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鹏,1996年12月入伍,1999年9月入党,三级士官,济南军区司令部勤务汽车队驾驶员、班长,能熟练驾驶越野指挥车、中巴车等10多种大小车辆,多次承担军区重大演习时的车辆驾驶保障任务,已安全行驶36万公里,取得中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5次被评为优秀士兵,2次荣立三等功,连续6次被上级评为“红旗车驾驶员”,2007年底被军区评为“红旗车驾驶员标兵”。  相似文献   

2.
张林,1982年1月出生,1998年12月入伍,2002年7月入党,现任沈阳军区所属某高炮旅勤务连驾驶班班长。入伍15年多来,30余次圆满完成总部、军区和集团军组织的各种演习车勤保障任务,先后4次被评为“优秀士兵”,连续4年被旅评为“红旗车驾驶员”,2次在旅组织的汽车驾驶专业比武中取得第一名,荣立三等功1次。2014年初,被四总部联合通报表彰为“全军红旗车驾驶员标兵”。  相似文献   

3.
为圆满完成年度实弹射击训练任务,近期,沈阳军区所属65370部队在演习地域组织了山地驾驶训练。训练从实战要求出发,按照“瞄准短板区分层次,突出重点渐进提高”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记满12分驾驶员的不当驾驶行为成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选取包头市扣满12分的驾驶员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利用驾驶行为、驾驶态度、驾驶技术和人格量表,获取了570份有效样本.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将驾驶行为、驾驶态度和驾驶技术量表中的题目分别重组形成综合性指标.为研究不同性别司机不当驾驶行为的成因,将被调查驾驶员按照性别分类后进行聚类分析,分别得到3种不同类型的驾驶员群体及其对应的驾驶特性和人格属性得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且驾龄较短的男驾驶员驾驶技术较差;年龄较小、结婚率较低且驾龄较短的男驾驶员群体独立性得分较低,判断能力较差;年龄较小、驾龄较长的男驾驶员驾驶行为和驾驶态度存在问题.对于女性驾驶员来说,年龄较小、驾龄较长的女驾驶员独立性得分较低,判断能力也较差;年龄较大、驾龄较长的女驾驶员在驾驶行为、驾驶态度和驾驶技术三个方面都存在问题,同时自律性较差;年龄较小、教育程度较低且驾龄较短的女驾驶员驾驶技术较差.研究成果可以为多发不当驾驶行为驾驶员的培训教育和行为矫正提供参考,有助于对驾驶员进行针对性培训.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济南军区所属71352部队汽车分队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以军车驾驶文化建设为内在动力,以培养驾驶员强烈的使命意识、顽强的战斗意志、精湛的驾驶技能、优秀的心理品质为核心内容,创建出了富有特色的汽车兵文化氛围,有力促进了单位的全面建设。几年来,为部队输送优秀军交运输人才700多人,先后圆满完成了抗震救灾、跨区机动演习、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赴藏训练等重大运输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6.
目前市面上的乘用车大多具备一个以上的驾驶模式供选择,有些车型甚至可以提供车主自定义的驾驶模式,从而满足驾驶员不同场景下的驾驶需求。由于主机厂对驾驶模式的定义具有一定使用场景针对性,可能出现当前选定驾驶模式不适合驾驶员的驾驶风格,或者当驾驶场景发生改变时,当前选定的驾驶模式无法及时满足驾驶员期望的情况。文章介绍一种驾驶模式识别策略,通过对CAN总线相关信号实时监控,掌握驾驶员输入,如加速、制动及转向等动作;以及车辆的动态表现,如车速、纵向加速度及侧向加速度等参数,并利用建立的模型,对车辆当前的行驶交通环境,驾驶员的驾驶风格以及驾驶员的意图进行综合判断,从而实时为驾驶员智能切换更合适的驾驶模式。该策略可满足驾驶员意图与驾驶模式相互匹配,从而提升用户的驾驶主观体验。  相似文献   

7.
由于汽车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极大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近年来,对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分析能有效改善驾驶员的不良行为,对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起了一定的作用。本文通过查找和整理文献,基于车联网技术,就驾驶行为的相关概述、驾驶行为的影响因子、驾驶行为的数据采集和存储、驾驶事件的识别指标、驾驶事件的识别方法、驾驶行为的分类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可分为冒险型、稳定型、焦虑型、愤怒型,其中稳定型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极小,其它三种类型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造成车辆事故的原因(一)驾驶员的原因。许多驾驶员法制观念不强,违章驾驶;疏忽大意,侥幸驾驶;判断失误,盲目驾驶;操作不当,错误驾驶;体力不足,带病驾驶。据统计,由于驾驶员的直接责任所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69.9%。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理解不同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特点,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KL散度的驾驶员驾驶习性非监督聚类算法。首先,建立了驾驶员驾驶数据实车道路试验采集平台,对84位驾驶员进行了测试;接着,将每名驾驶员的驾驶数据视为一个高斯混合模型(GMM),采取EM算法对其进行参数估计;最后,通过蒙特卡洛算法对各GMM之间的KL散度进行估计,从而获得不同驾驶员差异性的定量描述,将驾驶员聚为不同习性类别。对聚类后各类驾驶员的驾驶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所提出的非监督聚类算法能有效实现不同驾驶习性驾驶员的聚类。  相似文献   

