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质雷达在高速公路桥位、路基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京珠国道主干线一段为例,介绍了地质雷达在高速公路桥位及路基勘探中的应用,说明了地质雷达对具备一定地球物理前提的桥位及路基岩(土)体,其探测量具有高效、快捷、分辨率高,图像清晰直观等优点,,其应用效果值推广。  相似文献   

2.
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在混凝土箱梁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混凝土箱梁底板缺陷检测手段的制约,使得缺陷处治方案长期以来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经验性以及盲目性,因此将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混凝土箱梁底板缺陷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研究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以及波相识别方法,然后在某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应用该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以确定其混凝土的密实性、脱空区域、底板厚度以及预应力管道位置等,钻芯取样方法验证了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在混凝土箱梁底板缺陷检测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地质雷达探测具有精度高、快捷、无损探测等诸多优点,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捷、效果突出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之一,并在各种工程中得到了大面积应用。本文简述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及野外工作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各种不良地质现象的雷达波特征,并结合实际探测成果,评价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地质雷达在隧道施工短期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郑文宁 《公路》2005,(4):191-193
在简述地质雷达基本工作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地质雷达在正坑隧道施工中的应用为例,通过对地质雷达的测线布置、探测,对探测数据和地质雷达扫描图像的研究、分析,以及同隧道掌子面实际开挖地质情况的对照。说明地质雷达是隧道施工短期超前地质预报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实用性强,对隧道施工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荷叶塘高架桥位于二连浩特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湖南省永州至蓝山(湘粤界)高速公路第2合同段,属大跨径、高墩特大型桥梁。该桥两侧墩台位于地势陡峭的山坡上,中间桥墩位于地势较为平坦的谷地中。桥位区发育的不良地质包括岩溶、崩塌及危岩体、潜在不稳定边坡等三种类型。针对桥位区存在的不良地质,采用了综合勘察的手段,为查明桥位区岩溶的发育规律,引入了跨孔电磁波透视法等先进的勘察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桥位区发育的不良地质的分布及危害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置方案。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Kirchhoff成像技术在地质雷达路面无损检测的应用原理、方法及意义。以京珠高速公路潭耒段路面无损检测为例,分析总结了Kirchhoff成像技术在地质雷达路面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并与钻孔结果对比,表明Kirchhoff成像技术在地质雷达路面无损检测中能更准确的判断路面厚度、缺陷位置及大小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质雷达路面检测的探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大型桥梁工程在西南山区铁路建设中往往是关键控制性工程,桥梁工程方案中桥址地质的稳定,直接关系线路方案的可行性。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必须坚持“线路服从桥位,桥位服从地质”的选址原则。以林歹至织金(新店)铁路为例,采用地质综合勘探方法,详细查明峡谷区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综合比选确定桥址及线路方案,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不良地质、岸坡稳定性等方面对桥梁选址及桥型布置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地质雷达作为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手段之一,能探测掌子面前方岩体的变化,特别是对于含水区围岩、裂隙破碎带有较高的识别能力。介绍地质雷达基本工作原理和探测方法,并结合美国SIR-3000型地质雷达,说明其西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万村大桥为例,介绍工程物探在岩溶地区公路桥位选址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桥位及地质概况、地球物理特征及工作方法、物探资料解释及地质效果。说明,在物探工作的基础上辅以少量钻孔配合,可取得理想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地质雷达在路面检测中的可行性,基于乌奎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应用地质雷达对旧路路面结构厚度及结构内部病害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地质雷达对路面厚度的检测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且地质雷达检测成像对典型路面结构病害有较为明显的特征表示;地质雷达可有效应用于路面评价,且可避免传统检测方法对路面结构的损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