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火焰正火对钢轨焊接接头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钢轨闪光焊、气压焊和铝热焊进行火焰正火处理,并进行正火、未正火接头和钢轨母材的金相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对比。结果:火争正火处理明显细化原奥氏体晶粒,闪光焊、气压焊和铝热焊接头延伸率和冲击功提高,铝热焊接头抗拉强度明显提高。经火焰正火闪光焊和气压焊接头力学性能可以达到TB/T1632-1991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石墨含量对铁基粉末冶金含油减摩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基粉末冶金含油减摩材料的显微组织为珠光体、渗碳体和游离石墨。随石墨含量增加,显微组织由细片状珠光体向较粗片状珠光体过渡,晶粒长大,并出现网状渗碳体和针状渗碳体,孔隙球化。机械性能的变化趋势是:密度增加,含油率下降,布氏硬度增加,而压溃强度先降低后增加。碳含量从1.5%,2.0%变化到2.5%时,摩擦因数略微降低,磨损率几乎呈直线下降。研究结果表明,石墨含量为1.5%和2.0%时组织和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热处理工艺对B级钢(ZG25MnNi)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工艺的热处理,对B级钢(ZG25MnNi)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确定了B级钢(ZG25MnNi)的最佳正火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4.
对国内外5种车轮钢的微观组织、准静态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进行测试,分析车轮钢的化学成分和微观组织对其准静态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Mn与C元素含量之比以及Ni,Cr和Mo元素总含量,均能明显增加珠光体的弥散度,减小珠光体层片间距;细化奥氏体晶粒尺寸和增加珠光体弥散度,车轮钢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均有所改善;提高Mn与C元素含量之比有利于改善车轮钢的韧性特别是冲击韧度;车轮钢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随着奥氏体晶粒尺寸和珠光体团尺寸的细化而增加;车轮钢试样的化学成分和显微组织对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和疲劳裂纹门槛值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5.
环境温度对砂型铸造AlSi7Mg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浇注了3组AlSi7Mg材料砂型试棒,利用拉伸测试、扫描电镜及金相组织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砂型铸造AlSi7Mg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从-40℃升至100℃时,AlSi7Mg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均有所降低,其中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降低了14.3%和9.8%;材料的伸长率随着温度的提高不断增加;低温变形过程中材料显微组织显示共晶硅颗粒细小,分布较为均匀,试棒断口显微形貌显示局部分布着小的韧窝,具有准解理+韧窝型断裂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不同钢纤维含量RPC材料受压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单轴受压强度试验和变形特性试验,研究不同钢纤维体积含最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与本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纤维体积含量在1.50%~1.75%之间变化时,活性粉末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无明显变化,当纤维体积含量超过1.75%后,轴心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明显提高;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受压破坏过程包括裂缝稳定扩展、裂缝失稳扩展、多条裂缝贯通和纤维粘脱4个阶段.结合试验曲线,推导出不同钢纤维体积含量活性粉末混凝土统一的单轴受压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7.
如果在同一个铸件中获得倾斜化石墨组织,即在同一铸件中综合有不同石墨组织(如片状石墨、球墨组织等),就能开发出高性能材料。文章介绍了改进型内处理法制造倾斜石墨组织铸铁的基本原理,并以实例阐述了制造的具体方法、方案设计等。  相似文献   

8.
采用传统商用AlSi10Mg合金粉末与中车工业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高强高塑AlMgScZr合金粉末,以轨道交通常用的5083铝合金车体为修复对象,并预制梯形凹槽以模拟破损状况,通过激光熔覆修复,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lSi10Mg合金粉末修复样件修复区晶粒主要为柱状晶,修复后拉伸强度为188 M...  相似文献   

