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四模冗余结构在铁路信号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模冗余结构满足铁路运输日益繁忙和列车速度不断提高对铁路信号控制系统更高的安全要求.分析了三种四模冗余系统的结构特点,每个通道中采用冗余双处理器模块的结构具有更好的系统实时性能和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2.
可维修三模冗余结构系统的可靠度与安全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马尔可夫模型 ,在考虑故障覆盖率及维修率影响的情况下 ,对三模冗余结构系统的可靠度及安全度进行了详细的推导 ,给出了求解系统可靠度及安全度的微分方程组 ,并用MATLAB仿真分析了故障覆盖率和维修率对系统安全度及可靠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三维修三模冗余结构系统的可靠度与安全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马尔可夫模型,在考虑故障覆盖率及维修率影响的情况下,对三模冗余结构系统的可靠度及安全度进行了详细的推导,给出了求解系统可靠度及安全度的微分方程组,并用MATLAB仿真分析了故障覆盖率和维修率对系统安全度及可靠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三模冗余结构微机联锁系统的安全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脸用马尔可夫模型,在考虑故障覆盖率影响的情况下,对三模冗余结构微机联锁系统的安全度进行详细的推导,得出了该系统安全度的定量表达式,分析了在典型情况下的系统安全性能人结果结合实际应用进行了有意义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基于现场总线的三模冗余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洁  单冬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8,22(5):118-121,126
控制器局域网是主要用于各种过程检测和控制的一各现场总线网络,它具有优先权和仲裁功能,多个单片机可通过CAN控制器连接到CAN总线上,形成多主机的局部控制网。本文主要介绍CAN控制器82C200在三模冗余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组态软件在监控系统设计应用中越来越广泛,Cimplicity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一个,其在港口码头装卸自动控制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监控系统设计包括界面设计、通讯功能实现、控制功能实现、冗余设计等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冗余结构容错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间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定量地反映冗余结构容错系统的可靠性改善情况,是评价冗余结构容错系统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内轨道交通行业的高速发展,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提高轨道交通控制中常用的二乘二取二安全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目标,分析了几种常用冗余结构的可靠性,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取二冗余结构及二乘二取二冗余结构的新降级工作策略。在考虑多模故障的情况下,分析了该系统所有工作状态以及各状态之间的转移关系,依此建立马尔可夫状态转移模型,通过MATLAB分析新降级工作策略下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与传统二乘二取二系统进行对比,新降级工作策略下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Linux联锁计算机系统的实时性和高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是保障列车在车站范围内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设备,因而要求该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联锁机通常采用冗余系统.采用软件容错及硬件冗余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Linux的双模动态冗余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可编程序控制器和现场总线在地铁动车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可编程序控制器S7-300和现场总线PROFIBUS可以组建复杂的集散控制系统,以DK8G型地铁动车控制系统为例,提出了3个DK8G型地铁动车的可编程序控制系统,通过比较,确定带冗余控制功能的系统为最佳,该系统采用双CPU的冗余控制,对全车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具有系统可靠性高、控制功能强、系统便于维护和扩展等优点,这种控制结构适于地铁动车、城市轻轨、高速列车和各种机车。  相似文献   

11.
何忠舟 《交通标准化》2014,(13):168-170
以某大桥高墩施工为例,分别针对爬模系统的组成、塔身爬模施工工艺以及爬模系统的特点进行了详细探讨,指出了液压爬模的施工要点,包括液压爬模系统技术参数、液压爬模系统的安装施工、主塔液压爬模施工,可为同类桥梁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多功能车辆总线MVB、轨道交通车载ATP安全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VME总线接口、2乘3取2冗余结构的MVB网络通信控制板,可靠地实现车载ATP安全计算机系统中MVB接口通信功能.在对比了几种冗余结构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详述了VME总线Slave接口的设计及在3取2表决中的同步和容错技术,最后对通信板卡进行了安全测试,在满足IEC61375-1标准的同时,也实现了冗余容错机制,为车载安全计算机控制网络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摆式列车倾摆机构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影响倾摆机构可靠性的故障树,用控制系统冗余作为系统可靠性优化模型,改善了可靠性的公式,提出用自动转换装置和网络技术来实现倾摆机构控制系统冗余,分别给出自动转换装置和网络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用网络技术实现冗余是一种既方便又提高系统可靠性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分层结构热备冗余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备冗余结构在安全苛求系统中应用广泛.智能化输入输出模块和逻辑处理模块的分离形成了分层结构,层内两个模块相互热备,层与层串联后实现系统功能.采用Markov分析方法,考虑模块失效率和维修率,对分层热备冗余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按照优先恢复系统功能的维修策略建立了系统状态转移图,并由此得出了系统可靠性计算方法.依据仿真计算结果,不同模块的失效率和维修率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程度相似,低优先级修复的模块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现代有轨电车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传输多业务数据通信的需求,提出基于第四代通信技术的全业务承载专用无线通信设计方案及可靠性措施。通过分析已通车运营项目的数据业务技术手段,重点探讨承载抗干扰、时隙配比优化、系统及设备、单板级冗余等可靠性措施。经过分析和仿真,确定区间远端射频模块和按车站部署远端射频模块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无线覆盖。通过抗干扰分析,给出频率隔离建议方案。调整均衡时隙配比实现上行和下行业务不受影响,采用车载数传设备冗余保证可靠性。以成都蓉2号线为例,建设统一的车地无线通信网,实现了车地无线通信、集群对讲等无线通信业务,并通过完善的等级标识机制实现精细化的业务优先级管理,有效保证了有轨电车可靠、安全、高效运营的无线通信需求。  相似文献   

16.
数字轨道电路MSK信号的一种纠错解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根据当前我国铁路发展的实际需要,针对国外数字轨道电路系统的基本原理,提出了MSK信号的一种新型的解码方案。该方案实现起来简单、快速,在信号非冗余情况下,对译码结果能够实现一位自纠错功能,可以大大提高译码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7.
将剩余数系统算术和冗余二进制表示算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并行实现乘法器的长法,这种算法不仅具有溢出检测功能,而且具有容错能力,另外,该算法是一种相互独立模块结构,因而便于VLSI阵列实现。  相似文献   

18.
铁道信号系统安全计算机状态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提出了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原理与基本流程。通过观测数据的提取与降维,正常态模型训练与改进,故障态模型训练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两模冗余安全计算机的状态监测,对正常态与时钟偏离1%~10%等7种不同条件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对数似然概率均值从-228.98降至-1 385.60,健康状态不断恶化。对1号处理单元(PU1)故障状态进行仿真监测时,将PU1故障与PU1故障态、正常态、安全容错管理单元(FTSM)故障态、通信控制器(CC)故障态以及系统受扰故障态进行比较,得到对数似然概率均值分别为-161.95、-13.72、-14.13、-40.17及-35.69,证明了系统所发生的故障是因PU1所致。监测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安全计算机健康状态的检测,为铁道信号安全计算机监测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HARQ)已成为CDMA无线信道上差错控制的主要技术.在考虑纠错编码冗余位对无线信道资源占用的条件下,引入有效系统吞吐率性能指标,分别对SR和GBNARQ协议在i.i.d和相关信道模型下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协议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给定纠错编码算法和重传方式条件下,可以通过对冗余信息位长度的合理选择实现系统有效吞吐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线控转向系统的基本结构、应用和容错要求;研究了线控转向系统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执行机构、通信网络、电源等关键部件的容错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基于观测器的解析冗余方法等;分析了线控转向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为提高线控转向系统的容错和故障诊断能力、实现批量化生产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