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概述工程概况长深公路经过唐山市遵化北部,该地区铁矿丰富,开采规模较大。但由于多为私人矿主,规划无序,尾矿堆弃散乱。路线难以全部避让,部分段落由尾矿堆中经过。由于尾矿堆砌时间较  相似文献   

2.
以某铁矿项目为工程背景,选用离散元颗粒流程序(PFC)对尾矿固化体的力学特征进行模拟,确定了尾矿固化体细观力学参数,建立了尾矿固化体单轴压缩数值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尾矿粒径分布及颗粒数量的简化对模拟尾矿固化体的力学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值模型单轴压缩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平均误差为5.5%,证明采用该方法构建的数值模型能有效预测尾矿固化体单轴抗压强度,且对尾矿固化体柔性及脆性破坏形态的捕捉效果较好,进而证明了利用PFC数值模型对尾矿固化体进行模拟有效可行;由于不同工程条件下尾矿粒度分布差异比较大,若尾矿粒径分布较广,建立尾矿数值模型时,可对尾矿粒径分布及颗粒数量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分析表明,当模型尾矿颗粒粒组范围选取比达到50%以上,能较好地模拟尾矿固化体应力应变曲线及破坏形态。  相似文献   

3.
用高能行星球磨机对Ni-Fe尾矿进行机械力化学活化,通过XRD、SEM分析,研究了粉磨过程中Ni-Fe尾矿的晶型、形貌和显微结构的变化对Ni-Fe尾矿中MgO的浸出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球磨处理后的Ni-Fe尾矿,磁铁矿结晶程度降低,橄榄石的Mg-O键和Fe-O键键能和键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颗粒表面光滑,颗粒进一步分散,圆形度增加,Ni-Fe尾矿活性提高.经过AGO-Ⅱ行星球磨机机械活化的Ni-Fe尾矿,MgO的浸出率相对其他磨处理后的浸出率高,在酸浸温度30℃,酸浸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经过AGO-Ⅱ行星球磨机机械活化的尾矿,MgO的浸出率为29%,未经机械活化的尾矿,MgO的浸出率只有6.9%.  相似文献   

4.
用高能行星球磨机对Ni-Fe尾矿进行机械力化学活化,通过XRD、SEM分析,研究了粉磨过程中Ni-Fe尾矿的晶型、形貌和显微结构的变化对Ni—Fe尾矿中MgO的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处理后的Ni-Fe尾矿,磁铁矿结晶程度降低,橄榄石的Mg-O键和Fe-O键键能和键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颗粒表面光滑,颗粒进一步分散,圆形度增加,Ni—Fe尾矿活性提高.经过AGO—Ⅱ行星球磨机机械活化的Ni-Fe尾矿,MgO的浸出率相对其他磨处理后的浸出率高,在酸浸温度30℃,酸浸时间120min的条件下,经过AGO-Ⅱ行星球磨机机械活化的尾矿,MgO的浸出率为29%,未经机械活化的尾矿,MgO的浸出率只有6.9%.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速公路建设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但软土地区路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问题一直影响工程建设进程和质量。地基沉降计算在理论上还不完善,常常遇到计算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由于实际条件限制,人们对地基沉降的量测只着重于地面沉降,对地基中土层的实际压缩性状并不很清楚。某工程采用长、短排水板堆载预压试验,在土层中埋设浅层沉降板和分层沉降仪进行较长时间的现场观测,得出了长、短排水板堆载预压下地基中土层压缩沉降的一些实际性状和规律,认为计算地基最终沉降的分层总和法需要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6.
以某矿项目为工程依托,通过土-水特征曲线模型、蒸发率-基质吸力模型、含水量-蒸发率模型的推导,建立尾矿固化体蒸发量模型,确定不同龄期固化体的含水量.研究表明:对于65%浓度的尾矿固化体,由于初始含水量较高,不同类型尾矿1 d与3 d的含水量变化区别不大,到7 d时,黏土矿物含量多的尾矿含水量大;对于72%浓度的尾矿,黏...  相似文献   

