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阐述车车之间实现直接通信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利用列车在RBC中的注册数据(车次号)及同方向列车在区间内相对固定的运行顺序,在RBC端加入列车通信管理单元协助列车完成身份识别,并对特殊情况下的列车通信管理单元的布置原则进行分析。探讨利用D2D技术实现车车之间的信息互通,在结合C3线路列车的运行特征与D2D技术的模式特征后,选择D2D基站中继模式建立前后行列车的通信模型。在车车通信系统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对该系统的故障因素进行分析,利用马尔科夫模型对系统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其可靠性满足目前铁路运输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对比分析了D08—32型捣固车与D09—32型连续式捣固车高速运行时的振动加速度、平稳性指标,论述了两种机型转向架结构的区别,提出了改善D08—32型捣固车高速运行平稳性的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铁路闭塞技术以及64D型半自动闭塞的继电器电路实现,在此基础上引入了64D型半自动闭塞的电子化实现方式,最后对二者的使用成本作了比较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4.
针对IEC 61508标准中的1oo2D模型,分析了影响安全性的三种错误.计算了应用1oo2D模型的车载列车自动防护(ATP)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阐述了1oo2D模型在地铁ATP系统中的应用方式.在地铁的ATP系统中,采用1oo2D模型设计车载系统是完全可行的,其安全运算板部分预估的安全指标符合SIL4的要求,其运算...  相似文献   

5.
主要针对既有设备中的64D半自动闭塞制式,与最新的计算机联锁设备的过渡结合展开论述,为计算机联锁设备与64D半自动闭塞制式的结合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300T列控车载设备D电缆故障时,仅能通过更换BTM或CAU等方式进行推断,缺少针对该电缆的直接检测方法.测量D电缆交流和直流电气参数,能够识别电缆故障或老化等情况;而测量电缆的分布传输性能,可以反映出线路的匹配性及反射大小等指标,并能定位故障位置.结合上述两种方法对D电缆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通过特性阻抗的分布曲线来...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对2D轴摆式转向架横梁采用“先分后合”的组焊加工工艺,并与传统工艺进行了比较。实践证明,新工艺可以较好地解决2D轴摆式转向架横梁的加工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D类音频放大器特点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数字轨道电路的技术要求,介绍了D类放大器新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9.
根据新一代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中列车的车车通信需求,引入LTE (长期演进) D2D(设备到设备)通信技术,形成列车之间的直接通信设计方案。研究了在基站和邻近服务器ProSe控制下列车之间D2D通信的建立。考虑在无基站控制下列车自组织的D2D通信,提出了一种基于接入等级限制机制和资源分组的D2D通信资源分配方式,并设计了列车自组织的通信流程。  相似文献   