10.
(接2022年第7期)一、驾驶员疲劳监测相关术语GB/T39263-2020《道路车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术语及定义》对驾驶员疲劳监测(DFM)和驾驶员注意力监测(DAM)都给出了定义。《驾驶员注意力监测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中对驾驶员注意力监测系统及相关的表述和定义如下:1.注意力分散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因疲劳驾驶、受外界环境干扰或从事与驾驶无关的动作,导致其无法专注执行驾驶任务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驾驶倾向性是研究微观交通仿真的一个重要生理-心理特征参数,主要受到人、车、路、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汽车驾驶员自身状况、驾驶车辆状况、行驶道路及环境状况、交通干扰、气象情况以及所承载的任务缓急等影响因素。如何准确地确定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动态驾驶倾向性是研究驾驶员行为的难点。文章基于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驾驶员行驶过程中的决策行为逐层递阶量化,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驾驶倾向性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可用于驾驶员驾驶倾向性的识别。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提出一种汽车节油提醒的方法及系统的应用,通过实时监测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并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判断,当驾驶员处于非节油驾驶状态时进行警示并给出驾驶建议,从而帮助驾驶员改善驾驶习惯,达到汽车节油降耗的目的。本文针对不同的驾驶阶段采取的判断逻辑和提醒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驾驶员的驾驶经验对安全车速选择的影响,采用情景试验的方法,对驾驶员安全车速的感知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驾驶车辆性能、驾驶任务缓急的情况下,驾驶经验对驾驶员安全车速的选择产生较大影响,有经验的驾驶员安全车速的选择在限速范围内相对集中,受道路及环境约束变化的影响较小,安全车速较为均衡;而无经验的驾驶员安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各种交通工具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同时,由于环境的逐渐恶化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在出行时选择公交或者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因此,公交车驾驶的安全问题受到大家广泛关注。相关数据表明,驾驶员的违规驾驶是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应从驾驶员的角度出发,分析公交车驾驶员安全与驾驶视觉特性的关系,有效保障公交车行驶的安全性。公交车驾驶员是驾驶行为的参与者,行驶过程中结合视觉信息操作驾驶行为。本文简要概述了驾驶员的视觉基本特性与疲劳驾驶、分心驾驶及驾驶经验对视觉特性的影响等方面,基于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基于中国人体尺寸的驾驶员舒适坐姿模型,提升驾驶员的驾乘舒适性,文章选取不同的驾驶座椅高度,通过采集驾驶员的舒适驾车姿态,拟合出驾驶员的驾驶H点与方向盘及踏板点的位置关系,得出男性、女性和男女性的舒适驾驶坐姿模型,并给出了各种座椅高度对应的座椅位置和方向盘位置的设计值,对于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外实施驾驶员生态驾驶培训的管理经验,提出对我国驾驶员群体生态驾驶习惯养成的启示:将生态驾驶纳入我国驾驶员培训和考试内容之中;举办大规模推广培训、尽快普及生态驾驶;加快生态驾驶推广研究与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构建生态型智能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7.
75576部队注重抓好驾驶员队伍建设,经常把人员、车辆拉到野外陌生地域,设置各种“急、难、险、重”情况,锤炼过硬驾驶技能,极大地强化了人员的体能、心理素质及战时车辆组织指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汽车安全驾驶警告系统能根据驾驶员的驾驶状态、驾驶时间和驾驶环境等因素,对驾驶员进行监控,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我国交通事故、驾驶员安全教育现状和驾驶模拟器用于驾驶员安全教育的条件;提出了驾驶模拟器用于驾驶员安全教育的虚拟道路交通视景系统的组成及设计方法;分析了用于驾驶员安全教育的虚拟道路交通视景特征及驾驶模拟器用于安全教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理解不同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特点,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KL散度的驾驶员驾驶习性非监督聚类算法。首先,建立了驾驶员驾驶数据实车道路试验采集平台,对84位驾驶员进行了测试;接着,将每名驾驶员的驾驶数据视为一个高斯混合模型(GMM),采取EM算法对其进行参数估计;最后,通过蒙特卡洛算法对各GMM之间的KL散度进行估计,从而获得不同驾驶员差异性的定量描述,将驾驶员聚为不同习性类别。对聚类后各类驾驶员的驾驶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所提出的非监督聚类算法能有效实现不同驾驶习性驾驶员的聚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