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促进铁路货车数据资源共享、推进大数据技术在铁路货车领域的应用,提出了铁路货车大数据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在分析铁路货车大数据来源及数据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大数据采集与存储技术、大数据治理技术、大数据算法和模型、大数据计算分析技术,设计了铁路货车大数据平台的总体架构和技术架构,为铁路货车大数据平台的搭建提供设计依据。目前已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基于该设计方案的铁路货车大数据平台的搭建。  相似文献   

2.
铁路标准是铁路科学、技术和经验综合作用的成果,将铁路大数据应用到铁路标准制修订工作中,是提高铁路标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介绍铁路大数据现状,以及铁路大数据平台对于各类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的基础上,分析铁路标准制修订与大数据之间的关系,阐述大数据在铁路标准制修订中的作用,指出铁路标准制修订工作中应用大数据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物流大系统的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铁路货物运输业的现状分析,论述了我国铁路货运业融入社会物流大系统的迫切性,提出了加快建设大能力货运通道,构建以铁路为依托的现代物流网络,推进铁路物流信息化建设等铁路货运业融入社会物流大系统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是当今炙手可热的技术词汇,在全球掀起一场思维变革,将成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前沿。大数据技术对于提升中国铁路总公司核心竞争力及推动铁路转型升级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阐述了铁路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了铁路大数据应用的现状及需求,设计了铁路大数据平台的总体架构,剖析了铁路大数据应用的关键技术。对促进大数据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铁路大数据的实施策略是大数据工作的基础。文章阐述了铁路总公司信息化和大数据应用建设的规划思路,提出铁路大数据应用的典型场景。分析铁路发展大数据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大数据的关键技术,提出铁路大数据工作的主要思路和实施策略。铁路局大数据应用建设验证了该策略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铁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数据总量和增量呈非线性快速增长趋势,我国铁路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在取得一系列重大应用的同时,铁路大数据质量问题也逐渐凸显。阐述铁路大数据质量现状,提出面向狭义、广义、应用层面的铁路数据质量评估方法,深化数据质量优化方法,构建适用于我国铁路数据现状的数据质量评估与优化流程。该研究对促进大数据技术在我国铁路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制高点,是全面贯彻落实铁路总公司智能铁路战略的有力抓手。经过前期的积累,铁路大数据正处于全面深化应用的阶段。文章分析大数据的核心价值,介绍铁路大数据应用的总体蓝图,剖析典型铁路局的大数据应用实践,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工作进行展望。该研究对于现阶段进一步理清大数据工作思路、把握铁路大数据发展方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铁路客运专线大临工程所需的占地面积比普通铁路相应大临工程的占地面积更大,土壤生态环境也因大临工程施工标准提升被影响的程度加大。如果这些大临用地在工程结束后得不到合理的整治,在破坏环境的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目前国内铁路大临用地复垦实施存在操作性不强的问题,针对这一矛盾,本文从铁路建设单位的管理角度探讨了铁路客运专线大临用地复垦实施过程中的基本管理思路,为大临用地复垦工作顺利实施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由于大数据中蕴含着巨大的商业和社会价值,对大数据的利用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中国铁路转企改制后引发了一系列重大变革,铁路正处在关键转型期。开展市场化运营、建设服务型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等,都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文章总结电信、金融及互联网行业开展大数据应用的经验启示,提出铁路大数据应用的体系架构。阐述铁路大数据应用技术体系,基于对中国铁路发展形势的分析展望了大数据的应用场景。对于铁路大数据应用的规划设计、落地实施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充分利用铁路货运大数据,对于实现铁路货运业务的智能管理与决策,推进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弥补传统营销模式的不足,分析铁路货运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大数据时代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数据资源。整合目前铁路现有的各种信息平台(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铁路大数据综合信息平台,设计铁路货运大数据综合信息平台的基本构架及营销系统的功能。最后,以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提出基于大数据的铁路货运营销方案,即优化营销手段、精准分析货运市场、改善客户关系管理、建立科学的定价模型、优化95306铁路货运电子商务服务系统,为决策部门制订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线路工程设计在确立平面走向之后,确立线路的起伏走势是保障工程线路科学合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自动桥、隧构件分拆,以区域分割为单元统计土方数量,评估区间的土方填挖平衡及工程的总土方量、概算造价,初步建立了快速的工程线路评估模型,用于量化线位纵断面设计的合理性,为实时的、自动的、智能的纵断面拉坡设计提供了敏捷评估方法.为了优化算法效率,从自动设置桥隧和横断面简化地面线这两种措施实现了评估的高效性,并采用工程实例将人工拉坡与自动设计的纵断面进行检验与比较,为评估工程自动化设计优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铁路桥梁技术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和公路桥梁相对而言,铁路桥梁荷载大,冲击力大,要求能抵抗自然灾害的标准高,特别是结构要求有一定的竖向横向刚度和动力性能。本文以大量事实论述了100多年来中国铁路建桥技术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进步。研究结论:中国铁路桥梁研究制造出高强度耐久的新材料,设计出先进合理的桥式结构,拥有科学先进的制造和施工工艺设备。中国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新世纪还需进一步开展多项科技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铁路规划项目功能定位定性分析为主的客观性不足问题,以宝鸡至汉中铁路为研究对象,选取节点间旅客交流时间或节点间运输距离为权重,运用Space L构造法建立区域铁路客、货运输网络拓扑结构模型;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基于"有无对比"思想及等级化线路技术标准,结合应用Pajek软件与R软件,测算区域铁路运输网络直径、平均距离、边介数、网络效率等加权特征参数,以及非加权特征参数集聚系数进行网络测度分析,并进行网络最小生成树分析;以网络分析结果为基础,从路网、通道、客运、货运四个方面对铁路规划项目功能进行定量化综合定位,宝汉铁路为宁陕及陇东地区与川渝地区间南北纵向新通道的骨架干线,是一条以货为主、客货共线的区域路网干线铁路。  相似文献   

14.
