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勘探资料基础上,对大沱场地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场地整体稳定,局部较差;受工程活动影响和地下水作用,以及河流冲刷或掏蚀,多处产生变形甚至滑坡;地质灾害类型有斜坡变形、滑坡及滚石。  相似文献   

2.
聂彬  党亚杰 《隧道建设》2015,35(Z2):162-166
为了解决江底盾构区间联络通道矿山法施工涌砂涌水风险技术难题,以南昌地铁1号线秋水广场站至中山西路站盾构区间赣江江底3#联络通道施工为例,通过现场施工经验总结及注浆方案改进,成功完成了3#联络通道的开挖与支护。施工证明,该施工技术在处于江底的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层中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3.
陈珊东 《隧道建设》2009,(Z1):69-72
根据江底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以及江底隧道施工的特点,提出了使用于江底隧道施工用盾构机的型号和基本配置要求。同时还就泥水式平衡盾构机的体系选择、刀盘配置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南地区,岩溶发育,溶洞错综复杂,往往是以溶洞群的形态出现。因此,在串珠状溶洞基本定义的基础上,先对串珠状溶洞形态进行归类分析,并对其发育与形成的地质因素进行归纳总结,揭示其特殊的演变规律,再针对不同形态的串珠状溶洞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直观便捷地研究SBS聚合物与基质沥青反应进程,制备了两种SBS改性沥青的分散、剪切、发育等7个状态共14组荧光显微镜样品。以放大100倍和400倍荧光显微镜图像为研究对象,分别借助两个图像处理软件计算SBS溶胀面积比,即SBS改性剂在沥青中溶胀联结形成的荧光共轭点状、蠕虫状、网格状等发亮结构的面积占该图像面积的比例,分析SBS溶胀面积比与改性沥青发育进程以及稳定性的关系,并借助离析软化点差值指标验证发育进程中SBS溶胀面积比与改性沥青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发育时间延长,SBS溶胀面积比先增大后减小,其超过一定比例后基质沥青与SBS形成网状互穿结构,稳定性大幅增加,SBS溶胀面积比超过51.87%时离析软化点差值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从微观角度进一步揭示改性机理,为快速评判SBS改性沥青是否存在离析风险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公路泥石流水毁概化模式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洪凯  唐红梅 《公路》2003,(8):143-148
作为一种典型的灾害地貌过程,泥石流是山区公路重要的水毁类型之一。本文基于对西部公路沿线发育的泥石流水毁的调研,将穿越泥石流沟的公路结构形式概化为涵洞、桥梁和过水路面。将泥石流水毁的宏观表象概化为桥台泥石流水毁、上部结构泥石流水毁、桥台基础掏蚀、泥石流淤埋桥涵、泥石流水毁路基等类型。并用新构造应力场的观点探讨了泥石流水毁发育的宏观规律,研究成果对深入研究及防治公路泥石流水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平川沟泥石流体形成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陈洪凯  唐红梅 《公路》2003,(12):45-50
泥石流沟内松散物质(岩土体)在降雨作用下,由吸水→强度衰减→蠕变而构成初始泥石流体,形成机制包括降雨冲击机制和吸水软化机制。初始泥石流体运动诱发沟岸冲蚀、沟底掏蚀而补给构成泥石流体,补给机制包括岸坡切割机制和沟床物质启动机制。构建了由粒径为6.31cm的均质颗粒固相和均质浆体的等效泥石流体,为泥石流运动及冲击机理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大力 《驾驶园》2007,(8):34-35
1、国内轮辋的种类 目前,轮辋的常见形式主要有两种:深槽轮辋和平底轮辋;此外,还有对开式轮辋、半深槽轮辋、深槽宽轮辋、平底宽轮辋以及全斜底轮辋等.  相似文献   

9.
曾斌  项伟 《路基工程》2009,(5):66-67
马迹山港城门头景点,因自然营力作用形成一裂隙发育、局部呈破坏迹象的薄壁拱形结构体,由于即将在景点附近海域进行爆破挤淤,为此利用弹塑性有限元对拱体内应力分布现状作出了判定,为下一步施工爆破影响预测以及采取工程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在汽车喷涂作业过程中,若施工材料、工艺、设备选择不当,会使漆面产生缺陷。常见的漆面缺陷及预防措施如下。1流挂将液体涂料喷涂于工件表面后,部分湿膜的表面向下流坠,形成上部变薄,下部变厚的缺陷,称之为"流挂"。流挂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的呈帘幕状,有的呈条纹状、水柱状或波纹状。流挂产生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见表1所列。当发生流挂缺陷时,对于轻微、局部的清漆流挂,可以  相似文献   

11.
地质构造对成昆铁路沿线泥石流的发育规律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通过成昆铁路峨边—德昌段35条泥石流沟的详细调查,采用构造纲要图、工程地质分区图和泥石流分布图叠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该区构造体系对泥石流发育规律的控制作用,取得以下认识:①沿线跨越三大次级构造单元,其中位于凉山拗褶区和安宁河隆起区结合带附近的下普雄—泸沽分水岭段泥石流最为发育;②泥石流在该区所处区域大地构造线控制作用下,呈明显的带状分布规律;③泥石流在该区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呈垂直分布规律,在差异性升降运动强烈的地区,泥石流沟集中发育,活动频繁;④泥石  相似文献   