7.
杭金衢高速公路浦江互通l号桥桥台由于前墙与侧墙地基地质的较大差异引起不均匀沉降,导致前墙与侧墙连接部产生较宽裂缝,经过分析。制定并实施处理方案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以天津港区某防波堤由于其后地基上的超载堆土造成滑移为背景,进行了针对经过真空预压加固后的吹填土软土地基上进行堆载,对防波堤稳定性的计算分析研究。结合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得到的结论与对吹填土地基加固后在长期堆载作用下地基土塑性区不断扩大,强度弱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指出造成该防波堤边坡失稳滑移事故的主要原因为软粘土地基塑性流动的特性,为工程实践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铁尾矿石是选矿厂排放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资源化利用一直是全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交通部门公路改造项目利用铁尾矿石代替级配碎石筑路,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当地环境,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王咏梅 《交通标准化》2012,(19):113-115
真空排水预压法与堆载预压法相比具有加载快、无需堆载材料、不会失稳等优势,适用于加固软土特别是含水量较高的超软土地基。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经过国内外十几年的探索,真空排水预压法日趋成熟,已经成为大面积应用的加固软土地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真空预压联合堆载施工处理软土地基在国内已是较为成熟的工艺,特别是在围海造地项目中被广泛应用,能从技术角度较好地解决软土地基与吹填土的加固处理,同时具备一定的工期及造价优势。由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施工周期较长,质量控制环节多、难度相对较大,制定严密的管理及技术措施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工程所在地的地域特点、地质情况建立系统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在常规性质量控制措施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参考相关文献后总结质量控制要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沿海软土地区由于吹填造陆等原因,经常存在不平衡堆载现象.由于海滩涂的土体存在含水率和压缩性高等工程特点,使桩基在不平衡堆载下产生明显的负摩阻力.负摩阻力会在桩周产生很大的下拽力,很大程度降低了桩基的竖向承载力,同时,由于堆载的不对称,会在桩周产生不对称的负摩阻力,从而导致附加弯矩的存在.通过大型有限元法软件ABAQUS对软土区不平衡堆载进行建模,在建模过程中,对桩土模型进行一定的简化,模型参数按照经验取值.分别对桩基主动侧和被动侧的位移和负摩阻力进行分析,进而研究了不平衡堆载对单桩负摩阻力的作用性状,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径向非等值刚度圆锥形橡胶堆的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转向架轴箱定位用径向非等值刚度圆锥形橡胶堆的计算方法和设计方法,推导了了这种橡胶堆的三维刚度公式。以209-HS转向架橡胶堆定位器为例,分析了影响橡胶堆定位器器刚度的各种因素。计算公式与小批量209-HS转向架ZSD1型橡胶堆定位器的试验值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大面积地面堆载作用下桩-土结构应力及变位的计算原理.将有限元通用软件ANSYS应用于地面堆载作用下桩-土结构分析中,进行二维有限元实体模拟,分析桩长L、桩径d、桩体模量耳、土体模量E0、桩-土模量比Ep/E0,以及地面堆载的宽度b、大小p对桩承载性状的影响规律,可为地面堆载作用下的桩-土结构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大量堆放的固废材料铁尾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铁尾矿自身集料特性为基础,探索将铁尾矿用作沥青路面骨料的可行性。以玄武岩矿料为对照组,检测铁尾矿物理指标,更换不同粒径的铁尾矿制备试件,进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及三轮加速磨耗试验评估其路用性能。结果表明:铁尾矿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符合沥青路面层的基本要求;与玄武岩沥青混合料相比,掺加粒径为4.75~13.20 mm的铁尾矿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改善最明显,高温动稳定度升高16.55%,低温最大拉应变为玄武岩的1.13倍,浸水残留稳定度降低6.58%,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降低8.03%,且抗滑性能始终优于玄武岩,各项路用性能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利用铁尾矿砂石完全取代天然砂和碎石,配制C50混凝土,重点研究铁尾矿砂石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抗冻性能和抗渗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铁尾矿砂石混凝土7 d强度较普通混凝土降低6.6%,28 d强度较普通混凝土增长1%;铁尾矿砂石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水渗透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优于普通混凝土。  相似文献   

17.
真空(堆载)预压法应用于高速公路建设软基处理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方法,本文就该方法的应用及和其它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认为真空(堆载)预压法计算理论可靠,施工工艺趋于成熟,施工方法较为简单,施工效果十分明显,可作为高速公路建设中处理软基的一种手段进一步推广。真空(堆载)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的固结原理虽然相似,但一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设计和施工应用中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技术对掺加了铁尾矿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泥混凝土中用铁尾矿部分取代天然砂的方法对水泥混凝土的物理性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取代比例存在一个最优值。掺有铁尾矿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满足道路工程相关规范的要求,在节约天然砂资源,减少铁尾矿储量方面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结合工程实例,为解决工程中处理深度较大、工后沉降要求高且工期要求紧等问题,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方法进行软基处理,分别从作用机理、方案设计和加固效果等方面进行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在软基处理中加固效果好,并且其固结度可达92.2%,地基承载力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水泥稳定尾矿碎石,通过室内试验对尾矿级配进行分析,对水泥稳定尾矿碎石进行配合比设计,对水泥稳定尾矿碎石强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按照室内试验配合比进行调整为施工配合比进行试验路段的铺设用于指导施工,对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路段检测结果表明压实度、含水量、现场干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沉检测均满足设计要求,取样钻芯外观密实,层间粘结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