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信息     
信息深圳改革港口和口岸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深圳存在港口政企不分,口岸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深圳对外贸易工作的发展,本来有许多进出口货物可以从深圳港走,因为进出口岸手续繁琐,时间延误,使得深圳港口效率不高,许多船舶不得不转到香港进出,这也...  相似文献   

2.
<正>1997年9月29日,国内首家集装箱港口组合的行政管理机构——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国港口》1996年第5期曾发表本人撰写的《港口“双重管理体制”质疑》(下文简称:《质疑》),文中首先分析了现行港口管理体制下我国港口改革、建设和发展所面临的三大问题,即中央、地方和企业的关系问题,港口深化改革的问题,及港口建设、发展中出现的  相似文献   

3.
徐杏  郝军 《中国港口》2014,(2):1-3,12
<正>一、我国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世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对港口的管理和指导。我国港口管理体制三次重要改革,是不断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产物。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实行全国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因此,五十年代后期,沿海主要港口均归中央统管。此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港口一直由中央管理,实行"政企合一,港航一体"的管理体制。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下,原有的港口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我国政治、经济改革发展的需要,我国港口管理体制开始步入不断改革完善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港口法》给江苏港口发展带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江苏港口寻求新发展和新思路的重要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以下简称《港口法》)于今年6月28日出台,并将于2004年1月1日实施。《港口法》的颁布和实施,将对我国水路运输产生深远影响,对于改革和发展中的江苏港口带来强劲的推动力。 一、《港口法》——江苏港口管理体制变革的指南针 江苏港口众多,包括沿江、沿海和沿运河以及众多内河等等,可以说在全国是港口覆盖面最广的省份之一。在过去发展过程中,江苏港口的管理体制一直比较复杂,而且沿江、沿海和其它的内河等港口的管理模式还不一样,束缚了江苏省港口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战略部署和发展。随着2001年国务院决定对原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进行,即所谓的“港口下放”工作的开展,江苏港口也拉开了管理体制变革的序曲。  相似文献   

5.
<正>改革开放以来,除秦皇岛港外,所有的大中型港口均实行了“以所在城市为主,以交通部为辅”的双重管理体制。这种体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方和所在城市缺乏自主权的问题,调动了地方和所在城市的积极性,港口建设和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无论是港口改革与开放,还是港口的建设与发展,都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港口改革、建设和发展面临新问题 1.中央、地方和企业的关系仍未理顺 中央、地方和企业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港口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由于“双重领导体制”下港口在行政上受地方政府领导,但在港口建设与经营方面仍由交通部实行行业领导和管理,地方政府对港口的投资和经营收益无权过问,使地方的积极性仍不能充分发挥;同时,由于对港口实行以所在城市管理为主,又不能不造成上级行政管理部门对港口改革、建设与发展的关心程度下降,协调能力不足,致使地方主义、分散主义倾向有所滋长;再加上实行“以港养港,以收抵支”的财务管理体制根本不能使港口企业做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港口企业的积极性也无从调动,活力不足的问题也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实践证明,现行的“双重管理体制”并没有理顺中央和地方、所在城市及企业之间的关系,更不能适应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需?  相似文献   

6.
我国长期采用政企合一的港口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的今天遇到挑战。实行政企分开势在必然。本期刊登的关于深圳港口政企分开体制运作情况的调查,旨在提供一个借鉴和参考。作为新兴港口,深圳港的管理相对全国许多老港口来说有其特殊性。但他们毕竟先行一步,尤其是“以服务为主”、“规范企业行为也规范管理者行为”、“按市场经济规律引导而不是简单采用行政手段”和“不断为港口企业拓开发展空间”等做法,具有普遍意义。我们期待更多港口在深化改革中,勇于创造,善于总结,以新鲜经验参加本利交流,以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薛文 《中国港口》1997,(5):14-16
<正>“政企分开”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按照国家确定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框架,港口管理体制如何改革,政企如何分开,这是港口面临的热点和难点。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实践,试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认识。 一、港口管理体制历次变更的回顾 回顾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港口体制改革的历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一为计划经济时期;二为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计划经济时期。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着实现财政经济统一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繁重任务,从而实行全国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在港口来讲,当时主要是接收国民党遗留下来的烂摊子,拾残、清理、整顿,忙于恢复生产。对于如何管理尚无经验。毛主席提出“以俄为师”的口号之后,1954年政务院颁布了《海港管理暂行条例》,于是港口管理体制正式定格于苏联摸式“政企合一、港航一体”,“集中领导、区域管理”。在领导关系上,因国内政治经济的影响,期间曾经历了四次大的变更和反复:  相似文献   

