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现有ZPW-2000轨道电路单轮对分路模型难以反映列车真实分路情况的问题,提出一种轨道电路多轮对动态分路建模方法。根据实际列车分路情况下轮对与补偿电容和轨道区段的相对位置关系,分别推导出轮对间和收发端间的传输矩阵,最终建立列车由驶入至出清轨道电路区间的轨道电路多轮对动态分路模型。在ZPW-2000型轨道电路实验台上测取钢轨的一次参数并进行列车分路实验,将模型仿真数据与列车分路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多轮对分路模型轮对数量对仿真数据和模型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轮对分路模型分路轮对数越接近实际分路情况,模型的精确性越高,验证了本文建模思想和模型的正确性。模拟2种常见的轨道电路故障,相对于现有单轮对模型,本文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轨道电路工作情况,可为故障诊断研究提供更高质量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针对基于雷达和激光等技术的货运列车超限检测系统存在检测区域不完整及只能在列车移动状态下进行测量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单目视觉三维重建的货运列车超限检测方法.通过单目视觉三维重建算法对获取的序列图像进行建模处理得到目标货运列车的三维点云模型.对三维点云模型进行全局坐标系转换与切片投影,得到目标货运列车若干横截面二维点云图形.结合铁路货运列车超限检测标准,构建标准界限图形.将获得的二维点云图形代入标准界限图形中进行超限检测判别.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能够满足铁路货运列车超限检测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3.
轨道电路作为铁路信号重要基础设备,不仅起到监督列车是否占用线路,还负有向列车传递信息的作用。对轨道电路故障进行深入的剖析,总结出轨道电路发生各种故障时的不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WG-2A无绝缘轨道电路构成特点,载频分配,低频信息组成。列车检测及信号发送的实现。从设备构成原理、抗干扰性和信号处理技术上着重阐述了WG-21A无绝缘轨道电路在直流牵引区段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数字轨道电路作为车-地信息传输设备及列车定位设备时,列车之间的安全间隔距离必须以数字轨道电路的长度作为最小计量单位。本文在推导出列车安全间隔时间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最小列车安全间隔时间的数字轨道电路长度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6.
轨道电路能够传递列车行车许可、检查轨道占用,有效地保证了列车安全高效的运行.轨道电路的钢轨阻抗决定了轨道电路的传输性能,研究钢轨阻抗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电磁场模型的钢轨阻抗研究方法.首先分析轨道电路中钢轨阻抗的分布原理,确定钢轨阻抗的计算方法;然后建立模型,计算比较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钢轨阻抗在不同环境和频率下的变化;最后仿真验证无砟轨道钢轨阻抗优化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电磁场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轨道电路,分析不同环境下钢轨阻抗的变化规律,验证了加高距离和绝缘方法对于优化无砟轨道钢轨阻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CTCS-3级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平台需要仿真轨道电路的占用,以实现列车的占用检查,为RBC计算行车许可和完成轨道电路编码提供基础条件。提出了一种精确实现站内轨道电路仿真占用查找的算法。通过将信号机作为参考原点,由数据库定位信号机,从与仿真联锁设备的通信中获取列车进路信息,将列车里程根据列车行驶方向进行累加或累减的变换,参考原点不停变换来查找轨道电路,并通过统一"进路"把站内轨道电路查找和区间轨道电路查找统一起来。该算法减小了仿真轨道电路的复杂性,为CTCS-3级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的搭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大旋转角三维直角坐标转换,在3个或3个以上公共点时,通过构建辅助公共点,以平移量及旋转矩阵元素为参数组成线性方程,按最小二乘法完成参数计算及坐标转换,适应于任意旋转角的三维直角坐标转换。  相似文献   

