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板材滚弯成形的理论计算与自动控制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板材的滚弯成形工艺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力学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弹塑性理论进行了力学计算,求解出了板材滚弯时的挠曲线方程。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从自动控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三辊弯板机在滚弯时上辊的下降位和板材的成形曲率半径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辊弯机上对不同的板材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神经网络在板材滚弯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板材滚弯时,如能建立上辊下降值和成形半径之间的关系,就能预报对应于成形半径的上辊下降值.通常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这种关系,但其预报结果精度难以保证。本文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提出了新的预报上辊下降值的方法,并以对称式三辊弯板机为创作了计算和验证.  相似文献   

3.
辊轧线的简易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叙述板材滚弯加工辊轧线的确定方法和计算方法,对辊轧线在水火弯板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也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三辊弯板机自动控制数学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实验所得到的三辊弯板机上板材成形半径R与中间辊位移置d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新的板材成形自动控制的数学模型,即用在线测量逐次滚弯成形过程中的R与d,并适时建立该加工系统的R-d滚弯成形曲线,然后用此R-d曲线预报最终成形半径Rn所需的中间辊位移量dn。  相似文献   

5.
板材滚弯时上辊下降值与成形曲率间关系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板材在三辊弯板机上的滚弯成形进行了分析,建立和求解了板才滚弯成形时的挠曲线。结合板与辊相互间的几何关系,运用弹塑性理论确立了辊下降值与成形曲率之间的理论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板材滚弯成形过程中,板材曲率至今仍然采用人工对样的检测方式。样板不仅在制造过程中耗费大量材料和工时,其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操作复杂、效率低下、精度差、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板材曲率自动测量技术不仅能够解决手工对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且为实现辊弯机自动化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徐辅仁  顾佩芝 《造船技术》1991,(10):13-19,32
如何减小大型船舶外板滚弯直线度误差是一难题。作者在对最不利实际工况下三辊弯板机中心辊进给量沿自身轴线分布规律作系统的分析、计算及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一项外板滚弯直线度误差不等式。针对此项不等式各参数变化规律,提出几项减小这类误差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海  郑卫东 《造船技术》1995,(11):17-18,14
本文简述了研制三辊船用弯板机中间辊自动调平装置的必要性,着重介绍了工作原理和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板材数控加工设备的发展、滚弯成形理论及自动控制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三辊卷制成形作为船体外板弯曲成形加工的主要方法,影响船体建造的精度和效率。本研究针对船体外板的三辊卷制成形过程,基于ANSYS和LS-DYNA的非线性显示求解,考虑了轴棍-板材的接触问题和卷制成形的力学行为,预测的板材弯曲形状与实际测量数据基本吻合。同时,研究了板材材质、上辊下压位移以及下辊间距等对板材卷制成形精度的影响,建立了各工艺参数与板材卷制曲率半径间的数学关系,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机电设备》2005,22(6):I0011-I0011
日前,渤船重工80×3500毫米三辊弯板机自主创新技术改造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这项新技术还同时获得国家专利。 80×3500毫米三辊弯板机,是渤船重工从上海引进的大型弯板设备。但该设备由于原设计上辊及两个下辊均为固定式,无传统的翻倒机构,虽然可以顺利地弯制整圆筒板,但在加工完成后,因上轧辊位置无法改变与移动,致使上轧辊将筒板卷缚其中,筒板受上轧辊的约束而无法去处,给生产造成极大不便。如何在不降低原设备能力的情况下,将弯板顺利取出的技术在国内还是空白。渤船重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本着“坚持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思路,决定对其进行改造,攻下这一技术难关。通过论证——实践——再论证——再实践等多次艰辛的努力,终于取得成功。经过改进,在原有的主体部分、主传动机构、下辊升降机构、润滑设备、操纵台的基础上,增加了拖出机构、支承机构、楔铁楔紧机构,实现了在设备完成弯制整圆筒板后,将上轧辊平稳地拖出,取出筒板后,又可将上轧辊顺利地送回原位,整个过程平稳、匀速、无卡阻现象,完全适应与满足了新产品的加工工艺要求。改造后的80×3500毫米三辊弯板机成为国内加工能力最大的一台弯板机,专供将高强度特厚钢板弯制成柱筒形和锥筒形的一部分。该机不仅适用于船体板的弯制,也适用于弯制冶金、石化、发电、水  相似文献   

