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N系列轻型车是五十铃公司1984年推出的新车型,载质量为1~3.5吨。发动机选用了4J、4B两个系列4个型号即:4JA1、4JB1、4BC2、4BD1柴油机。4JA1、4JB1是五十铃专为NHR、NKR车型而开发的,它替代了原来的C190、C240、4BA1发动机。4J发动机系列是目前世界  相似文献   

4.
5.
6.
7.
8.
我国轻型汽车用柴油机发展状况分析及市场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生产轻型车用柴油机的主要厂家约为19家,生产能力为80万台,约27个品种,技术总体水平与国外有较大差距。我国轻型车装用柴油机的数量逐年增加,1997年底约有50%的轻型车装用柴油机。  相似文献   

9.
10.
11.
我国柴油轿车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彦鑫  徐俊芳 《天津汽车》2009,(9):12-14,20
面对石油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的严峻问题,国内各大汽车研究机构都在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文章介绍了柴油机在经济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优势,阐述了轿车柴油机的先进技术,指出柴油品质、政策限制及对国内柴油机印象不佳是影响我国轿车柴油化的因素,但随着柴油机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发展,柴油机噪声大及排放等问题会得到很好地解决,柴油机是实现节能减排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2.
袁银南 《汽车工程》1996,18(4):242-248
本文论述了轻型车用柴油机直燃燃烧系统及工作过程组织的特点,分析了小缸径高速柴油机直喷时遇到的问题,介绍了采用节流轴针式喷油器及双喷油器的小缸径高速柴油机直喷系统的有关研究结果。实验证明,通过工作过程的有效组织。采用这种燃烧系统的柴油机性能可达到与采用传统直喷燃烧系统的柴油机性能基本相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汽集团哈尔滨轻型车厂研制开发的解放牌CA1041K21L2系列柴油轻型载货汽车的开发过程,产品结构特点,以及驾驶室和电气系统的主要特点,简述了该汽车产品的主要性能及采用的朝柴CY4102BQ柴油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我国车用柴油机行业的现状,阐述了其面临的问题及挑战,介绍了国外重型车用柴油机的技术特点,探讨我国车用柴油机满足欧III排放法规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重型车用柴油机满足欧Ⅲ排放标准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我国车用柴油机行业的现状,阐述了其面临的问题及挑战,介绍了国外重型车用柴油机的技术特点,探讨我国车用柴油机满足欧Ⅲ排放法规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乖型柴油机燃用纯柴油、体积混合比例为1:9的天然气合成油(GTL柴油)与柴油混合燃料(G10)、体积混合比例为1:9的生物柴油与柴油混合燃料(BD10)、纯GTL柴油(G100)及纯牛物柴油(BD100)5种燃料的动力性、经济性及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D10、G10与纯柴油有相似的燃烧特性,额定转速F G100的缸内工作压力增大,BD100的缸内工作压力显著降低;G10油耗较之BD10降低2.43%,功率较之BD10平均高2.78%;与燃用纯柴油的油耗相比,G100平均降低2.62%,BD100平均高出13%;除NOx排放外,生物柴油在降低CO、HC、PM的排放上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7.
收集了74种轻型车新车排放生产一致性试验数据,从轻型车排放生产一致性评价的定义出发,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统计量及标准偏差分布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国Ⅱ阶段轻型车新车的排放处于低排放水平;不同车型之间的生产一致性控制水平存在差异,影响生产一致性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标准偏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介绍了EGR系统的正向设计和自主开发流程,通过对EGR系统设计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总结出EGR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控制因素。并以某公司自主研发的1.9L柴油机项目为例,经过一系列的设计和模拟运算,最后通过了相关验证。文章详细说明了建立EGR系统的自主研发设计流程,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在维持重型车用柴油机良好的燃油经济性的同时,降低其氮氧化物(NOx)和微粒(PM)排放的关键,是燃烧过程的进一步优化。阐述了喷油系统的改进、燃烧室设计的优化、4气门低涡流和可变涡流结构的采用等技术措施的潜力,以及一些诸如排气再循环、喷水和掺烧清洁燃料等附加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分析了南汽NJ8140.43C增压中冷柴油机的排放特性。指出其CO及HC排放量总的来说比较低;NOx排放量随着负荷的增大而迅速升高,高速时较低速时有所降低;微粒排放中碳烟排放占绝大部分。微粒比排放中,小负荷是有机可溶成分为主,高速大负荷时碳烟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