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源活动碳排放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80%以上,而汽车行驶阶段燃烧的汽柴油碳排放也是能源活动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双碳目标下,推动车用能源低碳发展对推动能源和汽车两个产业的低碳发展均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能源系统低碳发展趋势,从能源侧分析能源系统对车用能源低碳发展的要求;然后从汽车端出发,分析了车用能源低碳发展需求,重点分析不同车用能源的总量和能源清洁化对汽车产业碳排放的影响;最后从服务双碳目标的实现出发,剖析车用能源低碳发展的路径,并从提升车用能源清洁化水平和加速汽车与能源互动两个角度出发,提出车用能源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包括9个方面100条重点举措,主要着眼中期安排,进一步明确了广东省今后三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进一步量化阶段性目标,为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叶瑞云  赵长相 《公路》2022,(4):267-270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势必提速区域交通格局重塑,湾区城市交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要求。分析干线路网与城市发展协调机理,利用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交通监控视频数据等大数据研究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区域交通发展要求和交通需求态势,明确干线路网规划建设思路,提出适应湾区发展的“通道联动、网络塑城”的城市干线路网发展策略,并据此拟定中山市快速干线路网布局方案,为类似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我国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离不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的协同.首先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面临的机遇,接着总结出粤港澳大湾区存在产业协同发展韧性不足、要素流动不充分等问题.最后给出了完善产业协调机制、强化协同创新协能力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5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超级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工程投资约354亿元,将以深层隧洞输水方式,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将西江水源源不断输送至珠三角东部。届时,广州、深圳、东莞的缺水问题将得到缓解,同时为香港、番禺、顺德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作为国务院部署的全国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与粤港澳大湾区标志性项目工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广东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受水区域最广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输水压力最大、盾构隧洞最长的调水工程。  相似文献   

6.
正英国注重发展清洁能源,低碳转型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一是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三是积极推广清洁能源技术。政府近年来投入巨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和保证国内能源供应,其中就包括新能源大巴。1人粪牛粪造沼气生态大巴跑得欢图1是一辆漂亮的40座大巴,从英国布里斯托尔机场出发,行驶32公里后抵达巴斯。车身上绘制了5个人坐在马桶上方便的特别图案,告诉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印发《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5年)》(简称《规划》),明确将交通互联互通作为先导,最大限度发挥广西毗邻粤港澳、与东盟国家海陆相连的沿海沿边区位优势,积极打通大湾区向西南地区辐射拓展的关键通道以及与东盟加强合作的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8.
<正>港口既是国际物流链中的重要一环,更是带动腹地经济发展。日前令世人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便是依港而生,更将依港而兴。人口规模超6800万,经济总量达1.58万亿美元,将发展成为比肩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作为湾区物流交通和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港口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港口最密集、航运最繁忙的区域,2017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5亿吨,包含广州、香港、深圳、  相似文献   

9.
正英国注重发展清洁能源,低碳转型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一是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三是积极推广清洁能源技术。政府近年来投入巨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和保证国内能源供应,其中就包括新能源大巴。人粪牛粪造沼气生态大巴跑得欢一辆40座人粪动力大巴,从英国布里斯托尔机场出发,行驶32 km后抵达巴斯。车身上绘制了5个人坐在马桶上方便的特别图案,告诉人们它是英国第一辆以人  相似文献   

10.
分析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临界地区的东莞水乡功能区城市和交通发展特征及面临的关键问题,考虑东莞市社会经济发展路径及其对水乡功能区的影响,提出该地区城市发展路径和交通发展策略,给出相应交通规划图。  相似文献   

11.
<正>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支柱产业,代表国家未来交通行业的发展方向,对人才的需求量也是巨大的。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已经形成了以深圳比亚迪、广汽新能源、佛山一汽大众、恒大、中兴、宝能、花都东风日产、小鹏等新能源汽车企业为主体的产能布局,同时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也在不断提升。职业院校应抓住机遇,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大背景,利用地区及国家政策扶持的优势,探索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模式,为行业培养更多人才。  相似文献   

12.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节点,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使珠海成为大陆唯一与香港、澳门都有陆路联系的城市,珠海在珠三角的区位发生了重大改变,将成为联系广大中西部内陆与港澳的门户。对珠海的客运交通枢纽布局进行整体优化,着眼全球以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承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国际机场和国际远洋航线;打造复合口岸枢纽,对接港澳,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谋求高速铁路通道,融入国家高铁网,构建珠江西岸铁路枢纽;依托轨道交通建设,建立与中心体系耦合的内部交通枢纽,引导和支撑城市空间扩展。  相似文献   

13.
“双碳”目标对汽车产业发展提出新要求,汽车产业碳中和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行业自身技术突破,还需要与其它相关行业协同降碳。在现有技术水平和能源结构下,评价不同技术路线汽车产品碳排放水平已成为研究热点。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碳排放模型,选取主流技术路线下的可比车型对其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情况进行客观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及未来,纯电动汽车都是汽车低碳发展最重要的技术路线之一。最后,从发展传统能源汽车节能技术、推进动力电池各环节低碳化、扩大车用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提升车用材料绿色化水平、推动生产制造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提出汽车产品生命周期减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将突破500万辆,带动国内经济增速超过20%。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趁势蓬勃发展,成为重点机遇赛道。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聚集地,也是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点区域,在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领头羊”角色。基于此,本文对新能源汽车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布局进行分析,厘清当下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国家政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粤港澳大湾区上升到国家战略,粤港澳合作将进一步深化,坦洲处于城镇化向城市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主动接受香港、澳门、横琴自贸区的辐射带动,积极参与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坦洲镇与周边城市以及港澳地区协调合作,特别是在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中,坦洲交通规划如何发展?如何能积极的对接珠海?把坦洲从中山南部一隅转变为与珠海同城化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做到生态宜居精品小城,本文对坦洲高标准综合交通规划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公路交通量增长迅速,而部分高速公路互通立交通行能力的不足,已经成为影响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主要因素。该文结合大湾区交通流及路网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互通立交通行能力的分析思路及方法,重点对匝道分合流区域的服务水平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商讯 《商用汽车》2021,(11):15-15
2021年11月5-7日,第7届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及售后市场展览会(AAG)于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成功举办。本届展会展出面积达3万m^(2),参展企业600余家。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力在开幕致词中表示,"十四五"开局之年,广州率先培育建设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球会展之都。AAG扎根广州7年,作为华南地区汽车售后市场规模最大的专业展览会,积极拥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石油消耗与碳排放量的严峻形势,强调发展低碳节能经济对于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引出ECO概念,并结合东风商用车具体经验对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提高技术、能量回收、替代燃料、开发新能源车辆等四个未来节能减排新技术.并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着手,紧紧围绕着低碳节能的发展方向,提升中国汽车...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经济发展和化石能源消耗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一是转变生产和消耗方式,节约能源;二是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等低碳可再生能源,树立以低碳技术、低碳经济为核心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20.
氢能具有清洁高效、来源广泛特征,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载体,开发和利用氢能是当前全球产业创新和能源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加快发展氢能产业是我国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