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反转法解行星轮系传动比是常见的方法,而用叠加法解此类问题应用较少.文中介绍叠加法原理及解题步骤,并通过用上述两种方法对几种不同类型的行星轮系实例计算,比较得知:计算结果相同,而叠加法较反转法计算过程简单明了,尤其在解复杂的混合轮系传动比计算问题上更显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行星式齿轮为速器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并列举两类典型的自动变速器各档传动经的计算。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车辆爬长大坡道时的动力性、经济性与CVT传动比控制策略,在发动机最佳动力性和最佳经济性转速之间等间隔地选取多个工作点,研究了各工作点的传动比对车辆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通过Simulink仿真找出了车辆爬坡时兼顾动力性和经济性的CVT传动比最优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与最佳经济性传动比相比,采用最优控制策略时汽车的加速响应时间提高了1.2s,与最佳动力性控制策略相比,采用最优控制策略时汽车的燃油消耗率下降了7.9%,且车辆加速度变化曲线平顺,并无明显拐点,因此,采用传动比最优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改善车辆爬长大坡道时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为设计满足操纵稳定性需求的线控转向系统,提出了可适应不同车速工况的理想传动比控制策略。以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不变下的传动比为基础,设置低速段、中速段、高速段等3个车速区间;基于参数拟合和定转向增益不变控制法中的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不变,设计了低速段和中速段的理想传动比,高速段考虑到摩擦特性等非线性因素影响,使用模糊控制设计线控转向系统理想传动比;通过Carsim和Simulink仿真分析了在不同车速下设计理想传动比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低速段时,车辆转向运动特性明显提高,增强了车辆的转向灵敏性;在中速段时,车辆转向响应跟随性好,且响应速度更快;在高速段时,车辆行驶时的转向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魔术公式表达的轮胎模型,建立线控转向系统非线性三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在整个轮胎侧偏角范围内有效,反映轮胎侧偏角超过5°后轮胎侧偏力与轮胎侧偏角的非线性特性,并采用BP神经网络训练模型。转向传动比采用模糊控制。结果表明:采用BP神经网络训练模型较好的映射了输入与输出的非线性关系,采用转向传动比模糊控制算法得到转向传动比随车速的变化规律,可较好的实现低速转向灵敏和高速转向稳定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CarSim中建立了线控转向整车动力学模型,基于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不变设计了可变转向角传动比;并利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线控转向系统动力模型和主动转向控制策略。在主动转向控制中,通过变传动比和横摆角速度与侧向加速度的综合反馈,控制补偿转向电机的转角。最后通过双移线试验和侧向风干扰试验仿真,并与传动机械转向和单一横摆角度反馈控制车辆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综合反馈控制能够有效地改善汽车的转向特性,并提高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4K-H行星轮系传动比、传动效率及啮合备件的分析,介绍了其设计方法,该行星轮系可实现一个输入多个输出的功能,而且结构形式灵活多样,设计时可根据具体场合,选择适当的传动形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历届学生在学习《机械原理》课程中轮系一章节内容时,普遍遇到的难点——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应用自然辩证法中事物间关系的规律性,即具有联系着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属一个统一体.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互相转化的特性,将抽象复杂、难于理解的周转轮系经过转化,借用学生易懂并早已熟悉和掌握的处理定轴轮系的方法来解决周转轮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动变速器齿轮系统结构复杂,形式多样,它和控制阀体、液力变矩器被列为自动变速器的三大主要部件与认知难点。为了搞清它的结构和动力传递,结合典型结构简图,分析自动变速器3种类型齿轮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动力路线,提出相应齿轮系统的传动比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行走系统自身结构及相关参数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行走系统速度刚度与液压系统传动比、减速器速比呈平方关系,并受发动机刚度的影响,通过样机试验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行走系统速度刚度受液压系统、发动机共同作用影响,低速挡时发动机刚度影响明显,高速挡时液压系统影响显著,该结果为压实中速度稳定性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