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12”汶川大地震无情地摧毁了都江堰市的房屋、道观、庙宇、塑像,唯独2260多年前修建的都江堰不仅没有大碍,而且仍然像一条巨龙一样守卫在岷江之畔。在赞叹都江堰雄伟壮观的同时,也不由得回忆起地震半个月前参观游览都江堰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成都市域经济快速发展,市域内各组团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成都市区连接郫县组团、都江堰之间的成灌交通走廊城际客流运输需求旺盛.本文主要从推进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集散地铁客流、提升服务水平、灾后重建等方面论述成都至都江堰市域铁路修建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招投标信息     
《世界轨道交通》2009,(6):71-71
新建成都至都江堰铁路站后工程施工监理招标公告 项目概况:新建安靖至青城山双线,正线长57.203公里;新建都江堰漓堆公园支线长5.960公里.及支线至青城山方向联络线.左线2.109公里,右线1.724公里;成都至安靖站间增建二线.长8.262公里,新建西环线至宝成线成都方向联络线长1.012公里。  相似文献   

4.
25成都至都江堰铁路联调联试及检测试验大纲成都至都江堰铁路正线全长67.065km,并修建支线至离堆公园5.96km;其中,正线安靖至青城山线路长57.203km,西环线安靖站(含)至成都站(不含)增建二线,线路长8.262km;成都站扩建线路长1.6km。速度目标值:成都—郫县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4日上午,四川省及成都市灾后恢复重建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成都至都江堰铁路正式开工。该线路全长72km,建成后开行动车组列车,全程运行时间控制在30min以内。  相似文献   

6.
灾后工程迅速上马 都江堰古称灌县,位于成都市西北部,岷江出山的要冲地带,因战国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这一著名水利工程而闻名天下.自古以来,这里便沃野千里,美丽富饶.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突发8.0级特大地震,都江堰震区灾情严重,美丽和富饶毁于一旦.  相似文献   

7.
以成都至都江堰铁路设计为例,在遵循现行设计铁路规范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现场实际,否定了延长有效长、布置在路基上的安全线常规设计方案。通过分析安全线功能及轨道、车挡(含挡车器)、桥梁等设计要素,提出并实践了站场高架桥上安全线的设计方案:安全线高架桥梁两侧设防撞墙,在安全线末端组合设置滑动挡车器和固定挡车器,相应的桥梁荷载根...  相似文献   

8.
资讯     
《世界轨道交通》2008,(8):12-17
重庆拟建至郑州铁路有望10小时抵京;青藏铁路格拉段获评国家环境友好工程;成都至都江堰铁路10月开建;铁道部要求严格落实汛期安全行车措施;沪宁城际铁路确定世博期间通车通车后24小时运营……  相似文献   

9.
章玉伟  唐勇 《中国铁路》2021,(3):101-105
都江堰—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工程是我国首个山地轨道交通项目,工程串联都江堰·青城山及西部高山河谷旅游度假区、映秀、卧龙、四姑娘山等著名景点,是推进旅游+交通+扶贫的创新模式。系统制式选择是工程建设难点,结合不同系统制式技术特点,对工程系统制式关键技术选择进行分析,探讨提高山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水平和可靠性的方法,可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铁路工程建设的高填深挖造成了大量的裸露地表,破坏了原有的植被和土壤,毁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功能。因此铁路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须同步并行,应以结构功能和生态效益为基础,较大程度地减小铁路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好地提升铁路工程建设的品质。文章以成都至都江堰高速铁路绿色通道为例,结合地方文化特色、铁路沿线的环境特征及项...  相似文献   

11.
成都至都江堰铁路是中国首条时速200km城际无砟轨道铁路,对沉降控制要求极其严格,特别是首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RTSⅢ型无砟轨道、时速200 km无砟轨道桥梁、地铁与城铁同台换乘等新技术,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认真探索、研究、总结,地质勘察中有针对性地选用综合勘察方法、先进的勘探技术和工艺,查清了沿线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为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工程优质、按期、安全、经济的建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砌体大国,在历史上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它是两千多年前用“秦砖汉瓦”建造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砌体工程之一;有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兴修水利,如今仍然起灌溉作用的秦代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工程;有在1400年前由料石修建的现存河北赵县安济桥,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式拱桥,已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入世界第十二个土木工程里程碑,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自豪和继承的,也对弘扬我国文化遗产起到积极作用。砌体是包括多种材料的块体砌筑而成的,其中砖石是最古老的建筑材料,几千年来由于其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易于取材、生产和施工,造价低廉,至今仍是…  相似文献   

13.
低应变反射波法在震后梁桥桩基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都江堰某大桥为例,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对其桩基完整性进行检测,并以现场挖深验证桩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成桥桩基检测,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及小波处理等技术,可有效地判别桩基础的缺陷及状况;并为其加固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5月8日,铁道部与四川省签订的第一个灾后重建大型建设项目——成都至都江堰快速铁路已经进入辅轨倒计时。明年5月,这条全长68km、时速200km的铁路将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15.
正电力配电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有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或电阻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3种形式。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或经高电阻接地的系统通常称小接地电流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系统称为大接地电流系统。新建成都—都江堰铁路电力工程采用了配电所调压器中性点经过小电阻接地系统进行接地。  相似文献   

16.
城际铁路既具有普通铁路的运营特点,又具有公交化运营特点,在一些城市还需与地铁实现同台无障碍换乘。通过对成都至都江堰铁路票务系统的需求分析,提出城际铁路票务系统票制问题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铁路建设项目的特点,初步建立了以生态环境、噪声与振动环境、电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弃物和社会环境等7个互为关联和补充环境因子构成的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构建的指标体系对成都至都江堰铁路环境影响后评价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国内资讯     
长沙地铁3号线获批;石家庄地铁3号线获批;杭州地铁二期规划获批;成都地铁2号线西延线开通试运营;都江堰地铁1号线开通;上海地铁11号线北段二期进入全面跑图试运行阶段;天津地铁5、6号线全面开工建设;武汉地铁2号线将南延10km;昆明地铁采用开式通风系统;青岛跨海地铁2014年开建;北京率先实现刷手机乘地铁公交;国内首座明挖无柱拱形地铁车站主体封顶;杭州地铁2号线东南段全线"洞通"。  相似文献   

19.
以新建成都至都江堰铁路信号系统工程建设为背景,针对无配线车站、尽头式车站、Y型支线、与地铁2号线连接等特殊情况,结合现有客运专线技术体系,提出一些典型信号系统涉及问题的解决方案(部分方案已随本线的建设铁道部已正式颁布标准规范),并讨论存在其他解决方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旅游铁路对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旅游铁路的快速发展。文章研究将视频监控、蓝牙定位、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于旅游铁路消防安全管理;结合都江堰—四姑娘山旅游铁路(都四线)示范工程,建设了消防系统智能运营维护平台平台,重点实现人员自动检测、定位和跟踪,消防设备设施状态实时监测和预警,以及灾情现场火灾参数动态监测与预警,能够极大地增强旅游铁路消防系统运营维护能力,并在火灾发生时提供准确可靠救援指挥参考信息,为旅游铁路安全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