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采用CFRP加固受损混凝土圆柱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柳丽霞 《铁道建筑》2008,(3):99-101
通过对CFRP(碳纤维布)加固受损混凝土圆柱体与CFRP加固未受损混凝土圆柱体的试验研究,测得CFRP加固后的极限强度和变形值,并与未加固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的强度和变形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分析了CFRP加固混凝土圆柱体的破坏特征,为实际工程的加固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碳纤维加固既有混凝土桥梁的有效性,进行了混凝土梁碳纤维加固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发现碳纤维加固可以有效地提高既有混凝土桥梁的承载力和刚度,是加固混凝土梁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碳素纤维布的材料特性,加固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室内试验结果,以及现场加固铁路混凝土梁的实际效果.说明采用碳素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对7根自密实混凝土(SCC)加固梁和2根对比梁进行二次受力下的抗剪性能试验。试验采用三面U型增大截面形式,在初始受力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自密实混凝土加固。研究不同初始受力,不同加固厚度及不同新老混凝土界面处理方式下加固梁的受剪破坏特征、承载力和新旧钢筋应变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新老混凝土共同工作性好,能够显著地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根据试验结果,得到二次受力下自密实混凝土加固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基于平截面假定,考虑碳纤维布(CFRP)与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不同,根据自平衡力系条件建立CFRP加固任意形状横截面混凝土构件因日照辐射或年温差引起的温度自约束变形求解方程。进而推导出CFRP加固混凝土矩形、箱形墩柱在指数温度梯度下和均匀温度梯度下的温度自应力解析式,并结合混凝土板壁式柔性墩算例分析,表明CFRP中将产生可观的温度自应力,在CFRP加固混凝土构件设计时应予考虑。最后讨论了CFRP的厚度、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弹性模量)、截面宽度、高度等参数对CFRP加固混凝土矩形墩柱温度自应力的影响,其结论对CFRP加固混凝土构件的受力分析及加固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原有加固方法的不足,提出内嵌预应力螺旋肋钢丝加固混凝土梁加固技术,分析这种加固梁的变形特点,并依据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变形原理和内嵌预应力螺旋肋钢丝加固混凝土梁的特点,推导内嵌预应力螺旋肋钢丝加固梁不同受力阶段的刚度表达式,得到内嵌预应力螺旋肋钢丝加固梁的刚度计算公式。在考虑预加力产生反拱的前提下,计算加固梁不同受力阶段的变形量。对4根内嵌预应力螺旋肋钢丝加固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内嵌预应力螺旋肋钢丝加固混凝土梁能有效延缓裂缝的发展,减小构件变形,提高构件刚度。研究结果为该加固方法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疲劳刚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结构加固方法.粘贴碳纤维布是提高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的有效方法, 可用于延长损伤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研究结果:CFRP加固混凝土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 正截面平均应变仍符合平截面假定.加固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刚度降低,裂缝宽度增大.得到了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刚度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碳纤维加固技术,在桥梁结构加固中已开始应用。尽管碳纤维材料本身具有一系列优异性能,但如何使之与混凝土共同受力,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仍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文章以混凝土旧桥和既有预应力混凝土T梁采用碳纤维加固前、后的试验结果,分析碳纤维加固桥梁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质量,介绍了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直接加固和间接加固的方法.并指出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介绍碳素纤维布的材料特性,加固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室内试验结果,以及现场加固铁路混凝土梁的实际效果。说明采用碳素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具有抗折强度高、抗裂性能好、抗疲劳及耐磨损性能优等特点,目前普遍应用于桥梁工程混凝土路面及房建工程地下室底板、顶板等部位。但是由于聚丙烯纤维的加入,导致混凝土粘聚性大幅提高,工作性能下降,不再适应于泵送施工工艺,使其应用范围受到大幅限制。本文以某新建铁路联络线工程为依托,结合施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及问题,对泵送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工作性能优化进行分析探讨,并对适用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外加剂复配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
客运专线简支箱梁施工整体吊装移动模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移动模架原位浇筑施工方法在客运专线简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常规的施工方法制梁周期长、人工操作工序多、施工较难控制。如何克服或减少这些缺点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研究结果:通过理论分析和结构设计,将预制梁场钢筋整体绑扎、整体吊装和内模大块安拆的理念应用到移动模架施工中可以有效减少施工周期、提高移动模架施工的工厂化、标准化水平、减少人为失误,进而提高移动模架原位浇筑施工方法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桩网复合地基加固技术的机理、工艺以及在我国第一条无碴轨道试验段上的应用情况。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采用长螺旋钻机在岩层中成孔,用电流法控制钻头的入岩深度以及利用钻机进行先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等关键施工技术,为我国的客运专线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管桩在温福铁路软土路基中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以具体工程为背景,介绍预应力管桩在时速200 km客货共线铁路路基中的首次应用及柔性基础条件下复合桩基的设计方法。研究结果:将预应力管桩技术首次应用到沿海铁路深厚层软土路基加固工程中来,管桩施工快捷,质量可靠,加载期间路堤稳定,沉降量小。管桩静载试验及现场测试表明,桩网结构受力模式符合预见,原设计中管桩设计理念合理。  相似文献   

15.