12.
S119线改建工程水西大桥处于岩溶区,结合其桩基施工过程和勘查资料,研究了桥址区串珠状岩溶的赋存特征,探讨了引发漏浆、塌孔险情的机制。结果表明,串珠状岩溶分布与区域地质资料基本一致,但局部分布差异性大,无明显规律性。串珠状岩溶连通性好,岩体破碎、裂隙发育,是引发漏浆的主要原因;桩基施工中潜蚀、软化作用明显,施工振动易引发局部塌孔,真空效应和拖曳作用又致使上部孔壁的进一步坍塌。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19,(11)
以拟建青海扁都口至门源段高速公路景阳岭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踏勘、钻探、体积含冰量试验和地温测试等手段,对区域内冻土分布、上限、下限、年平均地温和影响冻土分布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内阴坡普遍发育多年冻土,为冻土高温不稳定带;阳坡冻土呈岛状发育,阳坡为冻土高温极不稳定带。且冻土发育及分布规律与海拔、地形地貌、光照条件、地层岩性、含水量等因素密切相关。针对区域冻土发育特征,提出工程建设中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广清高速公路银盏至北江二桥A3标段岩溶地质情况异常复杂 ,尤其是三角岭大桥的溶洞呈串珠状、漏斗状发育 ,且相互连通 ,地层富含承压水等特性 ,在此地区施工钻孔灌注桩 ,给施工带来了较大困难。结合现场成桩施工 ,采用全护筒加套筒的方法处理溶洞及承压水 ,取得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5.
唐孟瑜  李民政 《隧道建设》2010,(Z1):243-248
基隆河员山子分洪隧道入口位于高陡边坡下,原规划为暗渠结构,为达开挖减量、工期缩短及成本节省等目的,并参考长江三峡大坝船闸开挖之经验,设计改为明渠深槽结构。深槽开挖以排桩、岩锚为主要支撑,惟排桩长并未涵盖全开挖深度,岩盘线以下开挖面参考隧道NATM理念,利用岩盘本身自立性及喷凝土、随机岩栓作为支撑。为确保开挖面之稳定,除透过数值仿真分析外,亦搭配施工中监测及预警系统。此外,在结构设计上亦应用衬砌墙之观念,搭配外支撑共构及地下排水系统,减少土、水压力之作用,达成设计之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一、积炭的定义和形成原理积炭是燃油或润滑油经过复杂的化学作用而形成的产物。积炭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积炭是指进入燃烧室的燃油或润滑油不可能完全燃烧,未燃烧部分在高温和氧的作用下形成羟基酸和树脂状的胶质,粘附在零件表面上,再经过高温作用进一步聚成沥青质、树脂状胶质。最典型的积炭就是活塞顶部那样的,板结在金属表面致密的黑色积炭,而广义  相似文献   

17.
《中外公路》2008,(1):88-88
上海长江隧道8条连接通道中的首条通道目前实现贯通,这也是长江首条江底贯通的连接通道。据介绍,第1条连接通道位于距江面30多m的江底深处,采用冰冻法施工。完成后将形成一条长15m、宽1.8m、高2m多的通道。一旦某一条隧道内发生水灾或其他紧急情况,隧道内的人员可以通过连接通道,向另一条隧道逃生,1.8m的通道宽度可以同时让2个成年人和1个小孩通过。第1条连接通道的顺利贯通为以后几条连接通道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风化深槽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振川 《隧道建设》2009,(Z2):74-81
结合施工实践,开展海底隧道风化深槽施工技术的系统研究,从风化深槽采用超前地质预报的进一步探明、注浆堵水、堵水效果检查、超前预支护方案确定、开挖方法选择与确定、监控量测、突水涌泥应急对策等施工技术进行了认真研究,总结了方案和方法,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洋碰隧道F7、F8断层及其影响带施工工艺和整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洋碰隧道是京珠国道主干线粤境高速公路小塘至甘塘段的长隧道之一。隧道穿过F7、F8两断层的交汇处 ,地质构造较为复杂 ,F8断层形成先于F7断层且被F7断层切断 ,且F7断层为灰岩与砂岩的分界线 ,岩溶极易发育 ,由硬塑状粘土夹表面溶蚀的灰岩块石或碎块状砂岩组成。简要总结分析该断层特点 ,以及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赵太东 《隧道建设》2008,28(1):66-69
 根据厦门翔安海底隧道过风化深槽施工的工程实践经验,介绍了在可能发生灾害性的突泥、突水、塌方和诱发地面塌陷而导致海水下灌等地质灾害的情况下,如何采取超前地质预报、设置防水闸门、超前管棚及全断面帷幕注浆等施工辅助措施,从而保证了过风化深槽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