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城市轨道建设中采用BOT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我国城市轨道建设现状,分析了BOT融资模式的特点,对其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BT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转变政府职能,同时又能为企业开辟新的投资渠道,推动产融结合,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快速发展贡献巨大。此文以基于BT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融资问题为切入点,从融资渠道、资金结构、资金成本几个方面对BT模式的应用作出详尽分析,并指出BT模式有待完善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投融资问题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基本特性及其管理体制与经营特点,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投融资模式。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与投融资状况,分析了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要点,重点介绍融资租赁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和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投融资问题,结合BT模式与其他融资方式的区别,研究BT项目融资模式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研究结论:发展BT模式使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全新对接,形成了一种新的融资格局,既为政府提供了一种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周转困难的新融资模式,又为投资方提供了新的利润分配体系的追求目标,为剩余价值找到了新的投资途径.采用BT模式不仅获取了较大的投资效益,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而且使投资方增强了人文技能、管理水平及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积累了BT模式融资的经验,增加了施工业绩,为以后打入融资建筑市场创造了条件;BT模式扩大了资金来源,使项目顺利建设移交给政府,推进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其他行业的融资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5.
我国过去几年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PPP模式实践暴露出一些问题,引起社会普遍质疑。文章首先从PPP模式的内涵出发,阐述正确理解该模式的4点认识;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长期运营存在巨额资金缺口的现实,以及PPP模式的融资特点,说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采用PPP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科学开展城市轨道交通项目PPP模式实践的建议,以期为此类项目的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不同融资模式对项目综合效益影响的显著程度,为决策者进行融资模式比选提供参考依据。首先通过相关研究与项目报告识别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综合效益的29项指标,然后通过问卷调研,评估融资模式四要素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程度,得出结论:运营主体要素对项目效益影响最显著,运营外收入和财务费用成本是最容易受融资模式影响的两项指标;政府部门在许多效益指标上高估了融资模式的作用,但总体上融资模式对项目综合效益具有显著影响。这不仅为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选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以为决策者在融资模式比选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匡算方法,探讨了PPP融资模式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的影响,建立了PPP融资模式与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匡算的关系模型。该模型已在郑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应用,并在应用结果中提出了丰富PPP的回报方式以及减轻政府出资压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建设-转让"(BT)融资模式的探索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已历经5年.结合实践对BT模式中的若干操作性问题,如法律依据、项目范围、监理税收、项目审计等问题进行揭示和分析,并提出应进一步明确BT融资模式的合法性,制订具体操作办法,明确税收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公私合作模式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实践中存在的PPP模式类型,将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归结为四种策略:新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DBFO模式、基础设施维护与升级的特许经营模式、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特许经营模式,以及国有经营企业股份发行的民营化方式,进而构建城市轨道交通PPP策略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框架,并对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策略创新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实践,分析了项目融资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阶段存在的4大问题。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融资模式的内涵及其创新实践。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融资模式,开创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融资特别授权"模式,以及"网络总银团加项目子银团"全新模式,实现了网络融资贷款的贷款审批条件、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的统一。由项目融资到网络融资的网络化思维转换和体制创新突破,既化解了融资矛盾、规避了金融风险,又促进了银行间的公平有序竞争,充分利用了各类银行信贷资源,支持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