10.
在地铁列车智能运维领域,列车外观异常检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从传统的人工巡检到采用线阵相机2D成像图像识别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满足快速准确的智能巡检要求。基于2D成像的图像识别方法可以解决人工巡检速度慢和因疲劳导致漏检等问题,但在与成像平面垂直的第三维度上出现的异常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文章提出一种基于2D/3D成像的螺栓松动检测方法,避免了在2D成像过程中由于光照、水渍、灰尘等原因造成图像像素值变化过大对检测结果带来的影响,并能很好地应用于地铁列车异常检测。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结合预处理和三维谱回归(3DSR)方法进行三维人脸识别的算法框架,提取有效的判别特征来克服3D人脸图像中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如噪声、表情和姿态等的影响。首先通过预处理步骤,从输入的人脸图像提取面部区域进行三维数据的匹配,克服大姿态变化的影响并且有效地提高了整个3D人脸识别性能。为处理大的表情变化和数据噪声,引入谱回归的概念,改进的三维谱回归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局部统计信息的鲁棒性和有效性,并避免通常方法中密集矩阵的特征分解问题,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实验中使用包含大姿态和表情变化的CASIA三维人脸数据库。实验结果显示算法有效、鲁棒、通用性强。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基于D2D (Device to Device,设备到设备)的列控系统车车通信(T2T,Train to Train)复用车地通信资源时产生的干扰问题,考虑在保证车车通信用户和车地通信用户通信可靠性的前提下,提出一种车车通信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首先应用图论的加权二部图建立信道分配模型,然后利用改进的KM算法(IKM,Improved Kuhn-Munkres)为车车通信用户分配信道,最后对功率进行调整,使系统的总吞吐量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列控系统车车通信复用车地通信资源时的干扰问题,既满足列控系统通信需求,又提高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目前桥基高边坡分析主要基于二维平面问题处理,忽视其空间效应。无论是高边坡还是桥台基础等都是三维实体,二维分析的结果推广到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一定误差。相对三维领域,二维条件下各种边坡理论发展较为成熟,工程上简便实用,二维分析仍是值得考虑的一种方式。在二维和三维2种状态下,对荷载作用下的高边坡岩体力学行为特征和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桥基高边坡设计及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研究结论:二维和三维条件下,桥基高边坡岩体力学行为特征大致相同,二维计算的应力、位移普遍偏大,这种现象在桥梁基底附近尤为明显;同等条件下二维所计算的坡面稳定性较三维偏于保守;相对三维,二维计算的误差并不恒定,误差大小随荷载强度、桥基位置、坡度、桥基尺寸等各因素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目前较为常用的隧道涌水量的预测方法为专业理论方法,其精度不高。为此,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寻求新的方法,并预测石太客运专线特长隧道涌水量,从而指导现场施工。研究方法:理论模型与2D、3D数学模型相结合,合理设定边界条件使数学模型接近实际情况。研究结果:利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二维与三维预测结果互相吻合,且与现场观测数据非常相近。研究结论:本预测方法具有指导现场施工的作用,对同类地区的隧道涌水量计算有借鉴意义。但三维数值模型预测的隧道涌水量值都小于二维数值模型的预测值,这主要是在对单元划分处理时偏于简单化所致,需在以后的工作中对程序做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三维GIS技术已在数字城市等领域取得成功应用,铁路行业对其应用需求也日益强烈,相关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仍未实现广泛和成功的应用,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如何快速、精确构建面向铁路行业呈长距离带状分布的精细三维场景,为其提供一个开展三维应用的数据支撑平台.研究结论:(1)提出了一套面向铁路行业的三维场景快速构建一体化技术;(2)研发了一套三维GIS平台和一系列软件工具;(3)通过在中老铁路三维设计工作中的成功应用,验证了技术体系的可行性,为铁路行业三维GIS应用探索了一条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铁路线路设计中三维实时交互式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分割—归并思想将线路三维实体分为现状景物实体和虚拟景物实体,分别研究各子实体的三维造型方法,并应用约束Delaunay三角化理论研制拼合算法,实现将各子实体快速拼合成三维整体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现铁路线路三维模型的视相关简化算法,该算法首先应用累进网格技术构建出网格顶点的层次结构,然后依据视锥截取,背面剔除和屏幕投影误差三个视相关简化准则,从层次结构中实时计算出当前视相关简化网格,最后应用真实感图形绘制技术实现铁路线路三维场景的实时交互式仿真。实践证明,该技术可实时生成具有高度真实感的铁路线路三维场景并可通过鼠标或键盘操控浏览路径,从而实现设计成果与设计过程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当前高等院校在铁路信号专业教学中缺乏信号设备进行实物展示的问题,以3D MAX和Unity 3D为开发平台,借助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协议,设计转辙机仿真操作平台,实现车站现实环境仿真及转辙机动作的3D展示,从不同视角展现转辙...  相似文献   

18.
浅埋暗挖地铁站厅施工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广州地铁5号线某车站西侧站厅隧道超浅埋、地层上软下硬的特点,利用FLAC3D软件对站厅隧道及与之相交的斜通道平直段的施工全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通过对3种不同施工方案所引起的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塑性区分布情况的对比分析,确定最优的施工方案,指导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