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孔道中的灌浆是防止预应力筋锈蚀的重要防线。目前国内基本都采取压浆法进行孔道灌浆,该法容易造成灌浆不密实,从而导致预应力筋腐蚀,造成严重后果。介绍了真空灌浆技术的原理和主要技术特点,包括工艺流程及水泥浆设计等。  相似文献   

16.
牛角坪隧道左线溶洞处理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川高速公路牛角坪隧道左线施工过程中遇到溶洞,结合这一工况,研究了处理方案并予以实施:采用片石砼、隧道洞碴回填隧道底部溶洞空腔;钢筋砼板配合边墙纵梁、梁间横梁跨越溶洞;钢拱架、挂网喷射砼形成隧道衬砌轮廓;泵送砼回填边墙、拱部腔体完成溶洞施工处理。采用该方式处理溶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供相关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南京南站站房大量采用清水混凝土墙面、柱面、顶棚,部分区域采用装饰清水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南京南站的站房结构的特点和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的要求,遇到诸多实际工程难题,因此有必要对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施工控制技术进行研究.针对目前清水混凝土国内尚无统一的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和质量验收标准,通过归纳清水混凝土常见表观质量缺陷原因,在分析南京南站项目工程特点的基础上,借鉴以往工程的经验,制定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控制标准和施工控制措施,应用在实际工程中,确保清水混凝土施工的顺利完成.研究结论:(1)通过南京南站现场检验,制定的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标准、表面质感控制标准和装饰效果控制标准,可以有效地保障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满足铁路站房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的要求.(2)从测量放线、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四方面对清水混凝土进行施工控制,可以有效地避免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对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TJ2108标主体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在富水粉砂层中的3种不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最终采用降水加固成槽,地下连续墙施工顺序为降水→导墙→钢筋笼制作→泥浆制备及成槽→下锁口管→下钢筋笼→水下浇筑砼→拔锁口管→下一幅槽段循环该种方法达到了质量安全可控,经济效益明显,可为设计、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9.
某高速铁路路基帮宽段沉降控制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沉降控制一直是高速铁路路基设计施工考虑的重要部分,然而国内外对高速铁路路基帮宽段的沉降影响研究较少。依托实际工程,研究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帮宽后既有路基的沉降控制方案,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NX模拟路基填筑普通填料和轻质混凝土情况下旋喷桩、钢管微型桩的加固效果。结合施工技术的合理性,最后确定该工程条件下"钢管微型桩+轻质混凝土"更为合适。同时,考虑到施工影响,建议在既有线旁施工过程中放慢压桩速度,对此段高铁实行限速处理及实时监测的措施以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20.
结合沈阳地铁工程,介绍了盾构隧道下穿正在使用的小跨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具体施工方法。重点阐述了地面防护与地下控制的施工理念,采取"盾构未动,防护先行"的施工策略。通过采取地面桥梁加固、变形隔离桩施工、盾构刀盘改造等前期措施,以及在地下施工中严格控制掘进参数,并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启动了科学合理、及时有效的应急方案,化解了风险,最终确保了盾构安全平稳穿越桥区,未对在用桥梁产生开裂损坏及过量下沉等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