8.
<正> 交通部于2003年3月10日以“交水发[2003]69号”文发出通知,要求加快港口政企分开步伐加强港口行政管理。具体通知如下: 2002年是我国港口管理体制实施重大改革的一年,各有关省(直辖市)、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各有关省(直辖市)交通厅(委)以及原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  相似文献   

9.
天津港是我国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港口。1984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决定:天津港自6月1日起下放天津市,实行“双重领导,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和“以收抵支,以港养港”的财务政策,从而正式揭开了我国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由于这一改革决定比...  相似文献   

10.
比较与借鉴—世界和中国港口管理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日、美、加、欧洲及东南亚等国的港口管理体制进行较系统的阐述后,针对目前我国港口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革我国港口管理体制和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念 《中国港口》2003,(9):28-29
<正>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港口建设的初期就改革了旧的投资体系,实现了港口投资多元化,形成了深圳港口的特点。深圳港口投资中,有政府、民间(企业、资本市场)、国内、国外等多种资金渠道。对深圳港口20多年建设、投融资体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总结研究,其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均可对全国目前正在深化的港口投融资体制改革起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一、深圳港口投融资结构及其投资效益分析 深圳港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入海口东岸,毗临香港。1980年深圳建特区后,港口迅速崛起,建成蛇口、赤湾、妈  相似文献   

12.
地主港模式在新兴港口推行的可行性和迫切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覃规钦 《水运管理》2009,31(8):20-22
为加快我国港口体制改革前进步伐,寻求适合我国港口建设发展并更具优越性的港口体制模式,根据国内外港口发展的成熟经验,归纳、总结并富有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更适合我国港口建设发展的新型“地主港”管理模式,阐述该模式在国内新兴港口实施的可行性及迫切性,对该模式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提出建议:加强“政企分开”的港口管理体制的落实,强调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完善有关法律制度建设;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3.
<正>深圳口岸体制改革是国务院的改革试点,其中深圳港口的体制改革已于1995年完成。按照“一城一港,政企分开”的思路,深圳港务管理局作为市政府的职能部门,统一行使深圳市的港口行政管理职能。此次《深圳港口引航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深圳市引航改革也迈出了新的一步,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 由于引航是国家主权的体现,与运输生产密切相关,且涉及安全问题,不宜全面放开。按照“一城一港一引航”的原则,深圳港设置一个非营利性的引航机构,与企业脱钩,统一负责全港的引航。引航机构归港务管理局管理,其党政关系及行政行业管理由港务局负责;引航的安全监督、引航员的培训、考试、发证由安监局负责。这样使港口的引航工作既能服  相似文献   

14.
郭忠义 《世界海运》2001,24(4):22-23
现行“政企合一”的国有港口管理体制,是20世纪计划经济模式的遗存。港口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对国有港口企业性质的认识陷入误区。因此,走出港口企业改革的观念误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下的国有港口管理体制,是新世纪行政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对港口建设投资体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明显上升。当前,要加强沿海港口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特别对港口建设投资体制的改革要放到主要的日程议事上加以研究,以寻求出一个更有效地建设港口的投资体制。 港口建设投资体制的回顾 港口建设投资体制离不开国家的整个投资管理体制。 我国的投资管理体制形成于“一五”时期,它对有效地集中国家有限的财力、物力,实现大骨干项目的建设,初步建立我国的工业化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个重要的制度保证。 在投资主体方面,基本上是政府单一为投资主体。政府包揽了各行各业、大大小小的建设活动。企业不是独立的投资主体,只是政府部门的附属和投资的使用者,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形成一种“全民投资,全民负责”,而实质上无人负责的“大锅饭”体制。  相似文献   