12.
复杂曲面船体外板非对压多压头成形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阐述了船体外板加工的现状,介绍了多点成形技术的原理及在国内外的发展,同时在分析多点成形技术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板材成形技术即非对压多压头冲压成形技术.结合成形过程系统地研究了这种新成形技术的抑制成形板材压痕、皱折的原理.并利用自主研制开发的弯板实验样机对不同厚度的板材进行成形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将计算机视觉测量的方法应用于板材滚弯加工过程的成形检测,在图像经过预处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低通滤波器对图像进行平滑处理,然后对图像进行边缘快速检测,利用任意曲线三维重构的方法重建了板材的空间曲线,并求出了空间曲线的半径。  相似文献   

14.
饶文治  袁萍  王明磊 《船舶工程》2015,37(S1):182-185
船体曲板构件的成形检验大多采用效率较低,材耗大,手工测量为主的样板/样箱进行实体靠模检测。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GPS技术和光电原理综合运用的船体曲板成形加工的无模检验方法,该方法通过特定装置对加工成形后的船体曲板上纵、横向检测点进行空间定位和测量,并采用Matlab编程实现测量数据的自动化分析与处理, 既可用于船舶三维数控弯板机的加工检测,也可用于其他方法加工船体曲板的加工检测。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弹塑性力学理论对船舶压力容器板在对称三辊弯板机中发生冷态弹塑性弯曲时的受力及变形作了系统的分析及研究,提出一组确定中心辊进给量及施加力的理论计算公式。按此进给量工作,可使容器板一次弯曲成形。  相似文献   

16.
研究方形压头非对压成形装置成形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准确预测回弹对板材数控冷弯成形的意义。针对预测样本较少的情况,采用支持向量机技术进行回弹预测分析,并对模型中的核函数及其损失函数参数ε和惩罚因子C进行分析研究,建立板厚与回弹量的预测模型,并将其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及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其准确性,为船体外板数控成形加工解决回弹问题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感应加热实现板材的热弯成形,具有精准控制、安全便捷等特点。本研究采用新型便携式感应加热设备,对8mm船板钢进行热弯成形试验;并基于热-弹-塑性及弹性有限元计算,预测感应加热面外弯曲变形,与测量数据基本吻合。同时,考虑试验成本高昂,通过大通量的有限性计算,建立感应加热参数与板材弯曲的数据库;并通过回归分析,拟合出感应线圈移动速度与板材弯曲角度间的数学关系。当板材弯曲曲率相同时,通过线加热位置的迭代二分法,可线性逼近板材的目标弯曲形状,进而快速规划加工工艺,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文章依据板材成形理论与实验规律,提出了船板冷压成形的逐步逼近弯曲法,较好地解决了多压头船舶三维数控弯板机板材成形的回弹问题。船板塑性成形加工过程中,采用在线实时测取回弹量来调整可重构模具曲面,实现了船板弯曲回弹问题的实时在线解决。一般逼近2~3次,即可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简单而有效地解决了三维曲面船板塑性成形的复杂回弹难题。  相似文献   

19.
结合板材成形和回弹过程的特点,采用显式-隐式算法模拟板材成形和回弹过程,并对数值模拟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利用显式-隐式算法,对板材辊弯成形和回弹过程进行模拟,得到整个过程中任一时刻板上的应力分布、板材的回弹量及最终变形状态.  相似文献   

20.
对水火弯板和冷弯成形进行对比,明确冷弯成形的优缺点,对冷弯成形的回弹现象进行介绍。在描述回弹现象的过程中,提出一种新的曲率半径实时测量方法,引出回弹补偿法的概念。利用目前学者研究回弹时提出的回弹预测公式,得出材料精确的属性参数。用测量的物理量精确表示板材精确成形加工所需的过弯加工补偿量。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方式可大幅提高板材的加工速度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