梯形轨枕轨道是一种纵向轨枕轨道系统,轨枕由PC纵梁和横向钢管联接杆件构成。国内外城市轨道系统铺设梯形轨道的应用结果表明,梯形轨枕可大幅度提高对列车荷重的分散能力,且具有良好的减振和降噪性能。根据梯形轨枕轨道结构特点建立弹性地基梁-板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在不同列车运行速度和不同坡度情况下梯形轨枕轨道系统的垂向动力响应,对在线路长、落差高的长大连续坡道上铺设梯形轨道的垂向稳定性进行论证。计算结果表明长大连续坡道上梯形轨枕垂向动力响应符合标准,可以在城市轨道交通的长大连续坡道区段铺设。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系统研究高速铁路桥上CRTSⅡ型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温度场分布规律,制作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1/4缩尺试验模型,通过开展快速升降温试验,分析CRTSⅡ型无砟轨道二维温度场分布规律,提出轨道系统横、竖向温度三维分布形式。研究结果表明:高速铁路桥上CRTSⅡ型无砟轨道竖向温度及温差分布呈三段式阶梯形;横向温度分布呈抛物线形;CA砂浆层是影响轨道系统横、竖向温度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轨道系统竖向负温差主要产生于轨道板;轨道板与CA砂浆层间竖向温度梯度最为显著,最高达4.5℃/cm;横向最大负温差为-4.4℃,最大正温差为5.5℃,分别产生于底座板上部和中部;轨道系统横、竖向温度三维分布呈三段式阶梯形曲面。研究结果可为高速铁路桥上CRTSⅡ型无砟轨道温度效应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线路平纵断面主要技术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迫切需要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无砟轨道线路平纵断面的主要技术参数,以便作为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线路平纵断面设计提供技术参考。研究结果:研究提出了无砟轨道线路平面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夹直线及圆曲线最小长度、最大坡度、最小坡段长度、竖曲线半径等主要技术参数的建议值以及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17.
基于功能可视化的桥建合一结构桥梁设计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汉站是一座集桥梁、建筑特征于一体的全高架铁路大型客站。武汉站工程提出了"桥建合一"及"功能可视化高效立体疏解客流"的设计理念及技术,解决了当前大型铁路客站如何节省用地、缩短流线和提高运营效率等关键问题,开创了我国新一代铁路客站的技术方向,实现了理念与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创新。论述桥建合一结构体系的设计原则、构思的基本思想、桥梁结构的选型及结构特点,为今后类似的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新时期高铁建设运营工作中由要素众多、变化动态、关联密切等系统集成而带来的管理难题,构建“模数驱动、轴面协同”的智能高铁建设运营管理系统模型,以描述多专业协同、外部需求满足、与外部环境互动的静态截面最优设计,以及全生命周期动态最优的系统目标;构建高铁系统与信息系统双螺旋融合促进模型,分析智能高铁系统管理效率提升的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回顾了“十五”特别是实施铁路跨越式发展以来中国铁路工程科技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十一五”期间铁路工程科技发展需求、目标、重点任务和关键技术,提出为实现《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工程科技发展需要围绕客运专线、既有线提速、重载铁路等重点和难点系统开展科技攻关及科研试验,实施科技发展目标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20.
需拆除的三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梁体中,中跨桥下铁路多股道,且为道岔咽喉区,一股为电气化铁路,无法设置棚架拆除。在不影响铁路正常运营的情况下,根据梁体的结构及受力变化情况,在桥上采取承重梁吊拉,链条式切割机把整跨梁分成八条小梁段,分别由大吨位吊车吊移出去,从而完成铁路上方梁体及整联连续梁的拆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