16.
港口管理体制的变迁是港口经济发展的缩影,也是人们对港口经济地位、作用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建国以来,泉州港口管理体制进行多次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制度逐步完善,对港口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泉州港口的体制改革与国内港口的改革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其独特的做法,有值得总结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结合泉州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继续探索港口体制创新途径,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十五”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黄文 《中国港口》2002,(11):5-6
<正>今年我国整个交通管理工作上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正在进行的港口管理体制改革。这次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是历次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中最为彻底的一次,其影响是巨大的,意义将是深远的。对解放和发展港口生产力来讲,毫不夸张地说是一场革命。但是,最近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与各有关方面的同志有所接触,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褒贬不一。这里我想借《中国港口》杂志一角谈一点个人的体会,与大家探讨。一、关于对这次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认识问题我国港口管理体制与全国经济管理体制一样,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总体来讲,每一次改革都使港口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一些改革,每一次改革都是为了与当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宏观管理体制相适应,不同程度地满足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毋庸置疑,历次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不可能像这次这样彻底。因为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整个国家的改革在推进,所以港  相似文献   

18.
<正>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老课题,早在1980年,我国港口界就已开始探讨这个问题。十多年来,港口广大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一直围绕着港口管理中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港城关系和政企关系等核心问题,开展了广泛的讨论,推动了港口改革,促进了港口发展。1984年开始,进行了港口下放的改革,除个别港口外,中央直属的港口均下放给当地政府管理,实行部市双重领导,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财务上实行“以收抵支。以港养港”的制度,扩大了港口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但是港口下放后,没有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因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无多大触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港口管理体制也名不副实,统一的有权威的港口当局自然也就没有形成。大家感到,近几年来我国港口体制改革好像处于停顿状态,不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没有解决,而且不少浅层次矛盾也依然存在,港口的立法也严重滞后。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可能有三:一是对港口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认识不一致,例如是一港一政还是一港多政,是政企分开还是政企合一等问题,上下认识都不够一致,致使改革方向不明,改革的重大举措难于出台。二是港口的市场竞争机制尚未普遍形成,客观上缺乏改革的压力,港口的管理和运作依旧遵循计划经济的原则办事。三是自上而下的推动不够,交通部对港口体制深化  相似文献   

19.
<正>一 从1984年起,交通部根据国务院国发(1983)50号文件精神,对长江航运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十余年来,虽有些港口在建设与生产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内外条件不成熟,使国发(83)50号文件的设想,并没有完全实现。加上我国各项(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等)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运输市场的逐步形成,使长江港口一时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目前长江港口面临困境,存在着下列主要问题: 1、港口管理,政出多门。港口下放后,交通部、长航局曾多次组织人员,拟定长江干线港口“管理条例”;“管理办法”;但由于这些规章与办法牵连面广,情况复杂,迟迟不见出台。而有些地方政府有关港口管理办法都陆续出台,并相继成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行使地方行政管理权并制定相应的规章与办法,来管理地方港口和双重领导的港口,在执法过程中,产生不少矛盾,使长江的地方港口与双重领导港口之间,经常出现争货源、争码头、争泊位、生产秩序混乱等政出多门的现象,从而导致长江港口功能的削弱。 2、港口负担沉重。港口建设资金向银行贷款,每年还本付息的任务相当繁重。有些港口的外贸码头,地方与长航重复建设,造成国家资源浪费,有些港口的客运码头与设施建设,过于庞大,加上多属于社会效益,形成港口投入多、产出少的?  相似文献   

20.
<正>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港口必须实行政企分开。 一、实行政企分开,上政下企 根据我国港口管理体制模式的历史沿革和现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政企分开,职权明确,管理科学”的原则和各港未来发展的需要,港口应坚持“一城、一港、一政、多企”的原则,按照“政企分开,上政下企”的思路确定港口管理体制模式。 借鉴国内外的港口经验教训和针对全国大部分沿海港口实际,我国港口管理体制的模式分目标模式和过渡期模式。 1、目标模式,即实行“政企分开,上政下企”。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各港港口当局最终应形成唯一代表部、市政府行使港政管理的职能部门,在划定的水域和陆域的港界范围内,履行政府的行政管理权,统管港政、港务、港建的大事,对实行公司制改造后的港口企业实行控股,真正成为对上一个头,对外一个口,对下一个港口当局。 原来港务局“企”的职能完全以企业集团的模式体现。各装卸公司和其它企业性单位,形成集团公司的紧密和半紧密层,实行专业分工,多家经营,相互竞争,自我发展,各自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真正拥有《企业法》中规定的各项权利,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 2、过渡期模式,即仍保持“政企合一,以企为主”的模式,但必须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