9.
采用金相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不同的回火温度对高含碳量的C级钢(ZG25M nNiCrMo)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相同正火工艺下,回火温度越高,C级钢的网状回火索氏体组织越明显、晶粒状铁素体越多.网状回火索氏体组织和晶粒状铁素体的增多,降低了材料的强度、硬度,改善了材料的塑性、韧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持续建设和投入运营,CA砂浆充填层不断出现破坏,经调研发现,充填层的破坏多与水有关。将CRTSⅠ型CA砂浆浸泡在5、20、40℃和60℃的恒温清水中,当浸泡到7、28 d和90 d时,用万能试验机做单轴压缩试验,分析其力学性能变化和破坏机理。结果表明:随浸泡时间增加,CA砂浆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逐渐降低,并且在前28 d下降速度快,幅度大,原因归结于CA砂浆在前28 d吸水基本饱和,后期吸水较少;随浸泡温度的升高,浸泡7 d的CA砂浆,与浸泡28 d和90 d的相比,弹性模量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分析原因,在浸泡早期,硬化浆体中未水化水泥颗粒遇水继续水化起主要作用,随浸泡时间增长,水对沥青-水泥水化产物界面和沥青-砂界面黏结力的破坏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FWD能较好地模拟动荷载的作用,在对FWD动态弯沉盆的特性分析的基础上,以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为工具,对FWD荷载作用于纵缝板边缘中部、板角、板中位置时的动力特性进行了模拟,得到了不同结构层厚度和材料强度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在标准动荷载作用下的层间应力以及路表弯沉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了解路面结构在动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含石率对石英砂岩类碎石土力学特性的影响,以湖南益阳某滑坡石英砂岩类碎石土为研究对象,对24组碎石土试样在不同围压(100,200和300 kPa)下进行三轴力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30%含石率碎石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与正常固结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不同,在较高围压下出现了应变软化现象.这表明碎石的加入,会改变原有正...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细粒含量对级配碎石力学特性的影响,开展细粒含量分别为0%,5%,10%和20%的高压密级配碎石在不同含水状态下的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研究不同细粒含量级配碎石的应力应变和孔压特性,分析不同细粒含量级配碎石结构特征对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细粒含量增加,级配碎石的最大干密度、内摩擦角和峰值强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在细粒含量为10%左右时达到最大;细粒含量不同级配碎石的强度特性是由其结构特征决定的,细粒含量10%附近试样的土体结构为骨架密实型,最大干密度达2.37 g/cm3,强度特性明显优于其他细粒含量试样;含水率提高时,级配碎石强度变化取决于水的软化削弱和负孔压增强的综合作用.研究成果为高速铁路基床表层填料的选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CrNb低合金热轧轨组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U74普通碳素轨的基础上,增加Si含量,调整C、Mn含量,加入合金元素Cr,Nb,设计出CrNb低合金钢轨钢,研究了该钢的组织和性能及Cr,Nb合金元素的作用,结果表明:CrNb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比U74提高21.36%,13.65%。奥氏体晶粒度和珠光体片间距得到了细化,Cr元素使CCT曲线明显右移,Nb元素在奥氏体再结晶过程中细化了奥氏体晶粒。  相似文献   

15.
纳米碳纤维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等力学上的优异特性.通过单轴抗压试验和劈裂试验,测试了掺加3种类型纳米碳纤维的普通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并讨论其最优掺量.实验结果表明:适当掺量且纤维分散良好的纳米碳纤维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纳米碳纤维对于混凝土材料力学性...  相似文献   

16.
17.
矿渣细度及掺量对水泥净浆及胶砂性能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试验研究,探讨了超细矿渣的细度和掺量对水泥净浆的流动性、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化学结合水量以及对胶砂流动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超细矿渣掺量的提高,水泥净浆和胶砂的流动度均增大,且在试验所采用的掺量条件下,细度较小的超细矿渣对水泥净浆及胶砂流动性的改善效果更好;超细矿渣掺量较低时,掺超细矿渣水泥浆体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均缩短,超细矿渣掺量较大时,随超细矿渣掺量的增大,水泥浆体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延长,且超细矿渣的细度对试验结果影响不明显;随超细矿渣掺量的增大,水泥浆体和胶砂的3d抗压强度变化较小,28d抗压强度提鬲;超细矿渣细度较大时,适宜掺量的超细矿渣可以提高水泥浆体和胶砂的早期抗压强度;超细矿渣对硬化水泥浆体的化学结合水量的影响与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蒸养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水胶比、超细粉煤灰掺量和砂率对不同粗骨料(碎石和碎卵石)蒸养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棱柱体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时蒸养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大,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蒸养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降低;随着超细粉煤灰掺量增加,蒸养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略有改善;当砂率大于0.3时,对蒸养碎石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影响较大,而对蒸养碎卵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