9.
推动应用ETCS3级列控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可以不再需要安装地面列车探测设备并且避免与之相关的高生命周期成本.在许多国家,轨道电路都是优选的列车探测方式,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轨道电路能够进行断轨检查.然而,需要意识到一个事实,轨道电路进行断轨检查这种特性对于铁路网络而言并非百分之百可靠.一般认为,根据轨道电路和使用的钢轨引接线的不同,能够检测到30%~50%的断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WG-2A无绝缘轨道电路构成特点,载频分配,低频信息组成。列车检测及信号发送的实现。从设备构成原理、抗干扰性和信号处理技术上着重阐述了WG-21A无绝缘轨道电路在直流牵引区段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信号设计的现状,本文对联锁中继电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做了研究与实现,并予以仿真.阐述了仿真系统要实现的功能、设计流程及研究方法,首先是应用VC++的MFC对继电电路基本设备图元的设计与实现,并生成电路图;其次是利用数据结构遍历二叉树的算法实现对电路的仿真.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从数据流的角度分析了轨道电路编码的编制逻辑,着重研究了列控中心与轨道电路之间的数据通信;接下来对轨道区段进行了模块化仿真建模,分析了轨道电路低频编码的自动调整原则;实现了对区间、车站无进路、车站接车进路、车站发车进路等4个场景下的轨道电路低频编码;通过对郑西线的线路数据进行数字化仿真,验证了该轨道电路编码仿真研究的有效性,并为以后对轨道电路编码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实验环境。  相似文献   

13.
列流图优化布局与编制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列流图是展示通过某铁路区域的各类客货列流(列车流)的类别、径路和列车数量的直观图形表示形式,列流图包括铁路网络和列流线2部分。通过分析列流图的站场布局合理性、列流线的对称性及尽可能避免交叉等优化编制目标,提出编制列流图的左右、紧凑、分层、对称和分类5种排列原则,以及5种排列原则相冲突时应遵循的先后顺序,给出编制列流图的步骤,据此开发优化编制列流图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该系统采用图形输入铁路网络、列表输入列流,根据列流线排列原则和步骤自动生成列流图,并可导出CAD图形文件。对包括3个车站和7个方向的某区域铁路网络,运用该系统编制出具有60余条列流线的列流图。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采用新颖的车轮检测技术以计算车辆轮对为基本原理的智能型轨道电路,该轨道电路具备判别列车方向和速度的功能,并适用于各种调车作业方式和非正常调车作业模式,对股道存车数精确到轮对,为货运管理自动化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条件与数据资源,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轨道电路智能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轨道电路系统的研发测试中,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高速铁路列控中心子系统,实现与轨道电路子系统之间的安全通信,不仅可以降低ZPW-2000A轨道电路实体设备试验的高昂费用,缩短试验时间,而且可以测试部分子设备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提高开发效率。本文分析了高速铁路列控中心与轨道电路子系统之间的通信功能,继而实现设计算法,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CTCS-3级高速铁路列控中心TCC与ZPW-2000A轨道电路之间的安全通信,开发了基于CAN总线双滤波模式的列控中心轨道电路子系统的仿真测试平台。  相似文献   

16.
单轨交通环线轨道电路常见故障判断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庆市单轨交通二号线信号系统采用环线轨道电路,利用轨道环线向列车发送ATP信号并同步接收TD信号反映车辆的位置信息 在站台区利用开门环线向列车发送开门信号,控制列车开门时机。环线轨道电路的故障将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本文结合工程项目实际,重点介绍道岔区段、车站内轨道区段和开门环线重叠区段常见故障的判断与处理。  相似文献   

17.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一直是影响铁路运行安全的隐患之一,通过对京沪高铁辖区故障的分析,排查列车车辆经过轨道区段时产生分路不良原因,提出整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列车自动报点系统包括车载系统和地面系统,车载系统通过移动卫星通讯,将列车所在位置、运行速度、车站停靠等信息实时传输到地面系统,地面系统自动绘制列车实绩运行图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列车的位置。运行图的绘制采用双缓冲实现视图的快速显示,解决了报点时刻以及车次标注的重叠问题,并在Delphi中自己创建新类模拟画笔来完成绘制不同类型列车运行线的要求。实绩运行图可以像其它图形软件一样实现放大、缩小、平移等视图操作,并可以在任何支持图形打印的打印机或者绘图仪上打印,软件自动根据打印机类型和纸张大小将打印效果调至最佳。  相似文献   

19.
列车运行的三维视景仿真可在设计阶段把新车外观和内饰展现给用户,并为线路规划、列车运行调度等提供依据。对列车运行视景仿真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地形地貌、轨道、建筑物及车辆的三维视景模型。从提高动态仿真效率和渲染速度的角度出发,采用基于图形与图像的混合建模方法和LOD与纹理映射技术,实现了列车运行的三维动态视景仿真,达到具有较高逼真度的视景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结合红灯转移、应答器设置、轨道电路编码和列车运行规则等情况,对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的特殊站场,红灯断丝转移区段轨道电路编码设计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