关系,科学统筹,落实制度,求真务实上下功夫,不断推动车辆装备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强化使命教育,培养战斗意志一支思想稳定、作风顽强、技术过硬的驾驶员队伍,是遂行战时运输保障任务的根基,直接关系到部队作战全程。在驾驶员队伍教育引导上,应首先注重培育“战斗精神”和“奉献精神”,不仅要提高“含金量”,更应强化“含军量”。要结合未来战争特点和部队运输保障的实际,强化驾驶员队伍职责、使命意识,把大道理讲实,把小道理讲透,既要讲“如何做”,又要讲“为什么”,以此激发驾驶员队伍英勇顽强的斗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要坚持强调:作为一名驾驶员,首先是一名军人、一名战斗员,要真正领会到“为谁驾车”、“为谁服务”;不能仅仅满足于有一项技术专长,而更应服从组织安排和工作需要,立足本职,吃苦奉献;作为部队的一员,就要有完成重大保障任务、承受各种严峻考验的思想准备,无论何种情况,坚决服从指挥,坚决完成任务,为部队建设作贡献。  相似文献   

16.
驾驶员队伍是部队机动力建设的基础.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部队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坚力量。随着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加速转变,要实现“能打仗、打胜仗”强军目标,建设全而过硬战略预备力量,确保部队快速、高效、及时、准确、优质地遂行多样化运输保障任务,必须以实战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驾驶员队伍。  相似文献   

17.
加强领导,提高运输指挥能力.恐怖活动往往具有复杂的政治背景,因此必须加强运输保障的组织领导,准确领会上级意图,确保上级决策、指示贯彻实施,防止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反恐作战时参战单位多,保障关系复杂,必须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运输指挥机构,统一制定运输保障计划,统一组织军队和地方运输保障力量.  相似文献   

18.
习主席强调指出:“部队实战化水平,决定着部队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胜仗。要始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切实把部队实战化水平搞上去。”当前,野战化条件下作战车辆装备维修保障组织实施复杂,标准要求很高。为使野战化条件下作战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力量编组灵活性更高、针对性更强、整体效能发挥更加明显,应实现模块化保障力量的功能有效聚合。各保障分队应紧跟信息化发展步伐,在现行体制编制框架内,积极探索野战化条件下车辆装备训练和保障的新方法,构建维修方式平战一体、维修任务上下衔接、资源配置综合集成、力量编组平战兼容的保障模式,提升车辆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9.
汽车驾驶复训是提高驾驶员驾驶技能,确保部队完成运输保障任务的重要环节。经过多年来的摸索,南京军区所属73021部队总结出了一套符合新形势下驾驶员复训特点和规律的分类组训法,通过区分对象、区分助教、区分课目、区分场地,因人因材施教,科学组训施训,有效地提高了驾驶员的成才率和单放率,极大地提升了驾驶复训效益,确保了部队形成应急作战运输保障能力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机动作战是信息化条件下我军主要作战样式之一.随着我军军事技术发展和武器装备性能的不断提升,机动保障能力与作战需求的差距愈加明显.汽车运输由于其迅捷、灵活、直达的特点,一直是我军后勤运输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机动作战运输保障的关键力量.因此,研究和探讨信息化条件下汽车运输保障的特点及对策,对保持部队持续作战能力,取得作战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